沈阳市城区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研究

2019-11-27 02:37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5期
关键词:沈阳市体育锻炼青少年

马 妮

(山西运城学院体育部,山西 运城 044000)

青少年阶段是体育观、价值观形成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是青少年的最前阶段,是儿童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提到,尽快增加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等的建设。2011年《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探索建设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2016年《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要以增强青少年体质为根本目标,到2020年青少年体育活动更加广泛,青少年体育素养普遍提高,参加体育活动意识普遍增强,普遍学会一项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普遍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沈阳市城区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在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期刊资料,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有关青少年体育锻炼、校外体育锻炼、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相关文献资料近20余篇,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选取沈阳市的10所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包括沈阳和平一校、沈阳铁路第五小学、沈阳和平沙岗子小学、沈阳大东区白塔小学、大东二校、苏家屯解放小学、文化路小学、牡丹街小学、城郊小学、雪松路小学。每所学校发放60份问卷,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问卷595份,回收率为99.1%。有效问卷572份,有效率为96.1%。

1.2.3 专家访谈法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电话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沈阳市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的基本现状

2.1.1 沈阳市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状况据调查,42.0%学生较喜欢体育,对体育的喜爱度在非常喜欢和一般态度上持有几乎相平的状态,仅有4.8%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这说明学生对体育认识程度较高,谈起体育学生也有各自感兴趣的项目。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上,23.9%的学生经常参加校外体育锻炼,43.1%的学生偶尔参加校外锻炼,还有5.6%的学生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虽然喜欢体育,但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较少,其在认识和行为表现上还存在冲突。这种冲突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学生自身体育锻炼的良好意识没有形成,反映出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是很高。

2.1.2 沈阳市小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项目分析根据专家意见,筛选出前16位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锻炼的项目。调查显示,羽乒网、篮足等球类运动及舞蹈、轮滑占据学生喜欢项目的前4位,分别占46.3%、40.3%、38.8%、35.6%。羽乒网、篮足趣味性较强,在运动时需要同伴的配合,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运动的乐趣,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深受小学生青睐。轮滑近几年发展趋势较好。据调查了解,其可以锻炼自身的协调及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花样跳绳作为新兴的项目,也不断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接受和喜爱。

2.1.3 沈阳市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差异分析据调查,在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动机选择上,男女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性,选择项目时比较偏向兴趣性,男女比例为20.9%和13.9%。这也反映出现在的小学生在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的动机上都以自己的兴趣为首选因素。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最好阶段,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参与锻炼的主动性也会逐渐加强。

2.1.4 沈阳市小学生参加校外锻炼时间、空间的选择分析体育的任务主要就是要使学生学会体育锻炼方法,养成终身体育锻炼 的意识。在被调查的572名学生中,45.1%和39.8%的学生选择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校外体育锻炼,通常节假日和双休日学生的休息时间较长,所以锻炼的人数也较多;41.9%和31.1%的学生在校外坚持锻炼的时间在半年和1年以内,学生坚持锻炼的时间较短。此外,调查发现,学生双休日进行锻炼的场所主要是公园广场、公共体育馆、免费体育场馆。2018年,沈阳又增加4所免费或者低费开放的场馆: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铁西区体育场、铁西区体育馆和省浑南体育训练基地综合馆、网球馆。

2.2 沈阳市小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2.2.1 学校因素通过卡方检验学校重点与否与学校对校外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的相关性,值(Value)=0.670,自由 度(df)=9,P=0.880,P> 0.05。这表明学校对校外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与学校是否重点没有显著性差异。调查发现,无论学校重点与否,都较重视学生的体育活动。这说明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增强的重视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下发文件在沈阳市起到了一定作用,各学校的领导也逐渐意识到学生体质医生不仅需要校内体育课、课间操等也涉及校外体育锻炼。但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不参加校外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学业的紧张度和锻炼习惯的缺乏。这说明小学生在锻炼意识上还需要学校不断培养与教育。

2.2.2 家庭因素通过卡方检验父母亲参与体育程度与学生参与运动程度的相关性,值(Value)=40.712,自由度(df)=9,P=0.000,P< 0.05。 这表明父母亲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影响着孩子的参与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有调查表明,我国74%的家长不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据本研究调查,父母大都喜欢体育锻炼,对孩子参加校外体育锻炼也持支持的态度。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教师,无论自身性格还是修养方面对孩子都有直接影响。调查得出的数据也反映出,父母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自身对于体育的态度和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

2.2.3 自身因素通过调查阻碍自身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原因发现,小学生在学业问题、同伴陪同和锻炼习惯这3个因素选择上占的比例较大。对小学生来说,其父母比较注重其学习成绩和安全问题。调查中也发现,32.5%和22.2%的学生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休息和补课。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但自身的体质问题也不能忽视。体育锻炼在增进身体健康的同时,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长久持续的运动对于人的大脑细胞活跃性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再者,学生在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时,如羽毛球类项目,需要同伴的合作,合作运动可以增进学生的友谊和人际交流。因此,43.2%的学生在没有同伴的陪同下也不去参加锻炼,而35.1%的学生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这说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还没有得到培养延伸。

2.2.4 社会因素通过调查,56.1%的学生对 “十三五”规划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不了解,一方面是学校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另一方面在于社会对学生有关最新体育信息的传播不足。调查显示,34.3%的学生认为没有免费或低费的体育场馆是阻碍他们参加校外锻炼的一个原因,侧面说明了校外社会体育俱乐部等体育活动中心对青少年学生免费开放的程度有限。吴键的调查发现,我国60%以上的学生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运动条件。因此,社区的场馆设施及器材配备不完善也会降低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参与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从整体看,沈阳市小学生对体育活动持赞同态度,其校外体育锻炼选择趣味性、新兴性及培养意志品质的项目居多;大部分学生校外锻炼时间集中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在不同的时间,学生选择锻炼的地点有所不同;在调查的学生中,坚持锻炼在半年和1年以内的学生占大多数。

3.1.2 父母对体育的态度影响着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数和次数;不同性别的男女生参与校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没有显著差异;学校的重点与否和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侧面反映了学校对于国家相关法规文件的实施进度。

3.1.3 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及社会是影响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4大因素。这4个因素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

3.2 建 议

3.2.1 学校应成立校外家门口锻炼小组,保证学生每天进行最少1小时的校外锻炼,各组员相互监督锻炼,最后进行评比、表彰;学校应定期举行户外运动来充实课外生活,努力吸引青少年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3.2.2 沈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可以把冰雪项目作为青少年冬季户外运动的传统项目。

3.2.3 父母应在业余时间规律性地与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端正孩子对体育的态度;家长应尽量参加一些体育座谈、讲座及体育交流。

猜你喜欢
沈阳市体育锻炼青少年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Study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 idioms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