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研究

2019-11-27 09:58李群
教育界·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锻炼心理素质体育教学

李群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更为注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体育课程及其他科目的学习具有推动意义。由于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在体育课活动中经常会表现出胆怯、意志力薄弱等现象,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强培养学生的耐挫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文章就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心理素质;锻炼

初中阶段是学生构造健全人格和品质的黄金时期,但是处于这一阶段的大部分初中生心理发展不稳定、不成熟。体育课一直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们可以在体育课上自由地选择运动种类进行锻炼,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积极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开展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和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一、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初中学生均肩负着中考和高考的压力,而且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健全,极易产生叛逆心理。部分中学生无法排解学习中的压力,使其对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的各科目教学中,都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由于体育课方便学生打开自我,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尤为重要。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提升认知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后,较易形成乐观、开朗、外向的良好性格,体育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体育锻炼的安排也要有技巧,只有合理安排体育锻炼项目,才能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运动重在参与”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先告诉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再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对初中体育课的喜爱程度和接受程度,让学生不再抗拒体育活动,在日后的体育学习中,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心理素质。

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因各人條件和能力不同,初中生的体育水平也各不相同。对一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学习或者体育活动中去,这就使得初中体育教师难以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着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时,才会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例如初中体育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的“球类运动”这一章节,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田径运动,有的学生喜欢球类运动,等等,体育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自己所擅长的运动中去,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锻炼活动,教师不能单独让学生参与锻炼,自己也要加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与学生一起锻炼,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于一些体育基础较差或者爱好摇摆不定的学生,体育教师要进行详细的指导,让他们参与一些较为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为他们日后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奠定基础。在体育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学生在得到肯定后会再一次提升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应当学会合理利用评价手段,通过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他们的潜力,最终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锻炼学生的承受能力

很多初中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家庭的保护之下,他们的应变能力就得很差,个人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和进步。挫折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状态的前提下,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设计各种各样的困难,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意志力。在进行挫折教育的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建立一些有效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中的短跑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100米短跑的练习,规定一个大部分学生在努力之后都能够完成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要求学生排除内外在的困难完成任务。在短跑练习完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点评,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日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打下基础。在进行这一系列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展开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要符合学生的情况。此外,善于利用恶劣的天气进行相应的体育运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意志力。比如,学生都对下雪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在雪天组织学生一起打雪仗,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暂时忘记学习的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还可以锻炼学生抵御严寒的能力,使他们的承受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意识的集体性活动。在体育集体性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来自集体的温暖。通过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配合和鼓励,最终实现他们合作意识的形成。

比如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篮球一课,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教学生基本的篮球动作,然后组织学生们进行班级内部的篮球赛。由于男女生各方面条件不同,因此要区分男生女生,让男生与男生进行比赛,女生与女生进行比赛。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运动,靠个人的能力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依靠团队之间的合作。学生在参与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就会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合作可以让学生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将他们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在比赛结束后,体育教师要强调重在参与的理念,劝导输的一方再接再厉,告诫胜利的一方不要过于骄傲。另外,体育教师要注重评价,针对学生在篮球赛合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一些合作意识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对那些团队合作意识薄弱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并在日后的体育教学中重视他们合作意识的培养。

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技类的体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开展多种类的体育竞赛,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体育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第五章“田径”中的跳远一课,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班级内的跳远比赛。考核标准不仅仅是跳的远近程度,还要比谁的动作更为规范。通过对细节的把握,让学生在竞争中逐渐完善自身的动作细节,把握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可以选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科学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业良.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5):62-63.

[2] 陈伟敏.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 课程教育研究,2017(19):203-204.

猜你喜欢
锻炼心理素质体育教学
不要轻易剥夺孩子们成长的权利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