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条件下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初探

2019-11-27 09:58梁勇
教育界·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互动网络变革

梁勇

【摘要】当前,互联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度越来越高,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迅捷而丰富,可以说,互联网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作为身处互联网大潮中的教育者也必将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在网络条件下思考课堂教学如何变革,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尝试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互动的角度探索如何利用网络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相信,随着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网络情境、网络互动等术语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运用于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之中,无疑,会引起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一个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互动模式必将生成。

【关键词】网络;变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每天全球信息传播迅捷而丰富,让人们一下子从四平八稳的生活模式和学习模式中惊醒过来。他们发现,世界变小了,距离变近了,工作节奏变快了,传统、单一的思维模式不得不接受一次剧烈的“革命”。满足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然落后,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对家长与学生而言,在信息的获取和占有上,教师再也不是处于领先和主动的绝对地位,互动、交流、分享的学习方式理所当然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因而,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并在这些纷繁丰富的情境中实施教学的互动,共享情感的体验,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

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

一、在生境互动中创造自主学习的愉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生授受,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情感体验显得比较单调而枯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猛烈冲击,教师的教学理念正在不同程度地改变着。而依然故我、被动应付,还是大有人在。笔者以为,处于网络时代的小学生,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上网、玩电脑甚至比教师更积极,更娴熟,他们已不满足教师的那点“给予”,更希望涉足那些未知的领域。因此,教师若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借助网络的优势,不断挖掘和糅进与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与网络情境产生互动,将会更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学习《草原的早晨》这一课文时,通过网络,我下载了一些草原不同情态的视频资料,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于是,草原一望无垠,蓝天白云下,马儿在草原上尽情奔腾的场景一下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观看中切身体会到草原的魅力。试想,像我们沿海城市,或边远山区,根本没见过大草原,或没条件去大草原的学生,要他们仅仅通过读几遍课文去感受、去体会草原的美是十分困难的,也是有限的。通过网络视频,让他们陶醉在草原的特定环境中,更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动机。在感性认识后,再在课文的阅读中逐一品味文字的恰切与优美,相机解答他们的质疑,他们会得到探究草原最大限度的心理满足。最后,在动听的旋律中,在辽阔草原的画面中,一个“你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的问题,又让他们兴趣盎然,激发了他们丰富的遐想。人在画中,画随心走,这样的生境互动,使教学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在生生互动中体会共同分享的快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年最新修订版)告诉我们:“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小学生好奇、率真,网络世界自然为学生的独特体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教学中,我们可以调动网络资源,为他们创造互动的机会,共同分享体验的快乐。

记得在《狐狸与乌鸦》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先在网络中找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动漫材料播放给学生看,然后让尽量多自由组合的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扮演狐狸的同学要想尽办法让“乌鸦”开口,一旦“乌鸦”开口,就表示“狐狸”取得了成功。“狐狸”可以通过讲笑话、提问题等方式来让“乌鸦”开口,如你多少岁了啊?你今天早上吃了什么啊?而“乌鸦”则要想尽办法用肢体语言来回答,避免开口。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的大概意思,而且,通过角色扮演身临其境,更加深了对课文主题思想的认识。在积极自主的学习状态中,他们一起接受了文本意境的熏陶感染。叶圣陶先生主张“学生在课上应做讨论的工作,要学生讨论,就得给他们一些纠正或补充”。于是,在学习《谁的本领大》的时候,我从网络上找了许多有关太阳和风正反两方面“能耐”的资料图片或视频补充给学生,让学生观看,那些干旱、台风、龙卷风等造成的灾害景象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大为震撼,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太阳和风的威力。然后教者通过提问“谁的本领大?”引导学生进行激烈的争辩,让他们相互陈述自己通过观看视频后体味出的理由,师生再一起对课文《谁的本领大》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朗读,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一过程,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也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完全可以更好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生生互动,实实在在地进行合作探究,分享各自的经验。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争辩、碰撞、交融中获得情感的共享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在师生互动中获得教学相长的满足

面对新的形势,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自觉地完成角色的转变。在开放性的课堂上,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其模式再也不是灌输与说教,而应该亦师亦友,既是引导者、组织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是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之一。

要充分重视“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这种“师生互动”可以是调动网络资源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帮助释疑。如教学《木兰从军》一文时,我从网络视频中寻找到木兰从军的资料,有扛着长枪、穿着盔甲、骑着骏马的戎装形象,也有驰骋沙场、杀敌建功的壮观场景。在让学生观赏后,我迷惑不解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木兰从军时年纪还小,而且是个女孩子,怎么扛得动长枪?她为什么要去从军?从军去为什么又要女扮男裝?恳切地希望小朋友为自己解开疑难。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地钻研文本后,踊跃地举手,一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随着师与生讨论的深入,文章的重点、难点都自然地解决了,而且有的学生的见解还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说:“女扮男装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花木兰。”“如今不必女扮男装了,女飞行员、女特警都很了不起呢。”当我以微笑与致谢面对学生时,学生流露出纯真的成就感,也对自主学习充满了自信。

当然,这种“师生互动”也可以是师生共同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互相启发,互相感染;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师生一起在网络教室上课,通过在网上直接点播、查询、发起讨论等各种方式化解课文中的难点,共享文本丰富的内涵,进行富有张力的教学延伸。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获得了教学相长的满足。

诚然,以上借助网络条件,实现教学互动的三种模式尝试仅仅是笔者实践中的点滴心得。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正日新月异,网络化工具、APP辅助学习的方式名目繁多,可探求的方法也很多,有待我们不懈地进行摸索和总结。只要我们心中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网络这个平台,大有我们小学语文老师的用武之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我们的艰辛努力水到渠成时,一个网络情境下科学而成熟的、行之有效的互动模式必将更为清晰地生成。

【参考文献】

[1] 张美.小学课堂教学互动的三种模式[J] .新课程(教研),2011(04):137-138.

[2] 吴东醒.网络环境中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06):262-264.

[3] 张莜兰,张丽娜.利用光盘资源进行互动教学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02):94-95.

[4] 许冰.在课堂上互动交往[J].小学语文教学,2006(12):172-173.

[5]  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一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42.

猜你喜欢
互动网络变革
变革开始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