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实业家卢作孚教育社会论初探

2019-11-27 03:35吴洪成辛然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乡村建设

吴洪成 辛然

摘 要 现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卢作孚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问题,并贯穿于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和民生公司建设的始终,在具体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逐渐深化。卢作孚希望借助教育,进行社会改革,进而实现国家现代化。他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社会论思想:教育目的涵括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教育与社会之间互相依存且彼此促进,以及教育在乡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等。

关键词 卢作孚;乡村建设;民众教育;教育社会论;现代实业家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4-0074-06

作为一位怀抱“教育救国”思想的杰出实业家,卢作孚(1893-1952年)将自己对实业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运用于教育探索之中,并希望借此改造社会。他认为,中国社会问题源于中西方文化冲突下家庭和亲戚邻里朋友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应对世界融合的大环境。在现代中国军阀统治内忧外患的大动荡背景下,社会形态依然以家庭为核心,以亲故为裙带,并未构成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从而导致民众精神萎靡、社会生活封闭沉闷。因此,中国问题的解决在于文化重建及社会组织重构,而完成此项任务的途径或方式必然要落在教育上。卢作孚期盼从乡村建设中探寻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道路,从教育入手构建新型社会组织形式,培养社会现实应用型人才,进而改造整个社会。社会问题复杂艰巨,教育振兴使命急迫,要有效发挥教育改造社会之作用,就必须从理论及认识上正确处理教育与社会互动促进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相关论题,简称教育社会论,是教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卢作孚结合自身教育探索和实业发展实际经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索。

一、教育目的须兼顾个人与社会

教育作为有意识培养人的活动,必然与人的社会生产及生活紧密联系。卢作孚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及理解:“教育与生活打成一片,建设即生活,生活即教育。”[1]这里的生活蕴意广泛,生产为了生活,因此融于生活之中;生产与生活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共同体现着社会延续发展的本质。同时,生活与生产又都由人来实施,归于人的实践活动需要。因此,生活的教育就是与个人和社会联系的教育,集中反映了教育目的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及价值取向。

卢作孚将人视作教育促进社会的中间环节,主张个人利益与社会需求相协调,以培养个人能力为教育的初始,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作为教育的航向标。这便要求教育的培养目标既要满足人的愿望和利益,更应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他提出,教育“以辅导改善实际生活为主”“以辅导解决社会当前的问题为主”“以促进一般人的优良行为为主”[2]。这就意味着,教育必须兼顾个人和社会,立足社会,授予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培养个人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

基于这一观念,卢作孚以“教育救国”为指導,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以重庆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地区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开展了“乡村现代化”社会改革实验。他积极投身民众教育实践,为乡村筹措建设了完备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娱乐设施,成立报刊杂志,创办补习学校。为民众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识、道德水平及谋生技能,增强民众身体素质。他组织教导民众“怎样学会生产技术,怎样加强生产组织”,要求他们具有现代意识,“能认识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更要了解公共事情。”[3]这样的教育不但满足了民众生产、生活需要,而且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中去,最终使国家摆脱战乱和穷困,不断富强起来。

卢作孚于1926年6月10日创办的重庆实业民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生公司”),更是充分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教育目的。他制定了一系列职工教育方案,选取包括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军事训练在内的多项教育内容,实行“德智体全面训练”的举措,并以朝会作为职工交流经验、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平台。一方面,从他们自身需求出发,提高其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之成为思想、知识、技能、体魄等各方面健全的现代企业高素质职工;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学习知识与增进能力并非满足一己私利,也不是为了企业攫取利润,而是为了社会的繁荣。“要从精神上接受,从我们的工作接受,不求自己的成功,要求社会的成功。”[4]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本身是有利益的,但其终极意义在于社会,“帮助社会,是我们的中心意义。”[5]

卢作孚将教育功能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定位,社会发展为个体成长作保障基石,社会目标及规划的实现以个人素质为支撑。卢作孚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在教育活动中不但满足个体需求,更是将个人置身于社会,培养既适应社会、又能促进社会进步的人才。这是富有辩证思想的深刻见解。

二、教育与社会各要素的互动关系

卢作孚将教育视作立国之本,认为国家建设应以振兴教育为先,教育“关系一国之兴衰”,教育不发达则“百业衰蔽”[6]。教育是富国富民的重要途径,为此他分析了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一)教育与政治

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否会对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卢作孚说,“如果政治上、社会上的状况非常良好,我们在中间做起事来,可以得到许多帮助,无一点障碍。”[7]这里的“事”既包括实业经济及乡村建设,更突出表现为教育活动与人才培养。卢作孚主张教育活动为改进社会而服务,培养个人处理生存环境、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上需要的好人,不但是消极地不妨害社会而已,还须积极地为社会作事——为社会作一桩有益的事体。”[8]他极度盼望训练出能够在不良政治环境中担当责任、发挥榜样作用的国民。

同时,教育与政治是相互沟通和促进的。卢作孚认为,教育对于社会上任何事业都有独立之精神,由此政府不应包揽所有教育工作及事项,如果事事约束教育而不能自立,就会阻碍其有效运转和正常发展进程。因此,行政机关教育管理控制权限应有限度,使教育“不受外界之逼拶,及为其他政潮所牵引,以尽教育之能事”[9]。他还主张优选教育者与教育行政人员,提高教育活动与行政管理之间的联合效应及相互契合度。但在另一方面,教育也绝不可脱离政治而完全独立。“中国需要的建设事业,千端百端,无有一端不需要建设秩序。不但集团行动需要秩序,就是个人行动亦需要秩序。”[10]政治之重要就在于为经济、文化建设和教育的生产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与秩序,通过政策规程把控全局,法律法规保障国民权利,实施教育规划,完善制度,培养人才;规范调控教育的质性内容及思想方式。在此基础上,政治应作为教育辅助力量,为教育发展提供种种方便,以实现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进步的愿景。由于军阀长期混战,经济费用分配主要以军费开支为重,导致教育经费匮乏异常。为此,卢作孚提出,筹措经费应“以教育为先着”,倘有不足,还需“自他项移注”[11]。也就是说,通过保证教育经费的保障措施,裁抑其他款项支出,才能使教育实施收效明显。

教育对国家政治建设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作为推行政令的途径或方式,可以唤醒民智,引导人们接受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使国民形成适应新兴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念与认同感,推动政治改良或改革的进程,并取得良好效果。卢作孚阅览东西方史册发现,国家新政推行初期往往异常艰辛,但借助教育唤醒民智之力量,政治改革阻力大多得以消除。“迨其学说浸灌既深,人民知途径之所择,而阻力竟去于不自知。”[12]不但如此,通过教育培养大众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引起民众对于管理公共事务的兴趣,还可以直接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要让民众理解不是为自己做事而是为社会做事,除了完成本职任务,满足社会需要外,“还要在闲暇担任公共服务。”[13]在以社会服务为中心的集体之中,一切事务由团体来协作解决,不仅使民众朝着更加团结、和善及充满智慧的方面发展,社会也会在民众互助的氛围中逐渐得到改善。

尽管卢作孚所处时代现实政治统治动荡困顿,但这并不阻挠有识之士对理想政治下包括教育在内各子项目的良性互动关系诉求。卢作孚对教育问题探讨不仅带有“理想化”色彩,更具有教育理论的普遍性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其为当前教育先行策略的推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

(二)教育与经济

教育之重在于培养人才,使民众具有参与并改造社会的能力,经济则为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业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与经济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卢作孚对孔子“庶、富、教”的观点提出质疑:“民何以富?其必生产能力增加也。”等待民众生活富足,再考虑办学设教,提高知识及能力,是一种倒果为因的消极方案,削弱了教育的生产力意义以及物质拉动价值。“以为民必富而后教,而欲坐以待富,岂有异于俟河之清乎?”[14]可见脱离经济谈教育,亦或是脱离教育追求经济发展都不可为。作为实业家角色身份的卢作孚着眼于发挥教育拉动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与教育家孔子突出强调教育的经济依赖性形成显著的差异。

当然,教育必须以经济为依托,受物质生产技术及经济水平的制约。这是不可违背的公理。对此,卢作孚也有着清晰认识,“任何建设,政治的或文化的,皆应以经济建设为基础。”[15]此处所指“文化”是包涵教育在内的广义概念。经济基础是其他社会诸项事业的物质保障,深刻反映生产力诸要素水平及其与生产关系协调状况。卢作孚将经济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求获取更多国家财政收入以增进民众福利,减轻赋税压力,从而使通过国家和民间多种途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成为现实。

相比较而言,卢作孚更为推崇教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教育是用以培养經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科学是用以克服经济建设所遭遇的困难的。”[16]教育水平低下落后,则无法为国家建设培养适切需要的人才,科技传播也因此受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更是沦为虚幻。鉴于此,卢作孚认为,应当按照“金融和国家贸易事业的需要”,从各类学校中,大规模培养所需人才,“不仅使有足数的学生,务使学生有足用的知识和技能。”[17]他将学校教育视作训练学生的重要途径,并与企业机构、社会团体需求相结合,崇尚科学技术的价值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国家需要何种技术,学校即培养何种人才,即教以何种技术,绝不是教书。”[18]培养学生“有创造和使用物质的技术,组织和训练人群的技术”,使他们真正成为具备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19]。卢作孚将工商业精神渗透进教育活动之中,将实业技术与教育培养完美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又能直接推动他所创办民生公司及嘉陵江三峡地区乡村建设民生的改善和实际利益的增进。

(三)教育与文化

卢作孚站在现代工商业立场上,反思传统文化及社会组织问题,认为国家的危机源于以家庭、朋友及邻里为核心“两重集团生活”的严重弊端,由此出现文化专制蒙昧,国民创造力日衰,脱离实际、封闭排外蔚然成风。如果停留在“旧有集团生活”之下,终必毫无出路,以致“讫于灭亡而后已”[20]。以家庭为中心的集团生活已然成为阻碍,只有建立新的社会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国家、民族为中心的集团生活,“中国才有办法”[21]。因此,卢作孚将社会组织重建与文化传播视作教育文化功能所在,旨在通过教育完成新旧文化的转变,实现中国现代化。他所设想的现代集团生活重新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这是对旧有集团生活的改造与超越,更是中国摆脱传统守旧的社会束缚,走向现代化新文化的必然。

至于如何促起这一转变,卢作孚依然寄希望于教育。“只有运用中国人比世界上任何文明民族更能抑制自己,牺牲自己,以为集团的精神,建设现代的集团生活,以完成现代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组织的一个国家,才可以屹立于世界之上。”[22]要发展中国,成就国家现代化,必须扩大中国人的社会组织与社会生活,将社会作为集团的核心,改变中国传统世人心态、价值观念及封闭狭隘的民族心理,才能建设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真正强而有力、勠力同心的集体组织,“使每一个人都效忠于集体组织。人为事业服役,事业为国家服役。”[23]

卢作孚主持的峡区建设及民生公司实践就深刻体现了建设“现代集团生活”的理念,并将团体协作的凝聚力发挥到极致。在嘉陵江三峡地区乡村建设办学活动中,他鼓励学生留意实际生活,“如果你们都能常常接触社会、亲近社会,那么,你们都能一定得着许多有意义的经验和切实的学问。”[24]他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鼓励他们在集团生活中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还将宣传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标语贴于运动场及公共场所显著之处,达到移风易俗、宣传文明风尚、传播科学文化及教育民众的效果。他所组织经营的民生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集团,在这个集团中“造成集团的理想”“集中希望于集团”[25]。在管理者与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建立现代集团生活的收获颇丰,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为建设集团努力生活与工作。

三、教育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的功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史上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卢作孚作为西部嘉陵江流域下游与长江汇合处重庆北碚、合川为中心的一派实验代表,其实验充满工商业精神和农村城镇化特色,富有现代设计的前驱性。

(一)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当时中国的一批知识界精英下乡发动了以教育为核心的乡村建设运动,这与现实存在尖锐的社会问题密不可分。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历经巨变,内受军阀高压统治,外有西方列强压榨欺凌。伴随着西方殖民文化入侵,中国传统文化日渐衰落,国家积贫积弱,社会组织弊端日益显露。乡村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命脉,受到了难以复原的损害。卢作孚对他所处区域状况作了描述:人们除了每年偶然唱几天戏外,没有集会活动,缺少教育和训练的机会,民众的“知识”和“兴趣”狭隘封闭,对世界文明学说和技术工艺感到索然无味[26]。乡村封闭落后,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街道混乱肮脏,人们生活在贫困和愚昧之中。

面对现实危机,卢作孚与同时代乡村建设思想家晏阳初、梁漱溟等人一样,力图打破乡村民众苟且偷安之现局,拯救破败的乡村,并实现建设乡村理想社会的目标。“地方的治安问题,扩大起来,便成了国家的治安问题。”[27]乡村的问题是全部问题的基础,乡村教育不发达会影响人口质量,乡村经济落后势必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障碍。“如果人们仍是不断重视城市而不重视乡村,努力于城市的经营而不努力于乡村的经营”,必然会造成更为严重的问题[28]。但乡村建设目的绝不仅在于推动乡村教育事业进步,也并非如何去救济“乡村里的穷困或灾变”,更重要的是实现乡村现代化,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29]。可见,卢作孚所言乡村建设不局限于乡村,最终目的在于解决中国社会问题。“要拿小的社会,在那更大社会成功,对那更大的社会有更多的帮助,然后才能解决今天悬着的种种问题,才能解决悬着的两个最严重时期的最艰难困苦的环境,造成最伟的中华民国。”[30]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思想体现了卢作孚严谨求实的工作风格。他坚信事业若要取得成功,就应脚踏实地,事业若要取得较大进步,并非一蹴而就、心浮气躁的跨越式态度所能奏效的,“应从小的步骤做起”[31]。恰如中国问题之解决,一定要放眼全国的大范围,但必须从乡村问题着手,以乡村力量为主要依托。乡村建设成功后,再一步步扩大范围,将成功经验逐渐推广,以局部区域成功为基础,将区域现代化成功扩展到全国。“乡村问题”的化除,扩大开来,便是“国家问题”解决的成就体现[32]。

(二)乡村建设的途径重在教育

乡村建设的途径及方式是多样的,活动内容和建设工作自然也显得异常丰富且复杂。卢作孚力图通过工矿业开发、商贸经营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园林公园建设、道路修建、城镇美化改变旧环境;整顿治安,消灭匪患,实现社会安定;发展交通运输,带动产业兴起;创办刊物,倡导体育活动,开拓文化事业。所有举措都旨在以乡村为基点推进区域发展,而解决乡村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又必须借助于教育。因此,教育无疑是乡村建设的重心及锁钥所在。

卢作孚意念中的乡村建设交织着个人与社会的种种关系,教育作为其中的核心要素,本应成为乡村第一重要的项目工程。“因为一切事业都需要人”“人是需要教育培养的”[33]。为此,他在以重庆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地区乡村建设中积极办学,开展乡村学校式、社会式及企业式教育实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只要有人的地方,即是你应教育的地方。乃至于有好多人家,人家有好多人,通通是你该教育的民众。”[34]卢作孚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改革,创建完整的乡村教育系统,进而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乡村实验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发展。

基于对传统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的反思,卢作孚在乡村实验区学校办学活动中始终强调从实际生活中学习,培養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亲近自然,认识社会。“教育的意义在教人学习,教人从实际生活上去实习。”[35]他认为,只有亲身体验过的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传统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过于刻板、脱节,以致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需求。因此,卢作孚主张把学生带出校门,通过现实活教材和众多课外活动来滋养学生灵性、充实学生经验。盼望学生接受教育后,不但有健全的体魄和充分的科学知识,还具有相当的生活经验和职业技能。

卢作孚将民众教育与区域社会建设相结合,以科学文化知识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以及学习和探求兴趣的提高为着眼点,将民众教育的意义落实在增进人们谋生机会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上。教导民众与生活有关的知识和公民道德,通过多种活动及方式引领他们如何谋生,寻找生计出路,并提高工作效能。他组织调查试验区民众的实际需要,联络专门人员,层层筛选,制定工作计划,以求达到“解决社会公共的问题,使整个社会发生变动”的目标[36]。又专门建立补习学校和民众教育机构,向民众传授各种知识,以辅助、指导民众改变日常生活陋习,养成职业、卫生习惯,引导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举凡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治安等都能懂得,并乐于参加。”[37]通过补习学校、民众学校和报刊媒体的传播,嘉陵江三峡乡镇试验区民众教育不断扩展并逐步深入至底层劳动者中。

此外,卢作孚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对经济发展乃至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并以此为区域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面对人民不通文墨、社会公共意识薄弱的乡村落后状况,他强调要将嘉陵江三峡地区乡村建设基地发展成为文化的区域,以文化和社会公共事业将其“整个包围”[38]。卢作孚将训练青年乡建骨干力量放在首位,要求他们充满服务社会的思想,热心社会的活动,尤其应该明白“现在世界的趋势,中国的困难”[39]。不断为地方社会培养有理想、有知识能力,能够服务社会的人才,引导青年参与乡村建设。为了开拓文化事业,卢作孚创办诸如《嘉陵江》《北碚》等报刊,充分发挥报刊作为现代社会传播知识、宣传思想、改良社会习尚的功能和作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开阔民众视野。他在三峡地区成立图书馆和专业图书室,为民众提供书籍,指派教师及专家指导阅读。并在馆内装饰标语,如“图书馆是我们自由进出的学校”[40],希望籍此鼓舞民众进入图书馆学习,引起民众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问题的关注,并主动、积极地参加到乡村建设活动之中,发挥各自的力量及作用,共谋社会的进步。

四、结语

卢作孚的教育社会论思想与其乡村建设实验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深深植根于他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与转型期文化危机的判断。他反对激进的破坏,主张以乡村为基点,通过文化教育与实业建设解决中国问题。中国未来的出路,是如何建设现代化国家,为此,特别迫切的任务和无可推卸的责任在于“从文化上建设现代科学研究机关,社会教育机关和学校”[41],以挽救民族社会的危亡。在民国时期掀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卢作孚提出了诸多教育和社会改革相关的思想主张,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与超前性。他提倡重构社会组织,更新乡村民众价值理念,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求教育内容贴近现实,其中蕴含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这与当前提倡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不谋而合,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偏重课本知识的现状。他在重庆民生轮船实业公司(简称“民生公司”)“现代集团”实验中,尝试用现代性思想理念逐渐替代民众思想中的传统性,培养民众生产、生活能力,将个人、区域和国家的现代化相结合,更是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得益彰。教育难以脱离社会而孤悬,一味追求片面独立和自身的清高神圣价值,只会使之迷途无助。卢作孚深切体会其中要义,在提倡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教育的背景下,又将教育视作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使人人皆受教育,充分发挥教育于社会之积极作用。他坚信,唯有如此,国家才能摆脱愚昧和贫穷。卢作孚教育社会论之思考,并非书斋式的臆测遐思或学理性的主观建构,而是兼具实业家与教育家双重角色的他在乡村建设实验和民生公司职工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兼具灵活性和应用性的经验总结。尽管所论的观点在当时社会政治背景限制下并不能推而广之地发挥实效,但就教育理论的自身价值而言,不仅符合当代教育学思辨意义,更是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持续的生命力。

参 考 文 献

[1]卢作孚.北碚座谈会上谈教育与建设[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317.

[2]卢作孚.四川的新生命[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633.

[3][13][37]卢作孚.我们要变,要不断地变[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159.1158.1159.

[4][30]卢作孚.如何应付当前严重的问题[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729.729.

[5]卢作孚.为什么发行这小小的半月刊[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384.

[6]卢作孚.四川的问题[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323.

[7][8]卢作孚.四川的大梦其醒[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86.186.

[9][11][12]卢作孚.各省教育厅之设立[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3.4.5.

[10][18][19]卢作孚.一个理想的现代青年[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032.1031.1030.

[14]盧作孚.教育经费与教育进行[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5.

[15][16][17][23]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190.1190.1198.1206.

[20]卢作孚.社会生活与集团生活[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537.

[21]卢作孚.社会的动力与青年的出路(上):社会的动力[A]//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752.

[22][39][41]卢作孚.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590.582.588-589.

[24]卢作孚.峡防局特务学生队种痘归来欢迎报告会上的讲评[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433.

[25]卢作孚.民生公司的三个运动[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438.

[26][29][38]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603-604.602.603.

[27][28][32][33]卢作孚.乡村建设[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50.150.150.151.

[31]卢作孚.一个根本事业怎样着手经营的一个意见[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35.

[34]卢作孚.为社会找出路的几种训练活动[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550.

[35]卢作孚.如何彻底改革教育[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304.

[36]卢作孚.怎样组织青年服务社[C]//张守广,项锦熙.卢作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019.

[40]趙晓玲.卢作孚的梦想与实践[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65-66.

Abstract  As a famous industrialist and educator in modern China, Lu Zuofus theo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ety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reality of Chinese society, and closely relates to the rural construction experi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insheng Company. And he deepened his understanding in lots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Chinas problem stems from the collapse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separ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life and the lack of public education. Therefore, Lu Zuofu wants to carry out social reform and promote national modernization through educ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he gradually formed a unique theory which is mainly about the educational teleology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personal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ety,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ducation in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Lu Zuofu; rural construction; public education; theory of education and society; modern industrialist

Author  Wu Hongcheng, professor of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Xin Ran, postgraduate student of Hebei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
基层协同治理推进路径和生成逻辑
“互联网+”在乡村中发展探讨
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中国土地生态管护内涵及发展策略探讨
梁漱溟与费孝通乡村建设思想之比较及当代价值
广州市从化区智慧乡村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乡村建设运动对当前扶贫工作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