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寒锻炼正当时

2019-11-27 04:45柴小江
食品与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抗寒运动量韧带

柴小江

秋末冬初是锻炼的好时节,尤其适合进行户外锻炼。此时经常健身锻炼,不仅可以调整心肺功能,提高供氧和血液循环的功能,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此时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大,运动能给身体以良性刺激,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提高抗寒能力。与春夏季节不同,清冽的空气、干爽的微风会让人们感到清醒和精神振奋。在流感多发的季节锻炼,沐浴日光,不仅能改善人们负面情绪,获得维生素D,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每天即使只进行几分钟户外锻炼,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

★读懂秋的语言,锻炼抗寒更有效

秋冬季节虽然不似夏天一般炎热多汗,但从事健身锻炼也要根据季节特点进行调节。随着气温下降,人体代谢减缓,关节、韧带不像夏天灵活,大小肌肉群黏滞性不断增加,因此,秋季运动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注意着装,合理增减衣物

早晚温差大,外出锻炼应注意保暖,建议穿着长袖速干衣,如果温度过低,风速过大,也可以考虑高性能多层速干运动衣。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如果遇到温度低、风速强和湿度高的环境,如下雨下雪,应改为室内运动。户外运动时,恶劣的天气会偷走你的身体热量。

2. 注意补水,少量多次缓饮

秋意渐深,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等症状。再加上运动时丧失的水分,会加重人体缺乏水分的反应。所以,运动后一定要多喝温开水,多吃梨、苹果、乳类、新鲜蔬菜等富含水分的食物,保持上呼吸道黏膜湿润,防止咽喉肿痛。运动前、中、后,都应适当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含有矿物质的运动饮料,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原则。

3. 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精准拉伸

人体器官组织的正常功能运转容易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比如肌肉和韧带在气温较低时会反射性地出现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的现象。这样一来,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增加了运动受伤的风险。充分热身,可让身体的肌肉、肌键、韧带以及关节的灵活性、协同工作能力和柔韧度增加,与此同时,神经肌肉调控能力、神经传导效率也会改善,进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运动后,针对练习部位的肌肉群精准拉伸,可改善局部乳酸堆积,加速体能超量恢复。

4.注意运动量,循序渐进

有的人觉得运动量必须大才能提高抵抗力。其实不然,运动跟吃饭睡觉一样,都是适度才好。秋冬季节,人体的精氣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效果好的标准。相反,如果锻炼后十分疲劳,休息后仍然身体不适、头痛、头昏、胸闷、心悸、食量减少,说明运动量过大了。

猜你喜欢
抗寒运动量韧带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抗寒特色新品系‘枣红李’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等春天
科技抗寒保春种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几种保守治疗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