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低碳高铁枢纽构建策略

2019-11-28 10:55张琳雅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客运站流线枢纽

张琳雅

(合肥滨湖科学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绿色交通体系

绿色交通应该涵盖一下几个方面:1) 达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满足城市需求的三方平衡;2) 提升交通系统,尤其是关键区域和节点的交通通行效率;3) 提倡立体化道路系统的构建,减少道路对土地的占用;4) 鼓励新型能源的利用,改善道路周边景观系统,降低交通对城市空气的污染;5) 保证慢性交通的连续性和便利性;6) 提高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效率;7) 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需求;

绿色交通体系中最关键的是公共交通网络的建立,尤其注重对轨道交通的利用,这种方式还能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减少城市交通的拥堵,因此,成为了构建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1.2 高铁枢纽

“高铁枢纽”在两个方面对其进行限定:规模的限定以及功能的综合性[2]。只有这两方面都满足了的客运站才是文章具有针对性的主体对象。1) 对规模的限定 我国现有的客运站一般用“最高聚集人数”来反映车站的规模。2) 用这一指标主要反映了候车室所需规模。传统客运站规模限定的另一个概念是根据车站运量大小来进行划分。目前,对于客运专线(高速铁路) 的分类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为了对“大型高铁枢纽”中的“大型”这一概念做出恰当的划定,从而更清晰地划定概念的范围,文章借用地理位置及行政级别进行限定:即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将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所在地的车站定义为“高铁枢纽”,涵盖“中间站和枢纽站”。

2 构建低碳型高铁枢纽的方法

在以低碳为核心内涵的系统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是实现高铁枢纽的低碳化建设目标的必要途径,具体而言,体现在规划设计以集约的土地利用为基础,以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整体设计的运用为手段,以先进的生态技术为支撑。

2.1 以集约的土地利用为基础

高铁枢纽用地范围广,并且多处于城市或区域中心,用地紧张,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地利用成为高铁枢钮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强调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理念:通过立体化空间的利用加大土地开发强度;通过多样化功能的引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2 以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具体的设计策略的提出还要考虑到客运站建筑的时代属性。高铁枢纽的基本属性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大门转换为城市客厅,这意味着客运站在更多地承担城市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作为城市的象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承担日益完善的城市职能,当代高铁枢纽功能综合,一方面,多种交通方式综合在客运站建筑体内,形成整个城市交通体系的一个综合性的节点空间。客运站还更多地承担了城市的服务性功能。2) 内外空间与城市日益融合,当代随着铁路速度的提高,铁路客运站走向通过式的模式,在高发车密度、高速度的支持下,旅客可以被尽快疏散。同时,客运站的立体化发展以及对地下空间的开发解决了与城市交通衔接的问题,因此,当代许多高铁枢纽并没有设置大型的室外广场,而是直接与城市内部的交通系统相连,其外部空间就是城市空间,融为一体;3) 结合城市交通系统合理安排流线,流线组织的合理性是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的关键性因素,其中包括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和内部旅客流线的组织以及换乘流线的组织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应该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合理安排交通来有效整合城市交通体系。

2.3 以整体设计的运用为手段

高铁枢纽整合多种功能及交通方式,因此,各个功能空间的组合应该形成一个整体,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的同时又应该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在这种功能组织模式要求下,其流线组织必须要整体化设计,而不能分而治之。

2.4 以先进的生态技术为支撑

智能技术是建筑调节自身内部环境、促使建筑生态化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对于高铁枢纽建筑而言,一方面,人们对于出行环境的舒适性要求日益增高,另一方面,这一类建筑功能复杂、体量巨大,如果光依赖传统调节室内环境手段既不能满足人体对于环境敏感舒适度的要求,同时也会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以智能技术作为控制中心的核心来控制建筑界面的变化及设备的运行会取得更加舒适、更加节能的效果。

3 结语

绿色交通理念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包括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共生,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低碳型高铁枢纽与城市关系非常密切,从功能到空间都与城市的发展协调、共生,一方面,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对高铁枢纽的规划、布局产生影响,同时,高铁枢纽也引导和改善城市的空间形态。因此,在进行低碳型高铁枢纽的规划设计时,我们首先应该要重视其城市属性,从城市层面开始设计,强调高铁枢纽对地域经济的推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城市景观的协调,并结合城市交通系统合理安排流线。总体而言,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低碳型高铁枢纽要求我们在规划设计时将人工环境及自然环境当作一个整体,以系统性的低碳策略为手段,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获得最佳的使用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猜你喜欢
客运站流线枢纽
枢纽的力量
几何映射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浅谈客运站规划原则及流线组织——以武清汽车客运站为例
大型铁路客运站畅通工程的现状及推进措施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高铁客运站分区式自然通风设计研究
公路客运站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