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防控策略管理对医院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的影响

2019-11-28 08:3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医疗防控核心

王 伟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办公室,辽宁 沈阳 1011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国家亦显著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医疗卫生单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1],面临机遇同时,亦接受更大挑战,需要有效的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加强自身管理效率[2]。就目前医疗机构实际运行情况而言,遵循并完成设定目标以有效的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是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发展的方案[3]。为更好的提高医院核心制度落实情况,促进医院可持续的稳定发展,目前极少针对医院核心制度管理与落实的相关研究。本文从管理风险防控角度出发,针对医院管理核心制度落实问题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急诊科、儿科、重症监护室3大医院管理重点与难点科室为观察对象。入组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床位为12张,儿科监护室床位为16张、重症监护室床位为15张。其中2017年度为干预前组,2018年度为干预后组。干预前组即三甲评审时实施以往常规医院管理制度,干预后组即三甲复评时实施风险防控策略的医院管理。

1.2 医院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以往常规医院核心制度管理,主要以医院制定的13项医疗核心制度为基础,包括:首诊负责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术前讨论制、病历书写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值班及交接班制、会诊制、病例讨论制(疑难及死亡病例)、查对制、新技术准入制、手术麻醉分级制、分级护理制,并由医务部和(或)护理部督促其落实情况。观察组实施基于风险防控策略医院核心制度管理:首先明确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对医院核心制度的建设,大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核心制度的建设与落实,促进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严格落实各项诊疗制度与行为的规范化,减少及避免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相关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确保质量控制方面统一标准的实施,更好的规范医务工作者日常诊疗程序、实践操作等行为,明确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性与落实情况,督促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所制定的相关医疗工作指导建议得到落实,从而对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在提升医疗单位管理水平,达到科学、规范与精细的管理。随后要确保医院核心制度的落实,为确保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尤其是诊疗行为,减少和避免医疗事故发生,医院管理者应以医疗服务核心制度为基础,落实核心制度实施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医院整体得分比较:干预后组即三甲复评时医院整体得分为(93.8±1.9)分,干预前组即三甲评审时医院整体得分为(81.6±1.4)分,干预后组医院整体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组(t=33.897,P=0.000<0.05)。

2.2 干预前后出现的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情况比较:干预后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出现的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情况比较

2.3 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干预后患者满意例数为967例 (967‰),干预前患者满意例数为898例(898‰),干预后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干预前(χ2=37.819,P=0.000<0.05)。

3 讨 论

医院核心制度主要是基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为基础,依据自身医院实际情况所制定的具体实施流程,以便于开展各项医疗管理工作[4],从而有效的体现医疗机构的价值,更好的对医院管理工作开展的优化与改进,减少医院的各项损失与管理风险,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其对约束医院管理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工作的相关政策方针,坚持医院公益性,促进医院管理科学、规范、精细发展,提高医院运行效率等均有重要价值。医院核心制度的制定,其目的在于规范医院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行为、提高医疗医护质量、减少和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本研究观察组实施基于风险防控策略医院核心制度管理,相对于对照组实施的常规医院核心制度管理,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整体得分发现,干预后组医院整体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组。证实实施基于风险防控策略医院核心制度管理,对于提高医院评审得分有重要意义。另外针对干预前后出现的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情况比较发现,干预后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实施基于风险防控策略医院核心制度管理,对改善医疗环境,促进医患和谐意义重大。最后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分析,干预后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干预前。进一步提示实施基于风险防控策略医院核心制度管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医院核心制度的落实需要医护人员及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故医院核心制度的执行与落实亦应受到相关部门与参与者的共同监督。具体实施上,建议医院管理部门以戴明环(pDCA)循环理论为基础[5],以有效的制定医院核心制度落实的监督措施,更好的确保医院核心制度在临床的开展。同时建议每月对监督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实施汇总与分析,并进行统一讨论,从而更好的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为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性改进,提高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方向。而且因医院核心制度的执行与患者的切身利益之间有相关性,故可适当邀请患者参与医院核心制度落实的监管。对医院管理者起到有效监督,对推进医院廉政建设起到督促效果。在对医院核心制度的落实上,而促进其持续改进与完善,应积极的做好医院管理风险的预警及防控工作,通过前期准备、组织培训、风险教育、清权确权、风险分析、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防控效果考核等内容,以廉洁风险管理为基础,明确岗位职责,并将责任具体落实,达到防控并化解廉洁风险的目的。医院管理者可遵循职权法定、权责一致原则,对管理对象及管理者均达到全面约束效应。

综上所述:实施基于风险防控策略医院核心制度管理,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评分,改善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医疗防控核心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