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核心素养

2019-11-28 08:07温儒敏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立德人文学科

编者按

如何用好统编本语文教材?这是当前乃至之后很长时间内教师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四至六年级的老师来说,不仅面临教材中很多新的教学内容,还要解决“新旧”教材之间的衔接问题。那么,除了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框架等,在宏观上,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统编本教材?在使用中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具体到教学中,又应如何处理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变?有哪些具体策略?

本期,统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从立德树人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教材的编排作了分析,并就如何使用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核心素养是用好统编本教材的两个前提。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马建明、江苏省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倪鸣、江苏省镇江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张晨晖分别就苏教版与统编本教材在阅读、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上的变化,进行了比对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这些文章对于老师们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借鉴。

今年9月开始,小学四、五、六年级也要开始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如何用好统编本语文教材?除了要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框架、体例,还要了解并把握好两个理念——立德树人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是用好新教材的前提。

一、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统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立德树人”;使用新教材,首先要考虑的也应当是“立德树人”。这是很高的目标,也是必须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要求。不宜对这个要求作简单化理解,以为只是政治口号。教材对“立德树人”的体现是颇为用心的,有一个通盘的构思,以期做到“整体渗透,润物无声”。在教材中,“立德树人”不是贴标签,不是“穿靴戴帽”,而是时常想到要付诸实践的教育行为。这个构思到了高中,就更明确了,可简单归纳为三个词——“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这是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轴。小学和初中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也是以这三个词所体现的精神作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材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可以从这三个词所体现的编写主轴去看,去理解教材的结构框架、单元划分、课文选择和教学设计。老师们只要按照教材来实施教学,有这方面的自觉,“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有了基本的依托。

教材又是如何体现“立德树人”的?

从选文看,增加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课文,同时也兼顾其他类型的文化。所选课文注重经典性,这是教材的“材”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保证。 从框架结構看,以双线组合来设计教学单元,一条线是人文主题,另一条线是文体和语文素养等要求。每个单元以一句格言或者诗句作导语,用比较灵活的方式把单元的人文主题标示出来。教师备课时应当先琢磨导语的含义,结合单元的课文去把握单元的人文主题。主题可能比较宽泛,但总有大致的指向。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语写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结合课文,我们可以理解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第八单元导语写的是“青史留名多俊杰”,主题则落在学习中华历史仁人志士的精神这一点上。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语是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语是“重温革命岁月”,显然这两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分别是“爱国”和“继承革命传统”。但也有一些单元的人文主题不那么集中和明显.或者只在单元首页标示与人文性关联不大的一两句话。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首页标示的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是侧重读书方法的。不过,这个单元同样也有“立德树人”的主题要求,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指向去归纳确定。因此,老师们在备课时应当对整个小学阶段教材的单元结构,特别是人文主题的安排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教一个学期,起码对这个学期教材中人文主题的安排能了然于心,明白各个单元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重点做什么。所谓“整体构思”,是教材的,也应当是教学的,教师在这方面要多留心。

教材没有刻意去规定哪个设计或者习题就是完成所谓“人文性”的,人文性应当很自然地分布在各个教学环节,也就是要“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情思的,教学时不必刻意拔高,或者处处贴标签。我看到有些老师备课时把所谓“思想教育”一条一条地列出来,教学时也常常照搬某些成人社会的“大词”和“套话”,似乎这就很“人文”了,其实未能关照学生认知的特点,也未能发挥语文课熏陶感染的功能,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时,当注意避免这种偏向。“立德树人”应是“润物无声”的教育。举个例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导语引用了王维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主题不那么明显。如果结合课文《钱塘观潮》《走月亮》《繁星》,以及诗歌《秋晚的江上》《花牛歌》中的内容,可以理解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与自然”。不过,对四年级的学生,我们不一定非得从“人与自然”这样哲学的高度去归纳主题,而应考虑到学生认知的合适角度。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中提到“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人们心旷神怡”,其实这句话就可以作为整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在这个单元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去体会这一点,感受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就是落实了人文性,也就是在做“立德树人”的教育了。当然,后面的“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虽然也是想突出人文主题,不过有点拔高了。从单元课文中很难提炼出这个意思,还不如就扣住“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启发孩子们的想象与感受。

落实人文教育,切忌“穿靴戴帽”,不要动不动就套用“大词”。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语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个提示有点“严重”,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个单元又是“爱国”主题,而林则徐的那种悲愤与感慨,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完全理解的。单元所收课文,有的写刘伯承忍痛动手术,有的写方志敏的清贫,还有的写南海无名岛上海军陆战队的艰苦生活,与林则徐并不怎么联系得上,还不如贴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坚毅、清贫、奉献等角度去启发学生体会和思考。

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把握各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应当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去激发其对美好品质的思考与向往。这种教育不是外加的、教化的,而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是“润物无声”的。

在统编本教材中,无论课文选取还是教学设计,可以说处处渗透着“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时不用专门去讲,但已经在起作用。“立德树人”不是教学中要显示的一个标签,语文课上的人文教育,包括革命传统教育,应当是“语文”的,是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在起作用的,是“润物无声”的。这与历史、思想品德课当有所不同。

二、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克服教学的随意性

语文教学容易为人所诟病的,是随意性。统编本语文教材在减少随意性、加强科学性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希望老师们在使用这套教材时,能关注如何克服随意性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把握好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定位,有这种理论自觉。语文是什么?语文课要教什么、学什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解释清楚了吗?……多年来,这些问题一直都在争论,我们当老师的好像是明白的,事实上又未见得清楚,这才有随意性。可喜的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高中课标”)在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方面作了一些理论推进。小学语文老师也当关注和了解新的高中语文课标如何定义语文课程,这对于用好统编本语文教材,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有很大帮助。

2017年版高中课标开宗明义,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亮了出来: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语文教学还可以抵达其他一些方面,但对于基础教育的语文,这四个方面就是核心,是最基本的内容目标。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2017年版高中课标是怎样解释的呢?

语言建构与运用,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建构语言运用机制,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能够获得几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还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传统语文教学有很多优点,比较讲究涵养,但很少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是弱项。现行的语文教育往往陷于应试的泥沼,教学处处面向考试,更不利于思维发展。2017年版高中课标如此强调思维发展,还把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各种思维形式都加以明示,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必需部分,有助于改變目前语文教学缺少思维训练(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的状况。

审美鉴赏与创造,2017年版高中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这里应当关注的是“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的提法。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已经久违了“情趣”,很少顾及和尊重学生个人的“情趣”。课标的提示应当给一线教师提个醒:“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语文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课标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这里值得关注的是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这样明确的概括和提示,也是第一次。

2017年版高中课标在解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后,又指出它们是一个整体,彼此融合,不能分开;还特别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里强调语言的发展是与思维的发展、审美与文化的学习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的提出,厘清了以前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

统编本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编写时,新的高中语文课标尚未颁布,但有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已在学术界有所讨论,一定程度上,新教材是采纳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特别是编高中教材时,注意贯彻2017年版高中课标的精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更成为编写时常在考虑的基本观念。这也是使用小学语文教材,应当重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因之一。

教师在备课、教学时,都应当想到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当然,具体到某一课,可能会侧重四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这么一道习题:“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有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类似的“想象画面”的习题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学中必须细化,突出导向性。这道题不只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而且要发挥想象力,导向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训练。过去我们的教学也总在要求“想象”,老师们也都知道想象力重要,但对想象力到底包含哪些主要成分,为何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训练的高度去要求想象力,就不见得很明白。语言文字训练的背后有思维训练,包括以前大家关心不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训练。比如这个单元的另外一道习题,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优美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一般处理这种问题,就是学习语言表达、积累句子和语感。其实这是不够的,要知道,语言运用和积累的背后,还有很重要的审美训练。这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又是要求学生“想象画面”,感觉能“听到秋虫的呜叫声”,还能“闻”到文章中的味道,等等。为何这样设计?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在备课时也应当往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训练的方面多想想。

再举个例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四篇课文,都是历史故事。教这个单元,除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大家都会把侧重点放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上,但不要忘记,语言和文化背后的思维训练,仍然是本单元的重点。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选一件“让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写清楚经过与感受。这是语言学习,但背后还是思维训练。我不厌其烦地举这些例子,是说明备课和教学时,要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多留意在哪些方面关照学科核心素养的哪个维度。这样,教学的目标感更加突出,随意性也会减少。

【本文根据作者2019年5月23日在教育部举办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四、五、六年级)使用培训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立德人文学科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