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测评研究∗

2019-11-29 05:14伍克婷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赋值乌鲁木齐市权重

伍克婷 李 松 付 笛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

1 引言

西南民族大学来仪教授指出“空间关系”和“心理和感情”是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关键要素[1]。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构建过程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即“空间关系”),指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构建之初应完善的空间基础和物质基础,我们称之为形式上的互嵌;最终阶段(即“心理和感情”),指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在完备的空间基础和物质基础之上,各民族间应达到的心理上的认同、情感上的互动的阶段,我们称之为内涵互嵌。

公共空间环境、形式互嵌、内涵互嵌,三者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首先,公共空间环境是构建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载体;形式互嵌是构建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前提条件,没有形式互嵌,各民族间无法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无法达到内涵互嵌,公共空间环境也就变得无意义了;内涵互嵌是构建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最终目的,内涵互嵌是衡量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标志。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乌鲁木齐市总体概况

据2017 年新疆统计年鉴[2],截至2016 年年末,乌鲁木齐市辖区面积共148 75.5 平方公里,共有84.43 万户,267.87 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约69.3 万人,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13 个少数民族,民汉比例约为1∶2.86,因此以乌鲁木齐市社区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 研究对象概况

由于研究视角、理论基础不同,国内外对社区分类呈现多样性。高永久,刘庸按照民族成分、社区功能特征划分、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等标准将岁社区进行分类[3]。裴圣愚在此基础之上,依据连续统理论和民族成分将民族社区分为主导型城市社区、主导型农村社区、混合型城市社区、混合型农村社区[4]。

结合乌鲁木齐市社区概况[5],分别选取了乌鲁木齐市七个辖区共14 个社区(17 个小区)和1 个村镇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见乌鲁木齐市典型社区基本信息表,参见表1。

表1 乌鲁木齐市典型社区基本信息表

3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测量

3.1 数据分析

3.1.1 建立指标

基于交往与空间理论,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心情以及日常活动,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质量与居民交往活动质量呈正相关关系[7]。郭恩章[8]和雷军[9]在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描述时,认为公共空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发生器与舞台,其形象和实质对人们心理和行为有直接影响作用,也是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主要社会活动场所。

根据典型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不同标准,本文确定公共空间环境测评指标,包括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两个部分,见表2。

3.1.2 确定权重

1)主观权重:通过德尔菲专家评分法[10]取得各项主观指标权重,根据专家打分构建两两对比矩阵[11]。运用和积法得出14 项公共空间测评指标权重,参见表3。

假设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主观满意度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为A,则有:

表2 典型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测评指标

表3 乌鲁木齐市典型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测评指标权重

矩阵的权重向量W=(0.07,0.07,0.07,0.06,

0.06 ,0.08,0.07,0.07,0.07,0.08,0.07,0.08,0.08,0.07)T

则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为λMax=14.0004

该 判 断 矩 阵 的 一 致 性 指 标CI=(λmax-M)/(M-1)=0.00003

通过随机一致性指标查询表,可知M=14时,RI取1.58;则有CR=CI/RI=0.000019<0.1,所以认为该矩阵是满意一致性矩阵,所得权重合理。

2)客观指标权重:典型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中包含的各项功能设施的“有”与“无”,以及超出服务半径的“是”与“否”等客观情况,属于逻辑关系中的“非此即彼”的客观事实问题,该部分权重为一级权重:有(是)=1、无(否)=0;针对典型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中各项功能设施的距离远近问题,社区居民对各项功能设施对构建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贡献程度进行打分所得权重分别为0.07,0.07,0.07,0.06,0.06,0.08,0.07,0.07,0.07,0.08,0.07,0.08,0.08,0.07。

3.2 定性赋值

总分赋值:本文对社区公共环境测评分值设定为0~5 分,按分值区间划分为以下五个等级,见表4。

主观部分赋值:社区公共环境居民主观满意度部分赋值设置情况如下,A选项(非常满意)=5分;B选项(比较满意)=4 分;C 选项(一般)=3 分;D 选项(不太满意)=2 分;E 选项(非常不满意)=1 分;F 选项(无)=0分。

客观部分赋值: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半径赋值情况:A 选项=5 分,B 选项=4 分,C 选项=3 分,D 选项=2 分,E 选项=1 分。绿化率赋值:低于5%=1 分,6%-10%=2 分,11%-15%=3 分,16%-20%=4 分,高于20%=5 分。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噪音基数:30dB~40dB,将社区噪音分贝赋值:低于30dB=5 分,30dB~40dB=4 分,41dB~50dB=3 分,51dB~60dB=3 分,61dB 以上=1 分。根据《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标准,社区垃圾箱或垃圾回收点赋值如下:100M 以内=5 分,101M~200M=4分,201M~300M=3分,301M~400M=2分,大于400M=1分。根据调解社区不同民族居民间矛盾的数量[12~13]对社区公共空间包容性指标进行客观赋值:每月0 起=5 分,每月1 起=4 分,每月2~3 起=3分,每月4~5 起=2 分,每月5 起以上=1 分。根据社区门禁准入条件确定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开发性标准赋值:无=1,门禁卡准入=2,身份证=3,登记=4。通过以上赋值求和计算出各小区公共空间环境客观得分,以均值作为最终得分。

表4 乌鲁木齐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评分等级划分

3.3 测量结果

本文对社区公共环境居民主观满意度部分赋值设置情况如下:A 选项=5 分;B 选项=4 分;C 选项,一般=3 分;D 选项=2 分;E 选项=1 分;F 选项=3分。因此,公共空间环境主观满意度测评中,将隶属度矩阵记为R:R=(rij)14*6,其中i=(1,2,3…14),j=(1,2,3,4,5,6)

评价项目权重向量记为W,且W=(wi)1*14=(0.07,0.07,0.07,0.06,0.06,0.08,0.07,0.07,0.07,0.08,0.07,0.08,0.08,0.07)

评价等级分值向量记为D,且D=(dj)1*6=(1,2,3,4,5,3)

则有综合隶属度向量S=W·R;而综合得分U=S·DT。

通过上述测量方法,得出以下测量结果,参见表5。

表5 乌鲁木齐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测量结果

4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评价

根据上述测量结果中,得出以下关于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特征,见表6。

表6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测量结果描述性统计

主观满意度普遍较优。大部分典型社区居民对乌鲁木齐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满意度在3分~4分之间,表示乌鲁木齐市居民对其所居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有着较高的评价;

客观环境评分差距较大。乌鲁木齐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客观环境评分极差为1.47,表示乌鲁木齐市各典型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良莠不齐,存在较大的差距;

综合得分居中。乌鲁木齐市各典型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评综合得分均值为2.8,居于2~3 分之间,表示大部分社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构建外部环境条件。

5 结语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区别于一般城市社区[14],表现最突出的特点是丰富的多民族结构,进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习俗、信仰之间的碰撞与交叉,其公共空间既要达到一般社区服务供给需求,不同民族同胞对公共空间的特殊要求也纳入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构建的考虑范围。因此,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不仅要具备基本社区服务和设施环境,还表现出较强的包容性、信息公平性以及开放性[15]。

猜你喜欢
赋值乌鲁木齐市权重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权重常思“浮名轻”
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病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拳击队发展研究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算法框图问题中的易错点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抽象函数难度降 巧用赋值来帮忙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