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视设计的多元化形式

2019-11-29 05:58李昱娇
大观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社会性形式空间

◇李昱娇

一、国内导视设计现状

我国导视设计起步较晚,虽然期间经过多次革新,仍变化甚微,至今呈现千篇一律的状态(图1),缺乏独特的审美性与个性美。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赖导视标准性

统筹国内的导视设计,大到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小到写字楼、医院、幼儿园等公共空间,大都采用文字和箭头的综合设计来进行指引,其形式整齐划一、单调普通。

(二)脱离环境整体性

导视设计的产生离不开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因此具有特定性。导视设计包含指示标、指示牌、线路指引等,其色彩、样式、视觉都应与其所处环境相匹配,但国内的导视设计过多以个体形式存在,缺乏环境融合,视觉效果不佳。

(三)忽略设计人本性

忽略设计人本性是国内导视设计存在的最大弊端。我们经常会有这种体验,按照导视的指示却很难找到既定目的地,导视字体不够清晰难以识别,位置不在最佳视觉范围内,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无法使用等。这一系列问题很真实地反映出我们生活空间内的一些导视设计没有真正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

二、影响导视设计多元化的因素

(一)视觉与环境的影响

当代的艺术推崇以舒畅、自然、时尚等为主的生活情趣,指导风格、形式、理念的个性文化内涵。在当代艺术中,视觉艺术与环境艺术对导视设计形式的影响尤为深刻。视觉艺术的多元化形式发展直接影响导视设计的视觉体验,由标准化、大众化向个性化、艺术化转换,也将二维视觉体验至三维视觉体验升华提升到一个高度。导视设计作为统筹城市的导向路标,生于环境,并服务于环境,环境艺术对于人与环境、环境诸因素之间、因素内部组成之间的关系整合对导视设计的发展势必也影响较深。

(二)审美心理的影响

审美心理就是指人在体验和感受中获得的心理美感,也包括审了愉悦和享受。导视设计在美化发展,正体现了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美化发展包含视觉感官、形象表现、美学特征等多个方面。在我们生活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美、创造美、需要美”的心理特质也在不断影响设计领域,使导视设计形式改变。

三、导视设计的多元化形式

(一)导视设计多元化形式需具备的属性

1.社会性

导视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于导视设计的接受程度,能根据导视设计准确地找到所要的空间位置。同时,社会性还体现在对特殊情况下的疏散和引导,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传播性

导视设计应该简洁鲜明地帮助人们进行传播和理解,且能够从所处的空间环境中分离出来,成为空间环境的传播媒介,易于识别和传播。

3.系统性

导视设计不是独立的单个空间环境的引导,而是对环境有系统性的规划和指引。导视设计的系统价值是导视设计的重要价值的所在,一方面体现出导视设计规划的复杂性与细致性,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导视设计的特殊性。

4.空间导视设计的功能性

导视设计引导目标位置,指示行进方向,使人辨别不同的区域,警示危险,示意公用设施的功能属性等,对于维护正常的公共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5.审美性

导视设计应该与空间有机融合,体现艺术感和审美性,能体现出建筑物本身的整体特色。导视系统有时候要跟建筑物的设计风格相一致给人美感而不是格格不入。空间导视设计的社会性:导视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于导视设计的接受程度,能否根据导视设计准确的找到所要的空间位置。同时,社会性还体现在对特殊情况下的疏散和引导,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空间导视设计的社会性:导视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于导视设计的接受程度,能否根据导视设计准确地找到所要的空间位置。同时,社会性还体现在对特殊情况下的疏散和引导,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空间导视设计的社会性:导视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于导视设计的接受程度,能否根据导视设计准确的找到所要的空间位置。同时,社会性还体现在对特殊情况下的疏散和引导,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空间导视设计的社会性:导视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于导视设计的接受程度,能否根据导视设计准确的找到所要的空间位置。同时,社会性还体现在对特殊情况下的疏散和引导,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导视设计的多元化形式探索

1.以人为本的形式

导视系统设计离不开对人、机、环境这个三角关系的深入探究,更离不开对人的情感关怀,导视系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要体现人文精神,更需要符合“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形式的表达有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可称为设计中的“以情动人”。

第二,通过对设计物功能的开发和挖掘,在日臻完善的功能中渗透人类伦理道德的优秀思想如平等、正直、关爱等,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让人感受到人道主义的关怀,可谓是设计中的“以义感人”。

第三,针对社会弱势群体,例如儿童、老年人以及残障者进行相对设计,分别从各自的日常生活特点、知识水平、身体发育状况方面的差异入手,注重设计的侧重点。

2.传承文化的形式

导视设计身处现代城市与传统景区,具备深刻的文化形态,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城市整体文化的个性以及文化变迁的形态。文化概念的形成,包含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与导视设计的主元素相契合,因此导视设计的文化传承形式可以建立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彰显城市独特的精神面貌,突出地域特色,将城市的“情感”与城市的“肢体”连接在一起,表达地域性的自我认同的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诉求。

导视设计传承文化的形式设计步骤如下:

第一,实地调研,了解城市历史背景并分析文化特征,分别从自然环境、人文精神、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找寻文化代表性图形、符号等。

第二,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确定导视设计所在地域是传统类或现代类,进行风格设定。例如,传统类可与传说神话、民间工艺等相融合,现代类可采用简约风格、表现主义风格等。

第三,导视设计元素符号提取,运用重构、象征、对比等艺术手法进行符号设计。

第四,案例设计,将以上步骤进行汇总,运用于图形、色彩以及字体等设计元素中。

3.接轨自然的形式

导视设计接轨自然的形式在国外已有案例,如1990年日本长崎举办旅游博览会,为美化市容,当地制作了以草莓、甜瓜、西瓜、橘子等形态的交通导视(图2);美国加利福尼亚的YosemiteFalls公交站,去往观看约塞米蒂瀑布的游人需乘车经过蜿蜒的山路到达,由于地理环境群山包围,此处所设立的公交站导视采用木质材料与石质材料搭配,与群山彼此呼应,给人焕然一新的公交站视觉感受。自然的环境,可通过特定的设计融合进行合理的再造,不但可使人们身临其境,也可使设计使用体验达到极致。

4.主题设定的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常会举行特大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等,这些活动可为城市的导视设计面貌提供有力素材。此类活动来源于生活与众人,并且特定事件的举行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特定情怀,也成为强化本土个性的关键。通过以事件为主题,从中提取素材与元素,作为导视设计的主要视觉语言,不但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也可补充众人心中的惦念之情。

5.融合科技的形式

当今数字化技术的背景下,可用于导视设计的有多媒体越来越广泛,如传感技术、投影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均为导视信息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手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导视信息可实现基于视觉感官辅助下的信息动态化、交互性、沉浸感等体验。无论何种方式的实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技术界面感受“寻找—发现—到达”的连贯性,这也是用户感兴趣的关键之一。

四、结语

导视设计是一种应用载体,其多元化的形式还可深入挖掘与探索,它所具有深刻的功能性、社会性、审美性,对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导视设计涉及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学、设计传播学等多个领域,可为软环境的审美艺术增添光彩。

猜你喜欢
社会性形式空间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空间是什么?
the Walking Dead
创享空间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