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效应

2019-11-29 08:47袁燕婷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5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发挥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效应,是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规律的必然趋势。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方面有着共通性与互补性,通过强化教育主体、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载体等途径促成二者的有效融合,使大学生接受先进、科学思想的熏陶,成长为肩负国家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国防教育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属于基本素质教育部分,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德育主阵地。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体现着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德育工作格局应重在形成教育合力,打造锻造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大熔炉”,构建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渗透、感知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贯通、线下教育与网上教育相呼应的立体化教育格局,实现协同育人效应。本文核心理念在于挖掘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共性教育元素,发挥协同育人的效应,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共建共享的有效结合。

一、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关联性

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上存在着共通性与互补性,彼此相互独立且相互联结,二者协同育人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先进、可靠,成长为肩负国家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政治思想上的觉悟,要求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德育的养成并非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育的化成,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正是基于此而应运而生。

(一)教育目的共通性。“学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可见,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实际是一种素质教育,与新时期高等教育目的相契合,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与诉求在于通过教育,厚植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理想信念,从而内化为品质与意志,促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同向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政治素质和高尚思想品质,引导大学生自觉把爱国情怀、报国热情内化为品行修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与爱国、报国热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发挥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目的具有共通性,都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二)教育内容互补性。从教育内容上看,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补性,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一方面,国防教育内容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价值,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育人元素。国防教育内容中的国防理论知识教育、军事技能教育以及行为养成教育等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元素和德育价值,对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素质养成体系具有导向作用,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国防教育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为大学生国防教育加注思想的力量,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国防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更为广泛式的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引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化渲染作用,使大学生在进行国防教育时更易于理解、学习和内化,激发大学生习得德技兼修。

可见,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内容中实现互融共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塑价值共识,能够构建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赢的局面,对培养新时代建设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可行性

国防教育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载体。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就必须探索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结合点与可行性。将国防教育融于高职院校“大思政”的德育工作格局之中,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推进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向与路径。

(一)强化教育主体

1.加强体系顶层设计。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高职院校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关联性与可行性,站在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进一步优化基础课程,提高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层面的顶层设计。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实际形势,将国防教育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优化思政课程体系,使国防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与践行的重要抓手,优化“三全育人”德育工作体系层面的顶层设计。

2.构建协同教育主体。高职院校要将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进行统合建设,搭建队伍交流互动的机制。着力配齐建强思政教育骨干力量队伍,重视军事理论课教师培养,让思政课与军事理论课教师、学生工作者、基层党支部和党务工作者成为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传道之人。”这将有助于国防教育融入学校管理服务各方面,形成全方位育人合力,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也才能真正落实在规划中、实践里。新生军训活动作为国防教育重要的平台,高职院校可选拔和培育复退军人、优秀学生作为军训教官,并建立自己院校的军训领导机制,加强管理与培育,使之制度化与规范化,巩固长期效果。

(二)整合教育资源

1.丰富理论教育。国防教育理论知识体系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而不断变化。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资源整合意识,结合国防实际和学情需要,对资源进行再加工与创造,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国防教育资源,如开展书记、院长“思政第一课”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堂教学中,有机援引最新国防资讯和一些经典战例,通过问题研讨式、项目驱动式、情景模拟法等多样方式增强课堂感染力,保持国防理论教育内容的生动性与时代感,从而形成符合校情、彰显国防理论教育特色的资源体系。

2.强化实践教育。高校应加强国防教育中军民融合的实践教育,不仅要改变传统授课模式,还应积极推动国防教育实践。国防实践教育活动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坚持“走出去”的真义在于丰富实践教育的学习形式,推动实践教育持续深入。高职院校要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国家公祭日和革命战争纪念日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大学生走入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国防实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现场教学,并将其常态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可以邀请校外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或是部队人员进校园举行国防与思政讲堂,让退伍复学优秀学子现身说法,从而实现国防理论教育的有效推广,发挥好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力量。

(三)创新教育方式

1.党、团、学生组织联动。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渗透、潜移默化的持续过程,发挥协同育人功能,要融入到校园文化和学生活动中。党、团、学生组织是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培养基”。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党、团、学生组织的优势,特别是充分发挥复退军人学生在校园文化、专业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可以组织素质拓展性课外活动,如定期举办军事与思政文化节,引导学生在校园里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唱国防红歌、演国防话剧等活动,以其独特的傳播方式改变了课堂授课内容覆盖范围的有限性,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覆盖范围,又能提升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持续性与渗透性。

2.军、校互动。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军队、军校的互动交流,尝试与军队、军校联合共建共享实践教育平台。可以实现国防教育基地与入学军训的国防教育对接,利用寒暑假的学业空档期设立冬令营、夏令营的方式到部队体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军营生活,这有利于保障国防教育效果的持续性。组织大学生走进军营基地,实地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和军事文化博物馆,感受军队发展,增强大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兴趣与认识;同时,组织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为军队、军校送去服务,力图建立学校与军队、军校联合互动的实践教育平台。

(四)丰富教育载体

1.建立“互联网+”教育阵地。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成为“网络原住民”。新媒体工具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与传播载体,有利于将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教育网站建设,利用红色网站、军事论坛等宣传国防法规、提供丰富资料、加强观念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隐含在国防知识中,通过图文、音像等更有趣的方式,对大学生提供全面、生动、多维的国防与思政动态信息,从而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全方位的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态势,增强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2.研发军事类网络游戏。研发军事类网络游戏,使其成为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载体,在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网络游戏已然成为大多数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高职院校应抓住网络游戏的模拟性高、竞技性强、趣味性强这些特点,研发军事类网络游戏,引导大学生在模拟实际战争情境中培养敢闯敢拼的竞技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但值得注意的是,军事类网络游戏的内容要切合我国国防实际,突出爱国主义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同时,应对游戏时间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大学生过度沉迷游戏,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国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作者简介:袁燕婷(1991- ),女,广东广州人,政治辅导员,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