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2019-11-29 01:50陈岑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陈岑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重视力度的增大,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方法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除旧革新。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在借鉴其他优秀文献的基础上,从多媒体教学、课堂提问、激励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应用多媒体助力学生识字识音

(一)把好书写姿势和结构关

在教学书写笔顺和姿势时,多媒体能够带来更为直观和生动的演示,让学生能更为轻松容易地领悟和掌握。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正确书写姿势的小视频,从拿笔的姿势到坐姿都会有详细地讲解,教师再适时点拨“头正、身直、臂开、肩平、足安”,并且要保持“三个一”,那就是眼睛跟书本要有一尺的距离,胸膛跟书桌要隔开一个拳头的距离,拿笔处跟笔尖要有一寸的距离。利用多媒体能够呈现出拼音或汉字书写的全部过程,在重要的笔画处可以设置醒目的颜色,要求学生仔细地观看动画,并且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要学生举出右手食指跟着笔顺动画进行书空,教师在一旁进行板书。这样一来,传统的板书教学与新兴的多媒体动画相结合,能够将抽象的起笔、行笔以及收笔的全过程进行详细而直观的示范,学生学习起来就变得更加容易和有趣,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模仿。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拼音字母或者汉字的书写都是需要按照正确的顺序来书写的,让他们看清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和间架结构,从而轻松有效地达到识字和写字教学的目的。

(二)设计闯关游戏

小学生对一切新鲜好玩的事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做一些小游戏最容易得到他们的欢迎和认可。而多媒体能够制作出色彩鲜明的画面、动态有声的视频以及科学智能的评分体系,在拼音学习的巩固和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不甘人后的好胜心理,借助多媒体设计一些闯关的小游戏,来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拼音。游戏的形式可以是采蘑菇、打地鼠、植物大战僵尸、小猫钓鱼、战士射击以及拖拽或者连线等。形式多样的游戏题,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大家都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上讲台来进行游戏闯关。同学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大大增加了,求知欲望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唤醒,课堂学习氛围变得异常活跃,学习效果也得到高质量的提升,学习能力也实现了大跨步的提高。

二、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性

日本著名教学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由此可见,提问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问也就是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巧妙地设计提问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设计怎样难度和广度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提问要分层设计

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提问也需要因材提问,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比如在教学《江南》这篇课文时,对于后进生可以提出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谁来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的?”对于大部分学习中等的学生可以提问:“鱼儿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书上为什么要用游而不用戏?”对于优秀生则要适当增加难度:“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分层来提问,可以顾及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提问要围绕重难点和学生兴趣点设计

提问只有设计在课文重点难点之处和学生的兴趣所在之处,方能体现提问的价值。例如,在教学《大还是小》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来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很大?又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当自己能照顾别人时,会觉得自己很大;当一些小事我们都还做不到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小。这种提问就是围绕课文的重难点来展开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结构,寓教于乐,提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问题。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愿望。

(三)提问后要及时合理地评价

提问和评价应当是同时进行的,只提问不评价,体现不出提问的价值,也达不到提问的真正目的。因而,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要引导同学们及时的给出合理的评价。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同学、老师或者学生自己。评价的内容也应当是多元化的,可以是评价学生的语言、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评价尽量多用鼓励性质的评价,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老师要大方地运用我们的语言和动作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老师也不能直接批评,而是先就他其他的表现进行肯定,然后再将问题重新进行讲解,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再委婉地鼓励他们再想一想,这样他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跟着老师的思路动脑改进,最终不断进步。

三、采取激励性策略点亮语文课堂

(一)用尊重来激励学生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經说过:“在人的所有的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小孩子跟成人一样,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当扮演好指导者和引领者这个角色,要求自己和学生都要尊重其他学生。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比如说,在提问时,教师可以说:“这位同学,请你来回答。”在回答完毕后,教师再亲切地说一声“请坐”。一个不起眼的“请”字却饱含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能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之情,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课堂教学氛围将会变得其乐融融,课堂教学效果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用赏识来成就学生

赏识教育也就是在课堂上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学习起来将会变得动力十足。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包括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考以及踊跃回答问题等,都是课堂表现好的具体形式,那么教师则要及时地进行肯定和赞扬,这便可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对于表现稍有欠缺的学生,教师则要旁敲侧击,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方式给学生进行提示,从侧面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这便是“雪中送炭”。相信每一个得到尊重和赏识的孩子,更能够感受到被肯定的快乐,也更能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这些学生将会拥有更多的自信和正能量去积极地面对学习,将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为健康茁壮地成长。因此,每一个语文教师多多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吧!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需要从基础着手,注重对学生的书写姿势的培养,注重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重视运用多媒体的各项优势进行趣味教学,重视用尊重和赏识来激励和成就学生。正如每一颗小树都会在用心地浇灌下长成参天大树,每一个小学生也会在语文老师的悉心培养和教育下成为栋梁之材,愿每一位语文老师以此共勉。

参考文献

[1]王数云.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9(15).

[2] 张艳丽.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J].文教资料,2017(23).

[3]吴琳芝.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方法[J].读写算(教研版),2013(21).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