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19-11-30 07:15孙自婷
现代企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

孙自婷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要素,企业日常运营及各项生产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广大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员工的主体地位,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广纳人才,并尊重人才,提高员工的待遇水平,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以此來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所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从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员工为核心科学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以人为本”概念

“以人为本”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观念,主张尊重人、理解人、解放人、依靠人、发展人,进而突出人才的重要性。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以人为本”表示在各项管理活动中,明确员工的核心地位,充分挖掘其潜能,激发员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员工的最大价值,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更大贡献,进而实现自身与企业的共同成长,达到双赢的目的。在“以人为本”理念中,强调企业管理的重点为人员管理,注重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培养其责任意识来约束自身行为,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在企业运营及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以人为本理念的运用是对传统管理观念的变革,也是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必要举措,必须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二、“以人为本”用于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提升国企知识生产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国有企业运用“以人为本”理念,通过站在员工角度考虑问题,对其生产需求及职业发展需求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去,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此一来,员工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及综合素质便能够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为企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并且,对于员工来讲,培训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其知识得到积累,在此过程中,其自身潜力也会得到充分挖掘,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提升企业知识生产力,实现员工价值的最大化。

2.树立员工主体意识。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在确保企业稳定运营及长远发展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仅仅依靠各项规章制度对员工采取硬性管理手段,则难以有效调动起工作积极性。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对员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重视,能够让其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明确自身与企业之间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树立员工的主体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以人为本理念的运用,可以强化员工的岗位职责意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对企业表现出较高的忠诚度,愿意通过自身努力与企业共同成长。

3.提升员工凝聚力。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是企业凝聚力的具体表现,而以人为本理念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渗透,能够显著提升员工凝聚力,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方面,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国有企业更加重视人才,在工作个生活上给予关心,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及合理要求,让其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在留住原有在岗人员的同时,能够吸引更多外来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员工能够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自身也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将会变得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表现出高涨的工作热情,激发了员工的使命感,主动关心企业的大小事务,进而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将会得到提升。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理念的作用,提高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可从人才招揽、员工管理、员工职业规划等方面,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应用。

1.以人为本在人才招揽中的应用。人才招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广泛吸纳、引进优秀人才,不断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一方面,国有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尊重人才,给予应聘者展现自我的机会,不应将学历和文凭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应对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工作经验、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考虑,提高面试考核的客观性及公平性,以此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对于特殊人才,企业可给出相应的优惠条件,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让应聘者感受到企业的诚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进而愿意选择留下与企业共同进退。对于在岗人员,可根据其岗位和职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如基层员工可根据企业经营效益适当提高薪酬水平,中层管理者在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获得与自身付出对等的回报,防止出现员工跳槽现象,以此来留住人才。

2.以人为本在员工管理中的应用。员工管理时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所在,国有企业在应用以人为本理念时,必须加强员工管理力度。第一,国企应构建完善的员工绩效体系,形成激励作用,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具体来讲,管理人员可采用期薪制薪酬制度,根据员工所参与的项目效益情况,给予其对应的薪酬提升和分红,也可以直接发放奖金;普通职工在正常发放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同时,还应根据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工作环境的不同、发放相应的津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第二,国有企业应优化员工考核约束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员工采取惩处措施,做到赏罚分明,对其行为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并帮助员工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感,防止其出现工作懈怠、责任心不强等问题。第三,对于技术型、操作型及管理型人才,国有企业应做到区别对待,建立合理的晋升标准,保证每类员工都能有机会得到晋升。以技术型员工为例,可根据技术开发及运用能力的不同对其进行考核,评判员工是否具备晋升的资格。

3.以人为本在员工职业规划中的应用。以人为本理念主张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所以,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时,应从员工角度出发,帮助其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首先,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可采取业绩比赛的方式,了解每位员工的职业能力,并根据工作需求和岗位特点将其分配到最为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其次,对于入职半年的员工,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培训,由工作能力突出、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指导,改善其不足之处,使员工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对其潜力的深度挖掘,促进员工职业能力的发展。再其次,国有企业可举办座谈会,邀请优秀企业家与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职业发展需求,在分享自己成功经验的同时,提供一些最新的行业信息,拓宽员工视野。员工自身需具备长远发展目光,在做好现阶段本质工作的同时,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及行业动向,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做出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不断朝之努力。

基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从行业中脱颖而出,占据有利竞争地位,就需要着眼于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在明确“以人为本”理念内涵及作用的前提下,将其加以有效利用,突出人才在现代企业中的价值。运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时,国有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发力,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仅仅围绕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