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层化趋势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问题研究

2019-11-30 21:30董倩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质量检测技术创新

摘 要:从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地、积极地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的监督以及管理,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去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以及所检测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才能够解决问题,进而才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的向前发展,促进建筑业的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监督;技术创新;全过程管理

一、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一席地位,随着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春天。质量检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受到传统建筑模式的影响,质量检测部门往往是依附于建筑工程企业存在或者政府为了监管目的而设立的,还没有出现专门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的企业,所以,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制度覆盖面积不广。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标准化研究,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企业决策、验收以及政府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建筑工程质量特征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指政府或建筑企业为了特定目的对建筑工程过程及其质量进行评估和研究。通过资料的查阅,总结出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合法性。国家颁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提供了法律依据。(2)公正性。相关利益者可以请求第三方检验机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对于相关利益者来说,具有公正性。(3)真实性。检测机构都是以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所以其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具有真实性。(4)准确性。检测机构都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对质量工程的质量进行准确的检测,对检测过程中涉及的原始凭证予以保留。(5)独特性。建筑工程质量檢测报告只是对某一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评估结果,由于不同建筑工程各自实际情况不同,故该份检测报告不能代表其他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结果,故其具有独特性。

三、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内容及对应方法

(一)外观检测

由于建筑工程的外观是工程整体的直观体现,因此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时,应着重对建筑外观进行检测。从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构造角度分析,外观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墙面坑洞及裂纹、结构疏松和混凝粗糙等,不同的质量问题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建筑工程中的漏洞。外观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尺寸度量和估算测量,尺寸度量是对建筑结构中的基础构件进行尺寸分析,如工程结构中支柱的直径以及支柱的高度、墙体侧面深入地下的深度等,尺寸的精确度量有效保证了建筑工程中外观施工的严谨性。估算测量主要是指对无法精确度量的部件进行估测,在保证工程部件的尺寸在尺寸浮动范围内的同时,也满足了建筑工程的外观设计需求。

(二)钢筋保护层的检测

工程建筑的稳固程度取决于结构的抗压强度即钢筋保护层的检测,因此做好工程的结构抗压强度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工程中钢筋的抗压强度检测主要分为静态抗压检测和动态抗压检测。静态抗压检测主要是指通过雷达或超声波对工程结构进行脉冲检测。通过对比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的脉冲波形,推断出结构部件的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检测的内容还包括共振测定和钻芯取样法。共振法是通过对工程构件施以适当振幅和频率的检测波,通过工程构件与检测波的共振程度判断结构的强度。钻芯取样则是通过对主体结构进行钻孔检测,达到直接对结构强度进行检测的目的。而由于工程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和不同检测手段中存在的不足,在实际的工程检测中,通常针对不同的结构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以保证工程结构抗压检测的准确性。

四、 主要保障措施

(一)建立监督小组

除了有效的检测手段,必要的监督工作也是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效果的有力手段。监督工作不同于具体的质量验收,有着一定的随机性,但是也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监督工作主要是保障检测工作能够真实地反映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情况,并且监督部门不仅要注意随机抽查实体建筑检测结果,还要对检测过程中造成对于建筑主体损害的检测手段及时地进行制止。监督检测的工作目的与具体的质量检测不同,监督工作的工作目的是利用简单科学的检测手段,全面的了解实体质量验收的具体效果。一般都需要监督部门成立专门的小组进行监督操作。对于现场不能处理的检测与分歧,要采用更为精确的方式和仪器进行检测。

(二)根据结构的形式抽样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

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通常情况下,面对庞大的待检对象,都是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测,而抽样检测的关键就是选取合理的抽样数量。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而言,要根据待检结构形式进行分类抽样。比如首先要按照结构类型分别对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进行抽样检测,对于每个结构中的检测又可以分为墙柱梁。

(三)根据检测物的容量选择合适的样本容量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时,要根据检测对象的容量来选择合适的样本容量,监督部门要根据具体标准来验证检测方式是否合理。通常情况下,检测的样本容量不能少于待检物总体容量的 10%。若是小于 10%,则不具备客观说服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建筑质量验收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改进,提高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效果,保证建筑能够安全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参考文献:

[1]江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管理实例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2]黄菊英.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0.

作者简介:董倩,女,河北保定人,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猜你喜欢
全过程管理质量检测技术创新
公路工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防范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的全过程管理
浅谈电子文件的全过程管理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企业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系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