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管持股、投资行为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思考

2019-11-30 00:40邱德君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6期
关键词:投资行为思考

摘 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行为,对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发展演化进程能发挥显著作用,且高层管理人员的实际持股数量比例越高,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实现水平就越低;投资行为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股份持有行为以及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发展演化进程之间存在着稳固的中介关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借助于对投资行为的实施,针对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实现水平施加影响作用。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持股份数量比例较高,其实施的投资行为较为优化条件下,其对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实现水平将会发挥显著抑制作用。文章将会围绕高管持股、投资行为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关键词:高管持股;投资行为;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思考

一、 引言

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事业进入新常态,虚拟经济形态与实体经济形态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渐突显。遵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释的相关精神,我国发展宏观国民经济事业,必须将侧重点放置在实体经济层面之上。虚拟经济形态是市场经济事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其最终目的在于针对实体经济形态发挥服务支持作用。最近若干年间,伴随着虚拟经济形态的持续发展,其总体规模已经超过实体经济形态,成为与实体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范畴。从微观性层面展开阐释分析,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逐渐将经济资源投入到金融行业领域,部分非金融企业开始启动建设金融业务平台,参与开展针对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以及保险公司等金融业务机构的投资活动。

二、 金融化的理论概述

遵照美国知名学者(爱泼斯坦,2007)阐释的观点,所谓“金融化”,通常指的是金融業务动机、金融业务市场、金融业务参与者,以及金融业务机构在国内运行环境,以及国际运行环境之中的存在地位逐渐提升变化趋势。爱泼斯坦通过开展数据收集和统计测算处理,不仅发现了金融化发展演化进程的巨大影响力,还揭示了金融化影响作用趋势的持续强化特点。爱泼斯坦针对同等时期背景下的金融机构利润增长趋势,以及非金融性企业的经济利润增长演化规律展开了统计学数据测算比较,直观揭示了企业金融化背景之下面对的利润驱动因素。

遵照学者(Thomas Palley,2009)阐释的观念,金融化的影响作用集中展示在如下几个具体方面:(1)改善提升金融业务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2)将经济收益逐渐从实体经济部门转移给金融业务部门;(3)加重不同类型经济主体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引致工人工资收入水平增长过程停滞。

三、 高管持股、投资行为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实证性研究

(一)研究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渠道

以2018`~2019年期间我国沪深两市中包含的非金融性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遵循如下筛选标准:(1)剔除具备经营状态异常问题的上市公司;(2)剔除隶属于金融行业领域的上市公司;(3)剔除隶属于房地产行业领域的上市公司;(4)针对具体遭遇的数据缺失问题,以及无法准确获取的数据样本展开针对性处理。

(二)变量选取

(1)因变量:金融化实现水平变量(Far变量)。

(2)自变量:高管持股变量(Shares变量)和投资行为变量(Inv变量)。

(3)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变量(InSize变量)、独立董事比例变量(Inr变量)、托宾Q变量(TobinQ变量)、资产负债率变量(Lev变量)。

(4)其他变量:营业收入增长率变量(Gro变量)。

(三)描述性统计结果分布

四、 结语

对于现代企业组织而言,伴随着高层管理人员所持股份数量比例逐渐提升,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发展历程将会逐渐遭受到显著抑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实施的投资行为越优化,企业的金融化实现水平就越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持股份数量比例越高,其实际完成的投资行为决策就越优质,投资行为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持股行为,以及企业金融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非完全性中介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博,郑登津,汤晓燕.高管持股变动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J].投资研究,2014(12).

作者简介:邱德君,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投资行为思考
社会资本、政治关系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我国证券投资者心理分析
我国证券投资者心理分析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融资结构对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城市文化环境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