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观察

2019-12-02 05:16马晓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总分团体障碍

马晓华

(辽宁省锦州市康宁医院 心理卫生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焦虑障碍是青少年精神疾病的一种,研究发现[1],青少年焦虑发病率达10%~20%,有些青少年病情会延至成年期,甚至引起自杀或进入精神病院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可以减轻青少年焦虑障碍,但是,由于从事人员不足,大多实施团队认知行为治疗(GCBT)。为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本次研究中,取68例患者分组实施不同治疗方式,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门诊接收的青少年焦虑症状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68例研究对象均符合DSM-IV诊断焦虑障碍[2]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年龄均在13~18岁,根据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估均高于23分,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了研究同意书,排除了发育障碍、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6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13~18岁,平均(16.2±0.8)岁;观察组男13例,女21例;年龄13~18岁,平均(15.9±1.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我院自拟调查问卷,对两组青少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根据SCARED焦虑症状量表中41个条目,对两组患者的分离性焦虑、躯体化、广泛性焦虑及学校恐惧、社交恐惧等因子进行统计,分为0~3级,以总分超出23分表示存在焦虑障碍,此量表可用于青少年焦虑症状临床评估。根据《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和《焦虑恐惧和恐怖认知行为集体治疗》对观察组青少年进行治疗,治疗内容有讲解焦虑障碍,使青少年学习认知行为治疗基本原理,学会自我呼吸、放松等方法,指导青少年学习识别负性自动思维,对有些青少年歪曲认知进行纠正,帮助青少年建立暴露的等级,重建青少年认知,帮助解决问题,通过支持系统网络的建立,帮助建立治疗的目标,避免青少年焦虑症状再次复发,治疗时所有教育指导都要根据手册操作。

1.3 观察指标:根据焦虑障碍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选择相同一组研究人员,观察组治疗总周期为8周,每周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 h,团体治疗每次一组选择8例青少年患者。对照组未接受正规治疗。经过8周治疗后,将对照组青少年患者并入观察组共同实施GCBT团体治疗。根据SCARED量表测试两组患者,通过数据统计核对,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ARED总分、广泛性焦虑、躯体化、社交焦虑、分离性焦虑因子等评分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SCARED各项评分(分,±s)

表1 对比两组SCARED各项评分(分,±s)

3 讨 论

临床医学发现CBT可以治疗青少年焦虑障碍,而GCBT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ARED总分、广泛性焦虑、躯体化、社交焦虑、分离性焦虑因子等评分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他人研究相符[4]。可见,经过GCBT治疗可以改善青少年患者的症状,降低CSARED总分、广泛性焦虑、躯体化、社交焦虑、分离性焦虑因子等评分。可见,青少年焦虑患者经过GCBT治疗可以改善焦虑障碍,经过3个月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青少年焦虑患者的症状。虽然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应用量表测量进行对比评估,并未评估临床医师的改善评估。而且本次研究中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也未实施学校的干预内容,也学校恐惧因子未见下降相关,表明以后相同研究中需要扩大研究样本数量,以此使治疗方案不断完善,在治疗方案中可以增加 学校恐惧评估与干预内容,以此改善青少年焦虑症状[5]。

综上,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青少年焦虑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总分团体障碍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跟踪导练(四)2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