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转移瘤的X线平片、CT及MRI诊断对比分析

2019-12-02 05: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平片脊椎医学影像

程 飞

(阜新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脊椎转移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根据多年来临床统计,其发病率在8%~10%,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然而,脊椎转移瘤不同于一般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对其的诊断较为复杂,因为其在转移后的类型或部位都难以掌握[1-2]。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X线平片、CT及MRI等医学影像检查被应用于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中,能够对脊椎转移瘤的确诊提供帮助,但三者的检出率各有不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选择与结合。本文就X线平片、CT及MRI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就研究结果简单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选取的8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脊椎转移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穿刺或术后切片检验确诊为脊椎转移瘤,且不存在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其中有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在26~72岁,平均年龄为(45.34±5.33)岁,原发肿瘤类型有肝癌19例,胃癌15例,肺癌13例,直肠癌12例,食管癌9例,前列腺癌7例及肾癌7例。患者主诉的症状为疼痛,且疼痛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夜间尤为严重。

1.2 方法:①X线平片检查中拍摄脊椎正位及侧位照片;②CT检查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Sensation64层螺旋CT扫描仪,全方位扫描患者的椎体及周围附件,参数设置:扫描厚层2.5~5 mm,层距设为5 mm;③MRI检查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symphony syngo 1.5MR超导磁共振仪,对矢状面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进行序列扫描。另外进行冠状面及横断面T1WI序列扫描,每位患者采集2~4次。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进行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组间差异若有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检查方法的脊椎转移瘤总检出率对比:X线平片、CT及MRI的脊椎转移瘤总检出率分别为52.44%、71.95%及93.90%,其中MRI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种(P<0.05)。

2.2 三种检查方法对不同部位转移瘤的检出率对比:就对不同椎体部位的检出率的比较显示,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种(P<0.05),详见表1。

表1 三种检查方法的不同部位检出率[n(%)]

2.3 三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类型转移瘤检出率:就对不同类型脊椎转移瘤的检出率的比较显示,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种(P<0.05),详见表2。

表2 三种检查方法的不同类型检出率[n(%)]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在逐渐恶化,罹患恶性肿瘤的患者人数正在呈现几何倍增长,部分患者在癌症进展后期会出现转移,而脊椎转移瘤就是其中较为多发的一类,大概占到恶性转移瘤的35%~40%。恶性肿瘤一旦出现转移,其诊断存在较大难度,由于其转移后的类型与部位并不确定,在脊椎转移瘤中,多数肿瘤经血液转移至胸椎与腰椎,少数肿瘤转移至颈椎或骶椎。恶性肿瘤中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及直肠癌等都可能出现脊椎转移,在病程进展后期,可能会累及椎体后部,甚至侵犯相近的椎弓根[3-4]。

在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中,通常需要依靠医学影像检查,常用的有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等,但三者的特点各不相同,所反映的检查影像也各不相同,在诊断中的参考性也有所不同。其中X线平片操作简单,且费用低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能够对骨质破坏进行较好的显示,但由于其在诊断中的敏感度较低,对于骨密度改变较低或相关软组织病变的诊断率较低,且由于椎骨及其周围可能存在结构重叠的情况,X线平片无法较为清晰的显示椎管内的情况[5]。CT检查相较于X线平片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病灶内部的信息,能够反映病变周围组织肿块的情况,但其也存在较大的缺点,CT的检查范围较小,只能围绕椎间盘进行扫描检查,无法扫描整个脊椎[6]。MRI是三者中检查范围最广、检查精度最高的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它通过核磁共振接收信号,并且利用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图像反映。由于MRI自身并不发射射线,而是接受人体的电磁信号,能够对静止与流动的物体进行辨别,检测到流动物体时信号较强,且相较于CT检查需要利用三维重建,MRI是直接在三维断面成像,所反映的图像相对原生。但MRI的操作较为复杂,价格相对昂贵,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接受,故一般只针对重症患者,且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能进行检查[7-8]。

本文研究中选取82例确诊为脊椎转移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取得以下结果,X线平片、CT及MRI的脊椎转移瘤总检出率分别为52.44%、71.95%及93.90%,其中MRI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种;就对不同椎体部位的检出率的比较显示,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种;就对不同类型脊椎转移瘤的检出率的比较显示,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种,数据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以上研究结果可以证明MRI在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中确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病情。

综上所述,通过对三种医学影像检查的结果对比,可见三种方法都对脊椎转移瘤存在一定的检出率,但MRI检出率较高,能够在病情发展的早期进行诊断,也可以在X线平片与CT检出异常时进行确诊,临床利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平片脊椎医学影像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睡姿不正确也可引起脊椎弯曲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首个3D打印人造脊椎成功植入
颈椎病病人应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