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2019-12-02 05: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我院冠心病饮食

邹 欣

(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大连 116033)

冠心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现出增高趋势,其不仅是一种常见病且在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且有着诸多并发症,而将积极、科学的护理措施应用于此类患者中可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进而也能使其生存质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1]。作为一类新型护理理念,优质护理不仅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还能维持其心理平衡,同时获得患者及其家庭的认同感[2]。本次研究将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措施进行管理且收到了卓越成效,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116例冠心病患者被选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冠心病;②患者对本研究享有知情权且自愿参加;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31∶27;年龄最小44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56.1±4.7)岁。对照组男女比例33∶25;年龄43岁,年龄最大75岁,平均年龄(55.3±5.5)岁。临床表现:所有纳入的患者的心前区、胸骨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心悸气短,全身冷汗,脸色苍白,心律加快等症状。两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性别、年龄)差异性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在患者刚入院时仔细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询问,评估其病情并对其用药禁忌进行掌握。让患者居住的病室保持安静并定时清洁,同时对室内的温、湿度也要严格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其进食,并定期为其翻身以预防压疮,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对其口腔和皮肤进行护理。另外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脉搏、体温、呼吸)等指标进行监测,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要及时处理。

1.2.2 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对其病情发展造成直接影响,考虑到此类患者常常具有焦虑、惊恐、紧张等不良情绪,对其病情的康复极为不利。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的与患者交流来了解其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为其讲解医院的规章制度并积极鼓励患者,通过向其讲解成功的例子来增强患者的信心进而将其不良情绪消除,这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以及症状的缓解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3 健康教育:仔细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冠心病的知识及相关治疗措施,同时发放图文并茂的冠心病宣传手册,并定期开展关于该病的预防、治疗的讲座,帮助患者正确认知该病。

1.2.4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建立科学健康的食谱,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状况,对于富含纤维素、维生素、蛋白的食物要多加食用。同时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应劝诫其戒烟限酒,同时告知患者对于辛辣食物也要予以节制,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

1.2.5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适量且适宜的运动活动(如散步、打太极),为其选择最佳的训练时间来科学的完成康复训练计划。在刚进行康复训练时应让患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动作要由简到繁,运动量要由少到多,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意外发生。

1.2.6 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应再次指导患者出院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在出院后也要控制自己的饮食并严格遵医嘱服药,同时让患者定期去医院复查,对于突发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另外,护理人员应组织人员定期电话随访患者的康复情况。

1.3 观察及评价标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以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价,总共生理功能、饮食控制、自我监测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及满意度(量表由我院自制)进行观察和评价。其中生存质量评分越高相应的其生存质量也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分析数据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其中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和计量资料(t值检验)分别以[n(%)]和(±s)对其进行描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检验水准α被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比较:通过对其生存质量比较发现,观察组在生理功能、饮食控制、自我监测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均明显比对照组优秀,其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

2.2 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有56例(96.55%)患者对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而对照组仅有44例(75.86%)对护理工作满意,其差异性显著(P<0.05)。

3 讨 论

人体冠状动脉呈现出粥样硬化的现象后就会使其血管管腔变窄甚至阻塞,这种现象在临床上被称之为冠心病[3]。该病在临床上主要特征为心悸、胸闷、发热、呕吐、乏力、盗汗等,如不经过科学的治疗可降低其生命治疗甚至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危害[4]。

人们的健康意识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完善而日益提高,而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不仅能从心理上让患者克服恐惧,而且为其制定科学的计划来将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也能得到不断地提高。这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提高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在生理功能、饮食控制、自我监测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均明显比对照组优秀,其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有56例(96.55%)患者对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而对照组仅有44例(75.86%)对护理工作满意,其差异性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的措施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中可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的同时还可将其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我院冠心病饮食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春节饮食有“三要”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