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9-12-02 05:16张文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功能病房

张文晶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在临床常见肝脏疾病中,慢性乙型肝炎较为常见。若对该病不及时治疗,乙型肝炎病毒会损伤肝脏引发肝细胞坏死情况,并导致黄疸、腹水等肝功能衰竭情况的发生[1]。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症状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与凝血功能障碍,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2]。针对该病除了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需要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今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32例,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该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32例,患者经2012年版《肝衰竭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得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心肾器官严重疾病患者、免疫功能障碍、存在精神病史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9例,女7例,年龄为22~49岁,平均年龄为(35.9±4.3)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4.1±0.4)年;对照组男10例,女6例,年龄为21~49岁,平均年龄为(36.1±4.5)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4.1±0.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监测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常规讲解疾病知识、置管补液操作以及医嘱内容上的其他护理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患者患病后,不仅会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还需要负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亲切交流与热情沟通,深入病室,随时了解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观察患者的心理波动并积极采用放松疗法、刺激控制法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保证患者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此外,护理人员需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该病的治疗成功病例,消除患者内心疑惑。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给予饮食指导,嘱咐患者食用蛋白、维生素含量高的易消化食物,要求患者少食多餐,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随时调整,鼓励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告诫患者勿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严禁患者吸烟喝酒。若患者无法口服,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③运动护理:护理人员要按照患者病情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与作息时间表,确保患者能够有充足的睡眠。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鼓励患者多散步、打太极拳,多陪伴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状态指导患者的运动量,告诫患者切莫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④用药护理:护理人员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禁忌证。在用药前需要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生化指标且在用药时观察患者的各指标变化。用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告知该药的禁忌证、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及相关注意事项,讲解错误服药的后果,严禁患者擅自增减药量或私自停药,如果患者在服药时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及时处理。⑤病房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病房布置、相关医护人员与同病房病友,消除患者的孤独感与陌生感。要为患者提供舒适、干燥、清洁、通风的病房,保证病房温湿度适宜,定时打开窗帘让患者接受光照。要保证病房安静舒适,定期更换床单被褥,护理操作时要做到动作轻缓,以防打扰患者休息。在病房布置植物,设置杂志、小说等书籍,提高患者的温馨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⑥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时给予详细的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家属多鼓励与关心患者。告诉患者家属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请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或者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护理人员应定期做好电话随访或家访。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是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等。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具有较多的诱发因素。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肝细胞大规模坏死,患者肝脏解毒、代谢、分泌、防御免疫及生物转化等功能受损,出现黄疸、凝血障碍、腹水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难度[4]。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具有起病较急、治疗时间长的特点,患者在治疗期间难免出现消极情绪,因失去治疗信心而中止治疗,不仅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而且最终还会导致疾病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具有必要性。过去针对该病常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该模式给予患者被动护理,难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5]。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是现代医学护理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它充分贯彻了人本主义,提倡为患者提供主动护理,满足患者的身心多方面需求,提高患者预后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通过对患者提供饮食、心理、运动、病房、用药、出院指导等多种护理干预,能够防止患者受到负面心理的影响,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综合护理干预照顾到患者的心理需求,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高,积极配合临床操作,极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为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肝功能病房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