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9-12-02 05: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胃炎护理人员效率

武 林

(东港市中心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慢性胃炎具有较高发病率,属于临床最为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病程相对较长,治疗期间容易引起负面情绪,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学者指出,在老年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同步给予其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快速康复[1-2]。在本研究中,笔者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临床治疗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56例作为分析对象,旨在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分析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临床治疗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其样本抽选量为56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腹胀不适等症状,经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后被确诊为慢性胃炎,且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研究具体情况均知情同意。另外,对于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重大疾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心理障碍以及不配合医疗工作的患者均予以排除。按照临床护理方案实施的不同,将上述56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中16例男性,12例女性;其年龄在59~72岁,平均年龄为(64.48±1.27)岁;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为(6.59±2.14)年。观察组中17例男性,11例女性;其年龄在62~75岁,平均年龄为(65.19±1.38)岁;病程在3~12年,平均病程为(6.74±2.81)年。将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对比统计,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案: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及整体护理干预,其中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讲解疾病治疗相关注意事项、胃黏膜保护、胃酸抑制以及营养支持等,而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包括:①建立护患信任: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交谈,热情为其介绍主治医师、医院服务设施等情况,并提前了解患者病情,为其提供相应的就诊指导,给患者留下亲切、热情的好印象,快速建立其和谐的护患信任关系。此外,充分了解患者饮食、生活习惯以及个人自身特点,以便于后续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②疾病知识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慢性胃炎病因、疾病症状、发病特点等疾病知识,并使其充分认识到调整饮食结构、培养科学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同时,护理人员也可以指导患者家属掌握相应的慢性胃炎急救、应急技巧,提升家庭护理能力,以保证患者疾病发作时能够及时得到科学救治。③心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胃炎疾病患者而言,由于该疾病常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进程相对缓慢,因此,在其治疗、康复过程中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增强对患者情绪状态的监测,患者返院复诊或来院拿药时,护理人员可亲切询问患者病情变化,鼓励其时刻保持积极饱满的状态迎接治疗。此外,也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排遣不良情绪。④用药指导:在患者用药治疗前,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目的、药物疗效、用药期间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提升患者对于用药治疗的依从性,从而督促其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由于慢性胃炎病程相对较差,故而在其治疗期间应当避免频繁更换药物,通常情况下,患者需长期且大量服用抗炎药物,为减少非甾体类抗药物对患者胃黏膜的损伤情况,应叮嘱患者切不可空腹用药。⑤饮食指导:纠正并调整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指导患者坚持少时多餐或定时定量的进餐原则,叮嘱其禁烟禁酒,不食用油腻、辛辣、烧烤、冷冻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多摄入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新鲜水果蔬菜,帮助患者缓解消化系统负担,预防便秘情况的出现。⑥生活干预:鼓励患者多参加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跳广场舞等,使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患者运动时间以40 min左右为宜,运动前必须进行热身,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叮嘱患者保证充足睡眠,形成规律的生活作息。此外,由于老年患者通常缺乏一定的社会存在感,因此,为了消除患者孤独寂寞心理,护理人员也应叮嘱患者家属增强对患者的陪伴,为患者带来家庭支持,从而使得患者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1.3 观察指标:分别采用ADL量表及SF-36量表评价工具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情况,设置其评分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其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越好[3]。

1.4 疗效评估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率,以评价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患者生命体征有所改善,且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其炎症降低50%以上,为有效;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炎症完全消失,为显效。总有效率=1-无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ADL评分、SF-36评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治疗效率(无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SF-36评分对比:与护理前相比,两组ADL评分、SF-36评分均显著提升;与同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SF-36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SF-36评分对比(分,±s)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96.43%<78.57%),且χ2=4.0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慢性胃炎主要由机体胃黏膜发生慢性炎性反应而引发的消化道疾病,该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且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逐渐提升而逐渐升高。老年群体属于慢性胃炎的高发人群,价值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明显减退,因而病情易反复发作。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外,可以通过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效率[4-5]。具体来说,整体护理是依照患者生理、心理情况而制定一系列干措施的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干预的单一性、单调性相比,整体护理具有更系统化、更全面性的应用优势。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快速与患者建立起护患信任,有助于后续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位患者讲解慢性胃炎的相关疾病知识,提升患者对于自身疾病情况的知晓程度,则能够提升患者对于医疗工作的依从、配合程度;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纾解负面情绪,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疾病观,能够保证患者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治。此外,叮嘱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一方面即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更有利于促进其疾病快速康复。而实施生活护理、运动感与,则能够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运动习惯,改善胃炎症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总而言之,与常规护理相比,整体护理能够照顾到患者疾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运用与老年慢性胃炎护理工作中行之有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同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临床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与上述理论相符,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在老年慢性胃炎护理工作中运用整体护理,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更能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效率,价值显著,该护理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用。

猜你喜欢
胃炎护理人员效率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