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2019-12-02 05:16陆文玉徐晓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营养液乙组甲组

陆文玉 徐晓晖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临床中,食管癌属于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40岁以上人群多发,且男性居多。食管癌发病后,会发生进行性的咽下困难,随病情进展,患者甚至无法咽下水和唾液[1]。食管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因术前患者营养摄入不足以及肿瘤消耗等导致营养不良,再加上术后高分解以及术后禁食使营养不良加重,致使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延迟切口愈合、切口感染[2]。因此对于食管癌手术患者来说,要在术后实施营养支持,促进其恢复。本文旨在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手术的食管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乙组(21例)、甲组(21例)。甲组中男性是15例,女性是6例;其年龄在39~80岁,平均年龄(62.12±3.25)岁;体质量在42~72 kg,平均体质量(50.11±1.25)kg;13例患者是食管下段癌、8例患者是食管中段癌。乙组中男性是14例,女性是7例;其年龄在40~79岁,平均年龄(62.19±3.30)岁;体质量在41~71 kg,平均体质量(50.17±1.30)kg;14例患者是食管下段癌、7例患者是食管中段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乙组采用一般护理:关注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情况,如果患者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时,要立即上报给医师并及时处理。空肠造口营养管使用过程中营养管要妥善固定,给予营养液前对管路要进行冲洗,滴注营养液后也要对管路进行冲洗,保证管路清洁,且营养液要现配现用。在此基础上甲组加综合护理,具体见下。

1.2.肠内营养液护理:营养液输注前,通过加温器提高营养液温度,确保在38~40 ℃,防止温度过低刺激肠道,致使肠蠕动亢进,而导致腹泻或痉挛性腹痛。营养液滴注中患者半卧位,抬高床头35°,防止反流和误吸。

1.2.2 管路护理:妥善固定空肠造口营养管,避免脱落。给予烦躁不安者以相应约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观察患者导管穿出皮肤处的标识变化,避免移位。开始输注时要稍微放慢输注速度,如没有不良反应后逐渐增加输注速度,输注速度低于125 mL/h。营养液输注前经温开水冲洗营养管,防止导管堵塞,定期更换滴管。输注中观察不良反应,调整营养液输注速度,腹胀、恶心呕吐、腹泻者遵医嘱给予肠道消炎药,情况好转后再输注营养液,告知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以及必要性。

1.2.3 不良反应护理: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减退且蠕动减慢,且营养液的输注过多或者过快,导致腹胀。按患者耐受调整输注速度,经输液泵匀速输营养液,告知患者要早期进行床上活动或床下活动,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肢体康复锻炼计划,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给予疼痛者心理护理,经转移注意力法缓解疼痛,疼痛严重者给予镇痛药物。腹泻者是因营养液输注量的递增过大,或由于营养液的温度过低和营养液污染,保证无菌操作,保证营养液温度。

1.2.4 患者口腔护理:嘱患者刷牙前经生理盐水漱口,并定期漱口,避免细菌向肠道滋生。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的术后恢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体质量)、不良反应(腹痛、呕吐、腹泻、恶心)。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由(±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由(%)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术后恢复指标:甲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t=14.952,P=0.000)。甲组患者的排便时间短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t=9.930,P=0.000)。甲组患者的排气时间短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t=23.160,P=0.000)。甲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t=9.430,P=0.000)。见表1。

2.2 比较术后营养指标:甲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t=2.245,P=0.030)。甲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水平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t=2.649,P=0.012)。甲组患者的体质量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t=3.530,P=0.001)。见表2。

2.3 比较不良反应: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χ2=4.286,P=0.038)。见表3。

表1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s)

表2 比较两组术后营养指标(±s)

表2 比较两组术后营养指标(±s)

表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n(%)]

3 讨 论

对于食管癌患者来说,其病死率比较高。由于食管癌患者存在进食障碍,导致其术前已营养不良,再加上手术创伤,如果术后不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就会导致营养状况越来越差[3-4]。本次研究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甲组患者综合护理,包括营养液护理、管路护理、不良反应护理以及口腔护理等,结果表明甲组的术后恢复快、营养状态好、不良反应少。原因可能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道产生刺激等存在一定关系,营养物质对肠道内分泌系统存在激活作用,利于肠道激素合成与释放,增加消化器官的血流,促进胃肠功能以及免疫力等恢复[5-6]。

总之,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术后肠内营养的有效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改善营养指标,并且可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营养液乙组甲组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不同营养液对香榧幼苗生长的影响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食用菌追肥谨记“两适两要”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