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规划的研究

2019-12-02 05:16高玉强战淑慧马晓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效能研究生

高玉强 李 媛 战淑慧 马晓莹 马 欢 杨 燕 刘 霞

(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 青岛 266011)

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实行并轨规范化培训增加了其完成学业的难度,其既面临着临床要做好,做不好要延长期限或不能毕业,同时其也面临着收入不能满足自身消费需求,就业困难、就业期望值过高等很多现实的问题。从而导致部分研究生发生了心理偏差,缺乏远期目光,集中于简单的横向比较和既得利益,导致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能安心、踏实地完成学业[1]。从国家开始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到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这段时间,许多医学生基本不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本内容、要求趋势以及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缺乏规划。而若研究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强化其职业精神教育及心理健康,会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价值取向扭曲、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淡漠等问题,导致进入临床工作之后的医务人员存在职业定位偏差、职业责任感缺失和人文关怀缺乏等问题[2]。因此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引导他们制定自身的职业规划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青岛市市立医院45例(男20例,女25例)临床医学并轨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焦虑与抑郁量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研究对象的焦虑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抑郁状态。SAS与SDS均为20个条目。其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分为存在焦虑或抑郁。50~60者为轻度,61~70者是中度,>70分为重度。

1.2.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采用我国常用的彭永新等[3]2001年修订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中文版。该量表共有39个项目,采用5级计分法,总分低于122则表明职业决策比较困难,122~145分表明职业决策有些困难,146~168分表明职业决策有点困难,高于168分表明职业决策几乎没有困难[4]。

1.2.3 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对照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干预组研究生除了正常临床带教外,需系统讲解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的内容、安排,使其对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心中有数;通过心理学座谈会、职业规划指导座谈会,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员间的交流协作;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规划指导。

1.2.4 观察指标:3个月后,采用SAS、SDS、CDMSE评价研究对象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和职业决策情况。

1.3 统计分析:使用SPSS 16.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

2.2 对比两组干预前及3个月后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情况评分:干预前,两组的焦虑、抑郁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情况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情况评分与干预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医学研究生焦虑、抑郁评分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均分较高,本研究的结果焦虑发生率略高于国内水平,抑郁发生率在此范围内。主要是由于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是近几年实施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对于住陪政策不了解、不理解、不适应,使临床医学研究生存在排斥、紧张情绪。同时,就业压力和竞争;学习压力大;医患矛盾等问题使医学生面临更多应激源和心理问题;而医患冲突事件导致学生对未来职业充满焦虑、恐惧。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医学生需要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更好的心理素养。这些外界因素都会造成学生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本文结果也说明青岛市市立医院研究生焦虑的发生率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本文结果表明,对干预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后,该组学生的焦虑发生率、抑郁评分都出现降低,给予干预组个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后,可理顺学生心中的不解,排解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使他们对医学行业重燃希望,重新热爱这个职业后,他们心中更增加了对所学专业的笃定,从而也降低了其焦虑、抑郁评分。

本文结果表明,干预前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在135.6分左右,根据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评判标准,处于有些困难的水平,说明医学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偏低。医学研究生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对自身发展没有明确设计的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除个体特征原因外,可能与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量大、考试要求严格、学习压力大、压力无法及时排解等有关。在干预组给予职业规划指导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升至160.4分,有明显提升。本研究显示,医学研究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而相关分析提示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与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心理问题会对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导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信心明显降低,最终导致大学生在职业决策的时候非常困难[5]。

表1 对比两组干预前及3个月后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情况评分(分,±s)

表1 对比两组干预前及3个月后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情况评分(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P<0.05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临床医学的研究生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应当不断加大,如加强资源配置、师资配备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医学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并将在职培训和职前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后续化解医患矛盾提供保障,为维护良好医患关系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促进临床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发展的同事也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应克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教育,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偏低,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对自身发展没有明确设计的现象。需针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的学生,给予正确的职业规划指导以及择业观教育,提供多方面就业信息渠道的同时,对他们因择业困难而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积极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及时干预,以缓解其就业压力。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研究生阶段焦虑和抑郁评分较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评分属于有些困难水平,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规划指导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明确其职业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效能研究生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基于食品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实践研究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