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行进在从示范走向商业化途中

2019-12-02 06:29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19年10期
关键词:商业化行动计划储能

文 本刊记者 陈向国

能源结构转型、能源革命的推进、低碳绿色能源的大面积应用都离不开储能。“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价值。从2008年以来,在开放的市场环境和适当的政策支持下,全球储能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形势更加喜人,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方面积极寻求突破,旨在实现从示范推广向商业化应用的过渡。”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说。

发展状况

我国储能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正如杨裕生院士所言,“实现从示范推广向商业化应用的过渡”。《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第8卷第5期对此做了如下报道“中国的分布式储能以海岛和微网项目为开端,依托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工商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以工业峰谷电价差普遍在0.7元左右的江苏、广东等经济条件好、优质客户较多的区域为主,项目普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投资回收期通常在7年以上。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南都电源、中天科技、科陆电子等储能系统供应商,为用户提供从产品供应到运维的一揽子服务。从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在各个环节没有更细化和专业的市场分工,同时社会资本也很难参与。从收益流来看,在分布式储能领域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工商业储能项目,主要通过峰谷价差套利获得收益,且电价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高,潜在收益如容量电费削减和需求响应收入等,还存在应用价值难以核算、基准线设置不合理等各种问题。

政府重视:“行动计划”出炉

着眼能源产业全局和长远发展需求,2017年,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2019年7月,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2019~2020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出台,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健康发展,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和智能制造升级,包括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加大储能项目研发实验验证力度;继续推动储能产业智能升级和储能装备的首台(套)应用推广;提升储能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要完善落实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推动配套政策落地;规范电网侧储能发展;建立储能项目备案制。在具体措施方面,行动计划用了三个“推进”,抽水蓄能被放在了第一位,推进抽水蓄能发展,调整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并探索研究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省份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工作基础上,根据各省实际情况,完成新疆、山东等省份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调整,明确2025水平年抽水蓄能规划调整推荐站点。组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福建省发展改革委针对福建浮鹰岛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开展示范技术、建设条件、配套政策、业主选择等研究工作,提出具体工作方案,争取资金和价格等有关政策支持,为示范项目启动创造条件。”储能项目示范和应用也在“推进”之列。第三个“推进”是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化应用。开展充电设施与电网互动研究。组织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等相关方面开展充电设施与电网互动等课题研究,2020年研究开展试点示范等相关工作。完善储能相关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停车充电一体化建设,促进能源交通融合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化应用奠定基础。“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快推进储能标准化,建立储能标准化协调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储能标准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产业要发展,离不开商业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产业难以发展。目前储能产业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之中。《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以分布式储能为例,介绍了储能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据悉,现在储能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

其一,储能服务。即将储能作为一种服务而非产品提供给用户,这一理念已经愈来愈获得业界的认同。尽管与直接销售产品相比,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说更为复杂,但用户的接受度较高,使得在这一理念下呈现出的解决方案拥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具体体现在:一是资产的长期所有会导致资产搁浅和资金占用。用户对于电池寿命,以及其投资能否在寿命期内转化为收益通常无法有效判断,更希望看到价值产生之后再付出成本。因此用户更愿意采购服务,而非拥有资产。二是当市场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服务解决方案比单纯的产品供应能够提供更大的灵活度。三是用户通过与一个服务供应商签订合同,就能获得系统设计,管理与运维等“一站式”服务,对用户来说操作简单,容易接受。四是新技术持续不断地在市场中更新迭代,成本也在持续下降,用户会陷入到“等待产品更便宜”的恶性循环中。而提供灵活的“储能服务”则能有效规避这些问题。

其二,共享。电池的本身特性决定了其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将共享理论赋予电池运行是为了增加盈利性,为不同的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分摊成本的投入。本质上就是在考虑循环次数和日历寿命的同时,适度增加运行小时数。

其三,聚合。由于分布式储能具有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多点聚合成为分布式储能发展的趋势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储能以及其他资源整合起来提供更多服务,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和管控成为关键。为此,一个新的市场角色——资源聚合商日益在储能市场中活跃起来。通常,资源聚合商需要具备三项能力:一是将大量分布式发电商和电力用户集合起来;二是与灵活资源服务采购者签订合同并执行;三是提供聚合资源的软件平台,以控制硬件响应灵活资源服务指令的调用。资源聚合商的优势是能够为电网、用户以及储能资产所有者提供额外的收益与服务,其提供的服务正日益受到电网公司等采购方的认可。

该怎么做?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要分阶段实现储能产业发展从示范推广到商业化初期再到全面商业化的转变。“‘十三五’期间,重点实现主要储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一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项目,做好标准和制度体系的基础搭建,推动储能商业化初期目标实现;‘十四五’期间,储能项目得到广泛应用,储能产业体系健全完善,助力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基于电力与能源市场形成多种储能商业模式,形成国际国内主流业务市场的全覆盖,实现储能产业全面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杨裕生院士说。

猜你喜欢
商业化行动计划储能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