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解读

2019-12-02 05:14
关键词:王进喜会战铁人

20世紀60年代初以来,大庆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大庆精神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概括地说,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1960年年初,中共中央批转了石油部党组关于组织松辽石油会战的报告,一场气壮山河的勘探开发大庆油田的大会战打响了。在这场会战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职工、解放军转业官兵、石油地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石油院校师生会集到茫茫松嫩平原。当时石油会战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相当恶劣,但会战队伍在石油部党组和会战工委的领导下,发扬革命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一举拿下了大油田,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王进喜知难而上,奋勇当先,艰苦创业,成为石油战线的英雄“铁人”。“铁人”称谓是王进喜独有的标识;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和人格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结晶和生动体现。铁人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1964年1月2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4月1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位置全文发表了新华社记者袁木、范荣康采写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并配发“编后话”指出,大庆精神,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大庆人,是特种材料制成的人,就是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人。这种精神、这种人,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从“铁人”王进喜,到王、马、段、薛、朱“五面红旗”,再到百名标兵,大庆荒原上的“面面红旗”正是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勇担使命的巨大勇气,不惧艰苦、迎难而上,汇聚起“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磅礴力量,仅用3年时间就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使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也正是秉持共产党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高产再稳产”,再到“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几代“铁人”肩负使命,接续奋斗,最终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自主开发大油田的道路,构建了规模宏大的石油石化产业,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城,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猜你喜欢
王进喜会战铁人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海上铁人郝振山
铁人王进喜(节选)
王进喜:一条铁的家规
库尔斯克会战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CHINESE ID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