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文化认知度和接受度的调查分析

2019-12-02 11:45农福慧李垚甘宇安苏洁丽韦舒文梁坚强伍冠一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认知度

农福慧 李垚 甘宇安 苏洁丽 韦舒文 梁坚强 伍冠一

【摘 要】 目的:调查广西居民对壮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文献数据库查阅有关壮医药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及学术成果等相关内容,设计问卷,采用线上和线下纸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应用SPSS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有73.8%的人认同壮医药文化是具有科学性的,94%的人对壮医药的了解甚少,但仅有2.64%的人经常使用壮医药治疗。结论:当今,壮医药文化认同感高,但是文化认知度低和使用率低。需要紧跟与改进壮医药发展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壮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关键词】 壮医药文化;认知度;接受度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6-0123-05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ognition and acceptance of Zhuang medical culture among Guangxi residents. Methods The historical cultur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Zhuang medicine were obtained from some databases such as CNKI (www.cnki.com), VIP database (www.cqvip.com) and Wan Fang database (www.wanfangfata.com). Questionnaires were designed and used for online and offline survey. The data was described and analyzed by SPSS and Excel software. Results: 73.8% of people agreed with the scientificity of Zhuang medical culture. 94% of people known little about medicine of Zhuang. Only 2.64% of people used Zhuang medicine for treatment frequently. Conclusion Nowadays, the Zhuang medical culture has a high sense of identity, but its cognition and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Therefore, its necessary to follow closely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policy of Zhuang medicine, and the cognition and acceptance of Zhuang medical culture should be increased by some effectual measures.

Keywords:Zhuang Medical Culture; Cognition; Acceptance

我國壮族人民群众主要聚居在中国南部的亚热带地区,这一地区气候潮湿炎热、山高树密、瘴气弥漫,因此,壮族先民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应环境气候的特色医药理论与疗法,用来防病治病—壮医药。壮医药是一种壮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相处以及疾病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并形成的独特的医药文化体系。随之产生的壮医药文化也是壮医药与壮族聚居地区各种文化交融、结合、渗透形成的产物[1]。更重要的,壮医药不仅是我国的特色民族医药之一,也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壮族人民实践总结出的智慧成果。在壮族地区,有史记载以来,壮族人民群众都是通过壮医药来维护健康与防病治病。因此,研究与推广壮医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近年来,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大力扶持壮医药事业的发展,发布了《“健康广西2030”规划》等文件,提出要加强壮医药服务体系,推进壮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推广壮医药的工作势在必行[2]。壮医药认知度及接受程度可以反映社会群体对壮医药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运用情况,分析其发展优势及劣势,从而制定更好的方案推广壮医药文化。本次研究拟从壮医药文化认知度和接受度两个角度展开调查,了解壮医药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为研究壮医药及壮医药发展以及推广提供依据与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线上电子问卷和线下纸质问卷对广西地区居民展开关于壮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调查。

1.2 问卷结构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文献数据库查阅有关壮医药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及学术成果等相关内容,经过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学院壮医学专业温海成老师审阅,制定关于壮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反映了被调查者的民族、年龄、性别等共6个条目,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不同层次的人对于壮医药文化理解和观点。第二模块是被调查者对壮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的调查,包括了解情况和态度、使用情况、治疗经历等共10个条目,从中反映壮医药文化的使用现状。第三模块是被调查者对壮医药文化的发展建议,共5个条目。

1.3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450份,其中有效问卷417份,有效率为92.67%。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 SPSS以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和逻辑分析,将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数据及时录入软件并保存,应用频数和百分比来描述定性资料。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417例被调查者的家乡、民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等基本信息分布见表1。

2.2 认知度和接受程度 从数据结果来看,被调查者对壮医药文化的了解甚少,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有使用壮医药治疗的经历,但不常用。此外,有73.86%被调查者对壮医药文化持可信的态度,并支持其发展和传承。具体结果见表2。

2.3 发展建议 分别从制约因素、提高方式、了解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被调查者对壮医药的发展建议,结果见表3。

3 讨论

3.1 壮医药文化认知度低 从基本信息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中,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不太认识和了解壮医药文化,就连壮族人对于壮医药的了解也较少。与蒙医药、藏医药等其他少数民族医药体系相比,当地人们对壮医药的认知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少数民族医药。

3.1.1 中青年对壮医药文化认知度低 有87.77%的被调查者是壮族人民,处于15~35岁年龄段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5%,处于36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从数据上看,尽管调查对象在各年龄段分布不是很均衡,但覆盖面比较广,能够大致代表社会群体对壮医药文化的了解情况。调查对象涵盖学生、医生、教师、退休职工以及其他各个职业和不同层面的社会群体,虽然学生所占的比例略大,但学生是较为特殊的群体,在通向其他职业的过程中起重要衔接的作用,所以学生更是当代青年的代表者。但是从调查结果发现中青年并不熟悉与了解壮医药文化,现状令人担忧。

3.1.2 文化水平高并不代表壮医药文化认知度高 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看,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的被调查者有33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0.82%。一般来说文化知识水平越高的人接触和了解的事物应是更多的,本科以上文化水平人员的视野应是更广阔的,更容易接触和了解壮医药文化知识。但是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大学水平的调查调查对壮医认知有限。

3.1.3 从事医药专业也对壮医药文化认知度低 从调查对象的专业来看,在被调查者中从事与医药类有关的专业或者职业有30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2.6%,从事医药专业有关人数大约是无关者人数的三倍。壮医药文化是祖国医学的其中之一,从事医药专业的人应更可能接触壮医药和了解壮医药才是。但在对壮医药、壮药了解、认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解壮医药文化的人仅占总人数的6%。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调查对象是高学历的、从事与医药有关的职业的社会群体,应对壮医药有更多的认识。但调查结果却恰恰相反,从这里可以说明即使是高学历者或身处医学院校、从事医药行业以及身边有跟医药类行业相关的人士,却依然会对壮医药不甚了解。在蒋建平等人研究的《中医社会认同度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中指出,大众获取中医药知识的途径相对较少,使得中医药知识的社会认可度很低,从中反映壮医药现今知识获取途径少、受众面窄、发展受限的局面[3]。

3.2 壮医药文化认同感高

3.2.1 文化认同高 近年来,壮医药独特的疗效渐为广大百姓所知。在关于壮医药的态度调查中,有73.8%的被调查者认同壮医药是科学的、实用的,认为壮医药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由此可见,壮医药作为祖国医药文化的其中之一,大部分人对壮医药文化是持肯定的态度,肯定了壮医药在我们健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着较高的群众基础,大家对壮医药文化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关注的,也十分愿意弘揚壮医药文化,这有利于壮医药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医药事业的传承。

此外,有19.4%人认为壮医药文化是民间文化,可信度有待考究,仅少部分的人认为壮医药文化的凭空捏造的,不可信或为对壮医药文化似信非信,但会关注。少部分人持怀疑态度可能是由于使用壮医药治疗的人不多,对壮医药的了解不够,加上民间散医医术高低不平,治疗效果因病而异,偶尔的治疗失败不可避免,又解释不清其中的可取之处,人们便对壮医药的科学性存在质疑。壮医药作为一种文化,长时间缺少文字的记载、没有系统规范的书籍使其难以让更多人得以学习,靠的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才得以流传至今,至今仍是壮族人民治病的治疗方法之一。

3.2.2 疗效认同 高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壮医药疗效显著,是值得肯定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壮医药疗效一般,因为其受众面窄,以至于大部分人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都没有考虑到壮医药疗法,导致壮医药名气不大,未形成良好的口碑。也因为壮医药较晚被世人熟知和使用,在形成壮医药体系时西医、中医发展已经成熟,而不被世人所使用及肯定,更没办法去证明它的疗效,从而受到局限,无法发展,使得选用壮医药治疗的人很少。

3.3 壮医药疗效认知度低、使用率低 调查结果显示,有166人认为学习壮医药文化非常有用,占调查总人数的39.8%,但在使用壮医药治疗经历的调查中,经常使用壮医药治疗的人数仅占总数的2.7%(图1)。由此可见,身边的人对壮医药文化是认同的,但是因为接触和了解较少,壮医药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境地。

人们对壮医药文化了解各异,在对拔火罐、刮痧等壮医药特色疗法的看法调查中,有51.0%的人认为拔火罐、刮痧等疗法很神奇,治病效果好;有39.2%的人认为拔火罐、刮痧等疗法效果一般,因病而异;有10%的人在生活中没有接触过拔火罐、刮痧等疗法,不知道其疗法的用处。拔火罐、刮痧等是壮族人民使用比较多的疗法,在过去几乎每家壮族人都会用来防治日常疾病。此外,有一些小众的疗法也很具有壮医药特色,如壮医药线点灸、竹罐疗法、滚蛋疗法、经筋疗法等。壮医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文字的记载,没有系统规范的书籍使其难以让更多人得以学习,加之各地语言相差较大,在文化传播上遇到很大的困难。

在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还有许多壮族人民会用针挑、针刺、刮痧等方法治疗一些常见病,老一辈在壮医药传统文化认知和传承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国内外先进医学面前逐渐退化,民间的一些医术药方在其它医药文化的强势渗入下逐渐失传,许多医方医术除了零星的记载之外,已无从考查[4]。

4 建议

刘爽等[5]曾对壮医药发展进行分析,其劣势在于:知名度不高、壮医药人才缺乏且结构不合理、壮医药研究开发滞后、壮药材野生资源缺乏保护。为此,笔者调查了壮医药发展的制约因素,改善劣势因素而发展优势。调查结果如下图显示,人们认为制约壮医药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壮医药认知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壮医药人才不多,国家投入也比较少(图2)。可见,想让壮医药更好的发展和传承,需要国家政府的扶持帮助,改善壮医药的教育制度,培养人才,向广大群众宣传壮医药文化,特别是在广西壮族人口聚集的地区,更应该让壮族的医学文化得到认可和保存,永久传承下去,让壮医药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4.1 尽快落实壮医药发展政策进入日常医疗中 壮医药因受众面小,发展受到极度限制。近年来,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非常重视与大力扶持壮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并颁布相关政策。国家层面,国务院曾出台了有关“加强民族医药教育,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民族医药人员素质,完善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加强民族医药继承和科研工作,建设民族医药研发基地,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6]。在自治区层面,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中也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壮族聚居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还应当将壮医药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对民族医药的投入;加强对壮医药人才的培养;解决乡村中医和民族医务人员执业资格。”,此外,近年广西区政府还制定了相关计划,如《关于加快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0-2020年)》[7]。上述政策法规明确了民族医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并规划了新时期壮医药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工作,但是从调查结果看,好的政策也要落实到具体层面。在推动规划方面,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4.2 大力培养壮医药专业人才 壮医学学科从1984年在广西开始建设,2002年开办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本科教育,在这三十几年的壮医药发掘、整理和研究中逐渐创建起壮医药新兴学科[8]。虽然壮医学专业教师们大多受过系统的医学基础理论教育,但学习壮医药文化时日尚短。而且壮医药民间医师学习壮医药大多靠师徒相授、父子相传等无字记载的方式传承古老的医学技术,也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壮医药民间医师壮医药基础理论认识不足,知识存在漏洞,造成壮医药治疗时存在失误,存在偏见。同时因社会偏见、市场经济、西医文化认同等因素的影响,壮医药继承人缺乏极其严重,壮医药发展被严重制约,最终导致壮医药本科专业教育资源匮乏,壮医药医学科研机构不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9]。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壮医药专业性人才、提高教学课程质量,对壮医药发展至关重要。广西中医药大学开始壮医专业和相关课程是一个好的尝试与实践,值得肯定。

4.3 扩大壮医药文化影响力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开展壮医药义诊活动最受大众喜爱,义诊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在义诊中开展专业性、特色性的宣传更有利于人们了解。其次,政府宣传、举办讲座、出版书籍等都可以提高壮医药在社会群体中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开展壮医药文化内涵建设,结合广西特色节日习俗、旅游文化,如靖西药市、宁明花山壁画等,提高壮医药知名度。

5 小结

壮医药是壮族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医药体系,它是顺应了广西地形、气候发展起来的医学,至今仍是壮族居民赖以防病治病的主要方式之一。传承与发扬壮医药文化不仅是对先辈的尊敬,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庞宇舟.壮医药文化概念和内涵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7(6):322-324.

[2]尤劍鹏.“健康广西2030”战略背景下广西壮瑶医药发展初探[J].广西中医药,2018,41(1):1-2.

[3]蒋建平,陈敏,徐慧,等.中医社会认同度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9):4-6.

[4]王春玲.其他民族医药文化对壮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5):1-4.

[5]刘爽,方俊涛,郑艳梅.广西壮医药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7(4):80-82.

[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5):381-383.

[7]梁启成,周晓露.广西六举措推中壮瑶医药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6-05-05(2).

[8]林辰,庞宇舟.壮医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思考[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21(12):2-4.

[9]何晓微,黄欣,卢帅,等.壮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45):90-91.

(收稿日期:2019-05-22 编辑:杨 希)

猜你喜欢
认知度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细致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疾病认知度的影响研究
玩具出口金额快速增长 品牌认知度仍有待提高
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人群对艾滋病咨询检测的认知度比较
细致护理宣教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治疗认知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手术室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
社区居民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度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