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LNG市场或将进入萧条期

2019-12-03 02:40朱昌海李文翎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接收站天然气供给

□ 文/朱昌海 李文翎

作者单位: 中新国际能源研究院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九届国际液化天然气(LNG)会议上,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BP、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等跨国石油巨头,以及国内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都对LNG未来几年需求表示忧虑。国际燃气联盟会议总监Rodney Cox认为,尽管2018年全球LNG市场“供需两旺”,但随着亚洲市场需求呈现阶段性放缓,以及此后数年内有关资源国一批重大LNG建设项目的开工投产,全球LNG市场近中期存在供应宽松格式。澳大利亚LNG巨头伍德赛

德公司首席执行官Peter Coleman指出,未来10年内,由于全球LNG项目迅速增加,LNG现货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市场或进入萧条期。

LNG项目获批数量刷新历史纪录

根据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统计,2018年全球LNG出口总量增至3.26亿吨,较2017年增长9%,增量为2770万吨。国家层面,澳大利亚、俄罗斯和美国是当年LNG供给增幅排名前三的国家,增幅分别高达1200万吨、800万吨和770万吨;但马来西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LNG出口量则出现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260万吨和180万吨;卡塔尔、尼日利亚、印尼、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曼等国家仍是全球LNG市场供给相对较多的国家,2018年供给与2017年相比基本稳定或略有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喀麦隆2018年首次成为LNG出口国,出口总量为70万吨。

2018年全球LNG进口总量为3.18亿吨,较2017年的2.89亿吨增长10%,部分国家为预防环境风险而采取的限煤增气等措施,是推动全球LNG进口量增长最重要的原因。其中,我国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的地位,2018年进口总量为5410万吨,较2017年增长41%。其中,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LNG进口量增长达62%,南方地区LNG进口量增长达到13%。另外,澳大利亚替代卡塔尔成为我国第一大LNG来源国。韩国政府关停部分超过30年以上的燃煤电厂等政策,导致该国2018年LNG进口量大增,全年LNG进口总量为4400万吨,较2017年的3760万吨增长17%。印度2018年LNG进口总量为2230万吨,较2017年增加16%,发电领域用气量增长则是其LNG进口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与其他LNG进口大国不同,日本2018年LNG进口量为8320万吨,较2017年有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部分核电机组重启降低了该国发电领域天然气消费需求,预计这一趋势未来仍将加剧。

从交易价格看,2018年全球主要天然气和LNG基准价格整体震荡上涨。其中,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LNG贸易参考价格,JKM价格全年大幅波动,总体呈现“一波三折”走势。2月达到11.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年内高值后,逐渐跌至6月的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三季度后再度攀升至1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后高位震荡。而作为欧洲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贸易参考价格,NBP价格2018年同样波动较大。年度高点出现在9月,接近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并在四季度保持高位震荡。美银美林表示,预计亚洲JKM价格2019年和2020年将分别降至8.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和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在需求推动下,LNG项目投资不断刷新历史纪录。2018年全球共有9个新建LNG接收站投产,合计增加接收能力逾2500万吨/年。从类型上看,土耳其Dortyol项目、孟加拉国Moheshkhali项目和俄罗斯Kaliningrad项目属于浮式LNG接收站,其余项目均为常规LNG接收站。从规模上看,土耳其Dortyol项目接收能力高达570万吨/年,是当年建成规模最大的接收站项目;我国的深圳、舟山和天津三大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分别达400万吨/年、300万吨/年和300万吨/年,规模也较大。此外,2018年全球还有8个已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LNG接收站项目,包括产能规模为500万吨/年的印度Dhamra接收站,以及我国嘉兴、温州、阳江和江阴四大LNG接收站建设项目等,未来将为全球市场增加超过1800万吨/年的LNG接收能力。

预计2019年有超过6000万吨/年的新增产能作出最终投资决策,远远超过2005年的4500万吨/年,是2018年(2100万吨/年)的3倍。最先作出最终投资决策的项目有投资270亿美元的俄罗斯北极二期(Arctic LNG-2)项目、莫桑比克项目(至少1个)和3个美国项目,其中美国项目预计为Golden Pass、Calcasieu Pass和Sabine Pass第6条液化链。加拿大的Woodfibre小型项目也可能将于2019年获批。另外,在美国、卡塔尔、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尼日利亚,也将有项目于本年度作出最终投资决定,进一步提高预测数量。

全球经济下滑预期将抑制LNG需求

世界银行在《2019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9年到2021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仍然十分严峻。随着贸易摩擦加剧和制造业复苏失去动力,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9%。而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2019年贸易和发展报告》显示,即使忽略最坏的下行风险,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也将从2018年的3%降至2.3%。一些大型新兴经济体已经陷入衰退,而一些发达经济体距离衰退仅一步之遥。

全球经济下滑将抑制天然气和LNG需求,压低油价,推迟最终投资决定,使全球LNG市场倒退数年。但是,对天然气市场来说,还存在更坏的情况:经济危机或在2020年、2021年出现,恰逢6000万-1亿吨/年产能的LNG项目集中上马时期,不仅导致“2020年后气价复苏”的预期落空,并且还加剧2025年左右气价的进一步疲软。同时,中国经济放缓、煤改气政策缓和等都意味着LNG需求增速放缓,远低于2017—2018年40%-45%的增速,但仍将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需求增速。

从市场需求看,我国消费增长已成为国际LNG市场的风向标,近3年合计超过2000万吨/年的接收能力,以及逐年提高的接收站利用率,都对全球LNG需求的量价齐升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从现阶段发展态势看,我国LNG消费需求增幅近中期将有所放缓。一方面,根据2018年初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实践经验,国家有关部门已提出,“坚持以气定改,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从政策层面稳定了国内天然气市场,也将推动LNG需求市场的平稳发展;另一方面,部分进口管道气项目也计划2019—2020年投产,特别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和中亚D线天然气管道分别计划2019年底和2020年建成投产,近中期将对国内LNG市场需求产生一定规模的替代作用。除此之外,亚洲部分LNG消费国近中期需求增长也出现放缓迹象。在日本,随着2015年重启核电设施以来,核电对天然气发电的替代规模逐渐扩大。根据日本各大电力公司统计,2018—2019年 将 有5吉瓦 的 新 增核电装机容量上线,最大能替代LNG需求约800万吨/年。在印度,虽然2018年国内LNG消费需求较2017年有一定增长,但接收站利用率不足60%,而且国内运输管网建设较慢,限制了天然气及LNG需求市场快速增长。在巴基斯坦,虽然计划大力发展LNG,但国内天然气运输管道、LNG接收站和燃气电厂等基础设施不足已给进口LNG造成明显制约,近中期难以支撑国内需求较大幅度增长。

从市场供给角度看,虽然本轮低油价期间,部分资源国前期规划的一批重大LNG项目建设出现延缓甚至停滞,但过去3年全球范围内LNG供给增长仍超过6000万吨/年。其中,澳大利亚和美国2015—2017年LNG供给分别增长60%和30%。而全球LNG进口国联盟组织等机构数据披露,2018—2020年,全球LNG市场供给仍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至2019年底将新增供给5500万吨,至2020年底将再新增供给1500万吨。预计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和卡塔尔等国家仍是全球LNG市场供给增长的主要来源。

此外,由于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和国内老气田产量不断下降,埃及2013年起由LNG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但随着Zohr等一批新气田建成投产,其国内LNG供给能力大幅提高,预计今年会重新成为LNG净出口国,进一步丰富全球LNG市场供给。而在供给增长可能快于需求增长的预期下,部分机构也预测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LNG市场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下行。

我国LNG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是全球LNG消费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作为全球最受瞩目的天然气市场增长极,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经历了10余年

对我国石油企业而言,首先,必须加强LNG 市场相关研究工作。

01

要通过加强战略研究确定发展定位,明确企业在全球LNG市场供需两端的位置,包括国内外LNG相关上游资产经营、贸易和终端消费等;

02

要加强对全球LNG 市场短、中、长期供需形势的动态研判,为促进我国LNG 市场稳定发展明确外部发展环境,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03

要加强LNG 价格波动研究,服务海外经营和具体贸易行为等。

其次,要学习国际领先国家及企业的发展经验,充分把握近中期全球LNG 市场供需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优化我国LNG 进口合约签署,节约企业贸易成本。快速发展的LNG产业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从2004年起,我国天然气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4—2018年,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速14.5%。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速为15%,贡献了全球消费增量的1/3。虽然我国天然气产量不断增长,处于增储上产快速发展期,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需要通过进口天然气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因此,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仍将不断攀升。目前,国内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LNG接收站和应急调峰储罐等设施的建设需要加快。为了扩大LNG在交通水运领域的应用,长江等水运LNG加注站也需要早日规划布局。同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尽快完善修改,为LNG在交通水运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改变我国LNG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这将成为我国LNG产业发展的一大机遇。价格因素也将对我国进口LNG形成利好。在全球LNG供大于求的宽松形势下,有竞争力的LNG价格是进入并扩大国内市场的关键因素,价格过高的LNG进入国内市场是不可持续的。目前,我国已建成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中缅输气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也在建设中,2019年底将建成投产。俄罗斯与中国是近邻,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也看好中国天然气市场,有扩大管道气出口至我国的强烈愿望。可以说,我国既有扩大LNG进口的条件,也有增加管道气进口的多样化选择。

对我国石油企业而言,首先,必须加强LNG市场相关研究工作。一是要通过加强战略研究确定发展定位,明确企业在全球LNG市场供需两端的位置,包括国内外LNG相关上游资产经营、贸易和终端消费等;二是要加强对全球LNG市场短、中、长期供需形势的动态研判,为促进我国LNG市场稳定发展明确外部发展环境,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三是要加强LNG价格波动研究,服务海外经营和具体贸易行为等。其次,要学习国际领先国家及企业的发展经验,充分把握近中期全球LNG市场供需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优化我国LNG进口合约签署,节约企业贸易成本。比如可以参照“日本经验”,积极与供应商展开协商,对合约中的定价挂钩方式、目的地规定及合同期限等进行修改,增加合约的经济性和灵活性;再比如通过全球性LNG转销,获取地区间利润溢价等。再次,要从“源”和“量”两个层面进一步提高我国LNG进口的多元化,更好地发挥“买方优势”争取议价权。尽管近年来我国LNG进口来源国接近20个,但主要来量集中在澳大利亚及卡塔尔等几个国家,既没有体现国内巨大需求市场可以换取的议价权,也没有完全实现LNG进口的分散化。

从长远看,国内LNG未来市场发展仍具有较大潜力,我国石油企业在供给层面须加强LNG接收站、储气库和配套管线等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供给保障能力。一是要优化接收站布局,在系统论证的基础上,增加围绕京津冀等相关需求重点区域站点建设;二是要完善沿海LNG接收站与主干管网间的互联互通建设,进一步增强应急调峰能力。

猜你喜欢
接收站天然气供给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LNG接收站的发展趋势
LNG接收站扩建工程低压泵国产化应用管理
LNG接收站工程项目设计进度的控制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