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

2019-12-05 07:03欧阳明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21期
关键词:南充市研修校本

欧阳明

四川省南充市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培育学校教学研究文化为目标,区域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着力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教师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一、加強校本研修工作的领导管理

南充市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来加以落实。因此,南充市站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把教师教育工作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而教师教育工作的落地落实,就是要抓好中小学的校本研修工作。南充市教育体育局在2013年就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以基础教育科科长、师范教育科科长和教科所所长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中小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南充市将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校教师的能力与素质为总体目标。明确了校本研修工作的全员性、针对性、实效性、自主性、开放性和整合性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建立市、县、校三级校本研修示范实验基地,组建一支校本研修指导教师骨干队伍,开发一批校本研修优质课程资源,创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等工作任务。同时,还对中小学提出了“校校有课题,人人搞教研”的要求,确定了南充市涪江路小学、蓬安县河舒初级中学、阆中中学、南充高级中学等14所中小学为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各县(市、区)教育局和中小学也分别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并根据本地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了强化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管理,南充市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了市、县两级以学科教研员为责任人的中小学校本研修学科指导团队,成立了市、县两级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管理团队,全面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和验收工作。由中小学校长作为校本研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直接领导和管理本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负责制订研修工作计划和具体组织实施。同时,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规范校本研修工作,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从组织上、管理上、制度上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引领体系和实施体系,形成了校本研修工作的领导团队、工作团队、指导团队“三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如阆中市在推进“朴素而幸福的乡村教育”、蓬安县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中小学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制度建设

为了使全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落地落实,南充市制定了一系列校本研修制度,即管理制度、运行制度、督查制度和评估制度。

1.校本研修工作制度的建立

在实际工作中,依托市、县、校三级教研网络,以工作目标为导向,以工作制度为保障,明确了三级教研网络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目标。

一是建立南充市校本研修工作制度。由市教科所制定全市教研工作规划与各项规章制度,制订本市长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标。同时,以“三名工程”为抓手,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共同体建设,为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是建立县(市、区)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各县(市、区)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和任务,统一制订学期教学计划。组织开展本区域的教学研究活动,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交流、汇报,不定时地组织教学实践课、研究课和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充分利用本县(市、区)校本教育资源,建立师徒结对机制,以老带新、以新提老;帮助新教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三是建立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抓好过程落实,力争校本研修取得最佳效果;引导教师从本校和本职工作出发,联系实际,对实践成果进行经验总结。如阆中中学探索出了多主体、多主题、多渠道的校本研修联动机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又如,南充高级中学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研实践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学校坚持“四认真”,即“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大纲、认真研究考纲、认真研究学生”;开展“双三课”,即“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和“说课、讲课、评课”;通过“备课—说课—讲课—反思—评课”五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丰富了学校的校本研修文化。

2.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

南充市出台了关于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县(市、区)、校也都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制度体系,确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基本理念,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制度建设。

一是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如蓬安县河舒中学从2014年起就开展了“新课改背景下校本研训策略探究”的校本研修,探索出了校本研修的“管、研、评、引”模式,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提高了研修实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立足于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教师结合实际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南充市第十中学把学习、实践和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教师研修的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了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立足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如南充市涪江路小学为了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为了让教师于职业生涯中感受到幸福,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构建了新的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教师发展学校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如青蓝工程、引桥工程、班主任论坛、魅力课堂、快乐启航、心灵驿站、网络空间和艺术殿堂等,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在制度建设中,南充市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以教师为根本”,构建了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同时,制定了市、县、校三级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不断改进和加强校本研修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引领指导

南充市围绕中小学教师研修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校本研修工作的引领指导,着力提高校本研修实效和教师队伍素质。

1.需求导向,引领学校自主开展校本研修

要求市、县两级教研机构在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进程中,发挥好引领指导作用。指导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主要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开展教学型研修、学习型研修和研究型研修,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使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2.注重考核,促进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

在对校本研修示范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推进过程中,南充市以培训机制、评价机制、示范辐射机制的建设为抓手,规范管理流程,构建校本研修及教师专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校本研修工作纳入中小学年度目标考核中,促进了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加强研究,创新系列校本研修模式

教研机构在引领指导校本研修示范校的进程中,帮助学校建立了評价、管理、督查等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校本研修模式,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保障。如西充县中小学立足本校实际,围绕“自主·快乐”教育的研究课题,强化教师的校本研修,提高教师开展“自主·快乐”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4.专业支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南充市在引领指导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的过程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全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推行“质量立校、创新兴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

一是立足专业引领,聘请名师和专家到学校传经送宝,为教师传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帮助。

二是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寻宝,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是开展互学共进活动,建立联校、联片教学研究机制,结合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促进教师交流信息、交流思想、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是学校召开教师座谈会,开展学科专题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局面。

五是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六是举办校际间的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和同课异构等活动,给教师搭建一个共同切磋教学技艺、共同交流思想认识的平台,促进其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今,南充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实践,已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校本研修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重形式、轻实效、有数量、少质量、乏含金量”的现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方向不明、定位不准、措施不力、动力不足、进展不快”的问题。今后,南充市还要进一步强化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努力促进教师校本研修由“形式建设”向“内涵建设”的发展,注重引导教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自主反思和自主发展,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南充市研修校本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Analyze the Limitations of Study the Oral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Research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dback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Human Language and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