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不平衡心理的分析及调适

2019-12-08 15:24姚志华
政工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官兵心理

姚志华

人的心理就像一架天平,一般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在某些时候或某种情境下,受到内外刺激时,就会引起心理震荡,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导致心理的天平发生倾斜,打破原有的平衡。现实生活中,官兵因受各种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常常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如果不及时控制和调适,任其发展,必然会给个人身心健康和部队建设带来危害。为此,把准官兵不平衡心理的各种表现,析透原因,并及时进行调适,对于维护官兵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官兵不平衡心理的表现类型

不平衡心理是指人因某种需要没有获得满足或发生其它挫折而产生不满、怨恨、愤怒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或内心体验。通常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盲目攀比失衡型。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不平衡心理现象。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以他人优于或超过自己的地方为参照对象,缺少客观分析、陷入盲目攀比,总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别人得到的或拥有的东西自己也应该得到和拥有;一旦自己没有得到,心里就不服气、不平衡,发牢骚、讲怪话,抱怨他人、埋怨组织,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二)遇挫受阻失衡型。有些官兵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在工作、训练和生活中遇到不顺时,就觉得处处不如意。他们不是认真地去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从挫折中重新奋起,而是消极对待,片面强调客观。通常表现为悲观、颓废、失意、落魄,既抱怨命运不公又责怪自己无能,感到命运不好、生活在捉弄自己、机遇青睐他人,片面地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甚至怀疑别人做了什么手脚,等等。

(三)定位不准失衡型。有些官兵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专业水平缺乏客观的评价,自身定位不准,要求过于严格和苛刻,总想处处高于别人、事事独占鳌头,而事实上又没有能力或无法超过别人。于是当自己发展不如别人,或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时,要么对自己满怀怨恨,要么对他人怎么看都不顺眼,引发严重的心理不平衡。

(四)嫉贤妒能失衡型。有些官兵看到别人取得成绩、获得进步、受到褒奖,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时,心里就感到不舒服,不能接受,进而对别人心怀嫉恨,引发心理的不平衡。常常表现为对对方不服气、不理不睬,或造谣诬陷、无事生非,或贬低、报复、打击别人,通过伤害他人求得自己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

二、官兵产生不平衡心理的原因

诱发官兵不平衡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心理原因,也有部队现实原因,还有社会综合原因。

(一)个性心理不健全。官兵的心理特征千差万别,有的官兵天生心胸狭窄、内向孤僻,有的争强好胜、性情急躁。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往往只盯着自己关注的某一点或者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考虑问题,常常会在个人愿望动机无法实现时想不开、认死理、走极端,产生不平衡心理。

(二)复杂环境影响大。从部队内部看,官兵对入党、考学和晋职等热点问题特别关注,都希望能通过个人努力实现目标,但在个别单位和部门仍然存在不公平竞争的现象,极易引发官兵心理上的不平衡。从社会层面来看,军营并非真空,官兵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一些官兵在与地方人员比收入、比自由、比享受中,抱怨当兵吃苦、吃亏,陷入了心理失衡。

(三)现实困难冲击多。当前,青年官兵大多处在人生的转折期、事业的爬坡期和生活的负重期,遇到的“揪心事”“挠头事”比较多,如个人进步问题、去留问题和婚恋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无形中给他们带来心理和思想上的压力,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压力便自行消失;如果解决不好,心理压力就会加重,引起心理不平衡,严重时有可能诱发人为矛盾和事故。

三、调适官兵不平衡心理的方法

消除官兵不平衡心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服引导,析事明理。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引导官兵认清得与失、多与少、快与慢都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不会绝对平均;教育官兵认清军人的职业是奉献的职业,奉献是军人生命的主旋律,只有牢记我军宗旨和使命职责,把精力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国防作贡献上,个人才能有所作为,获得精神上的最大满足。要针对诱发不平衡心理的事件,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为心理失调的官兵讲清事情的真正缘由和事物的来龙去脉,让其了解真实情况,帮助其化解苦恼、忧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

(二)适当满足,以得补失。官兵的需要有正当的、合理的,也有不正当、不合理的。实际工作中,对他们正当的、合理的需求,在政策允许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量予以满足。对那些不正当、不合理或不切实际的需求,不但不能给予满足,而且还要劝导他们放弃或予以纠正。对在某一方面因失去太多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者,要充分运用“需要互补”的原理,在另一方面为其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让其有所得,用此一得来冲淡彼一失,达到平衡心理的目的。比如,有的战士婚恋屡遭挫折,心理失衡,可为其在学习上创造条件,引导其多学些知识技能,在本职岗位上成才。

(三)抚慰心理,打开心结。官兵心理失衡后,往往情绪低落,信心不足、悲观冷漠、怨天尤人,特别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安慰、关心和帮助。为此,要在思想言行上常温暖鼓励,多找其说说话、谈谈心,进行心灵的交流,以唤起其重新面对现实、继续拼搏努力的信心。在工作上多支持帮助,主动与其结成帮教对子,手把手地帮助指导,助其尽快打开新的局面,力争在最短时间里取得进步,以安慰其受伤的心理。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经常嘘寒问暖,帮助解决一些难题,让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战友的温暖,化解心中的郁结。

(四)合理宣泄,自我排解。人的情绪好比一只气球,不平衡心理产生时,这只气球便膨胀起来。这时,要主动找好朋友、战友或老乡聊聊天,把个人心中的烦恼、怨恨和不平向他们倾诉,通过倾诉把心中的不良情绪逐渐宣泄出来,消除心中的委屈和怨气。也可以找朋友下下棋、打打牌、踢踢球或唱唱歌、听听音乐、看看书,让不良情绪在注意力转移中慢慢淡化以至消失。还可以把沙袋作为不服气的对象,进行击打,把积压在心中的忧郁、烦闷、怨恨、愤怒等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使不平衡心理得到缓解。

(五)优化环境,树好导向。官兵之所以产生不平衡心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干部不能秉公办事。为此,各级干部在处理官兵入党、选改士官、晋升等敏感问题上,要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严于律己,坚持原则和标准,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真正把思想好、素质高、技术优的同志选拔出来、推荐上去,让大家心悦诚服。在工作、训练和学习中,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积极建立健康向上的人际环境,引导官兵不搞歪门邪道,靠自己的奋斗去赢得成功,以此净化官兵思想、陶冶官兵情操。

猜你喜欢
官兵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心理小测试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