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2019-12-09 01:57密智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7期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应用措施

密智峰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进行眼科护理技术管理期间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眼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护理技术管理措施;比照组(15名):选择常规措施展开;实验组(15名):选择常规措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展开;比较两组眼科护理人员管理结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为(92.29±2.32)分;护理技术技巧评分为(91.22±3.03)分;培训考核成绩为(90.99±3.22)分;比照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为(72.39±3.05)分;护理技术技巧评分为(71.55±3.17)分;培训考核成绩为(72.02±4.02)分;最终发现,实验组眼科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护理技术技巧评分以及培训考核成绩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结论 医院在进行眼科护理技术管理期间,持续质量改進措施的有效应用,对于眼科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护理技术技巧评分以及培训考核成绩的提升,效果明显,最终对于眼科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护理安全的保障,奠定基础。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眼科护理技术管理;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c)-0046-02

对于眼科护理操作技术而言,其表现出侵入性特点,主要体现为结膜下注射、泪道冲洗术以及角膜异物剔除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手术操作要求,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操作风险,对此将眼科护理技术加以规范,以对眼科手术患者的恢复质量提升做出保证,意义显著。持续质量改进作为一种质量管理体系,其主要在质量控制以及质量保证条件下加以应用,确保科学化管理的有效实施,使得组织服务质量获得显著提升,进而对患者的诸多需求进行充分满足[1-2]。于眼科护理中将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引入,可以在对当前眼科护理需求做出保证的基础上,将眼科护理质量进行不断优化,从而为手术患者护理的优质化做出保证[3-4]。该次研究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眼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实验对象,探究在进行眼科护理技术管理期间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应用可行性,以为眼科护理技术管理质量的提升,做出保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眼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护理技术管理措施;比照组(15名):男1名,女14名;年龄分布范围为23~39岁,平均年龄为(26.52±2.79)岁;实验组(15名):男2名,女13名;年龄分布范围为24~40岁,平均年龄为(26.59±2.22)岁;观察对比两组眼科护理人员性别、年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于两组眼科护理人员合理展开眼科护理技术管理操作,比照组:主要就眼科护理工作具体细节以及眼科患者特点表现进行讲解等完成;实验组:①针对眼科护理管理质量目标加以充分明确,确保通过眼科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安全,将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对患者个人需求进行充分满足。②合理完成眼科护理技术质量改进小组的创建,组长主要安排门诊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主要安排护师担任,并且要求其需要具有较高的专科理论水平以及丰富临床经验,小组成员选择护理骨干2名担任,针对门诊护理质量加以负责,对患者的满意度做出保证,并且积极展开考核以及督导工作[5-6]。③将具体工作职责加以充分明确,通过对眼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加以明确后,组织小组成员以此为内容展开研究分析,合理完成小组工作目标设定,并且对具体工作职责进行充分明确。最终对持续改进小组工作目标加以充分明确,主要体现为将患者舒适度作为工作重心,并且就操作技巧不断研究以及提升,以使得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水平显著提升。此外,对各层次护理人员眼科技术操作熟练度做出保证,使得达标率显著提升,使得患者满意度获得显著提升;对于各层级护理人员,合理完成眼科护理技术准入标准的创建,对于眼科护理技术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并且认真展开对应考核工作,对于新技术操作准入评审需要积极参与,针对科室护理质量展开认真评估,并且需要做到持续改善[7-8]。④在进行眼科护理管理期间,确保质量改进项目合理融入,此外对于各层次护理人员表现出的系列眼科技术操作情况,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需要做好定期督查工作,就眼科护理期间表现出的系列问题加以明确,进而对于质量改进项目进行充分明确。具体在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期间,具体内容主要包括:①对服务礼仪进行认真规范,合理完成眼科门诊礼仪规范的制定,将系列标准进行充分统一,要求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期间,礼貌和蔼。②对注射进行充分规范,对系列程序进行认真核对,为了对护理安全做出保证,需要就眼科技术操作特点加以明确,之后对具体流程加以规范以及核对,对患者进行陪同,对病例加以确认,在具体操作前,需要就患者的基本情况加以了解。③就操作前系列评估流程加以制定并且积极落实,对于眼科技术操作在进行执行期间,护理人员往往对系列关键点评估有所疏忽,尤其针对患者在进行绷带包扎期间,通常对患者另一只眼视力情况有所忽视,对于患者药物过敏史有所忽视,在对患者实施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期间,对于环境评估工作有所忽视,为了对眼科技术操作安全做出保证,需要就角膜异物剔除术以及泪道探通术等系列操作展开积极评估工作,以对患者的操作安全做出充分保证。④对患者的知情权给予充分尊重,将系列告知制度进行充分落实,在对眼科患者进行相关操作与护理期间,往往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较为直接并且明显,从而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以及紧张等系列心理,使得护理情况受到严重影响。对此为了使得操作风险显著降低,对患者安全性做出保证,需要通过患者进行积极交流,就系列技术操作内容加以告知,将告知管理力度进行充分完善。⑤合理完成学习平台的构建,将培训模式进行认真改善。当前对患者在实施眼科护理期间,往往表现出护理问题认知较差等系列问题,对此需要将传统技术操作教学模式有效转变,对于各层级护理人员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之后护理技术质量改进小组展开认真培训以及考核。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眼科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护理技术技巧评分以及培训考核成绩。

1.4  判断标准

护理部制定对应问卷展开两组眼科护理人员操作能力、护理技术技巧以及培训考核工作。

1.5  统计方法

对于两组眼科护理人员护理结果,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操作能力评分、护理技术技巧评分以及培训考核成绩)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为(92.29±2.32)分;护理技术技巧评分为(91.22±3.03)分;培训考核成绩为(90.99±3.22)分;比照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为(72.39±3.05)分;护理技术技巧评分为(71.55±3.17)分;培训考核成绩为(72.02±4.02)分;最终发现,实验组眼科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护理技术技巧评分以及培训考核成绩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眼科患者在进行护理期间,强化护理安全,可以确保护理质量获得显著提升。对于眼科患者在进行护理操作期间,诸多表现出侵入性特点,并且表现出操作精细以及较高风险的特点,如果不能规范进行,往往对患者治疗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合理展开眼科护理技术管理意义显著。

具体在进行眼科护理技术管理期间,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应用,可以将管理眼科技术操作力度充分加强,对于护理专业化的提升做出保证。并且可以将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水平不断优化,将护理能力有效综合,进而在提升眼科护理综合質量方面获得确切效果。

综上所述,医院在进行眼科护理技术管理期间,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有效应用,对于眼科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护理技术技巧评分以及培训考核成绩的提升,效果明显,最终充分促进眼科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白茹.团队培训模式对眼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8):185-186.

[2]  姜海莲.护理安全管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2(5):46-47.

[3]  邵亚峰,李斌,朱江红.体验式服务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8):196-197.

[4]  张小英.护理安全干预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8,48(8):26-28.

[5]  钱璐,何艳.前馈控制在眼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4):164-165.

[6]  徐璐,吴雅梨,刘忻.护理警示标识在眼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3):136-137.

[7]  高雁.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及提升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8):52-53.

[8]  杨扬.绩效管理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0):67-68.

(收稿日期:2019-06-21)

猜你喜欢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措施
持续质量改进在日间手术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持续质量改进在管理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浅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