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稳向好

2019-12-12 15:57倚恬
中国服饰 2019年6期
关键词:客流量消费市场长假

文|倚恬

社会消费品增速的惯性滑落区域将在二季度有所好转。

“五一”小长假已过,消费市场的表现如何?

据文旅部测算,“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照可比口径核算分别增长13.7%和16.1%。

猫眼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1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55%。观影人次合计3468 万,较去年同比增7.57%。

商务部全国重点监测省市北京、上海和四川披露“五一”小长假消费数据。其中,北京60家重点零售、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32.2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上海386家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36.5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较上年回落4.1个百分点。四川省全省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237亿元左右,按日平均销售计算同比增长10%左右。

从上述可见,“小长假”期间,新兴大众消费市场(旅游、电影等市场)表现好于传统大众消费市场(商超、百货购物中心等)。“五一”小长假传统零售企业的增速表现有所好转,上海与四川的增速回升到两位数(+11.8%,+10.3%),远好于一季度和“清明”小长假同比增速,北京市的销售额增速(+6.5%)出现小幅回升,表现也优于今年清明小长假的6.2%。

对比前面一季度和清明的表现来看,“五一”消费市场增速有企稳向好的迹象,下个月的“端午”小长假将再次丰富消费市场结构表现,我们有理由相信,社消增速的惯性滑落区域将在二季度有所好转。

与此同时,行业专家也指出,消费市场也呈现了如下结构性特点:

一是体验式的购物中心消费客流增长显著,推动销售额稳步提升。

以购物中心为主的各个商圈聚客能力相对更强,客流量的提升推动销售额增速跑赢整体零售餐饮企业的表现。北京市东方新天地、荟聚购物中心、朝阳大悦城等24家购物中心客流量增长近40%;王府井、三里屯、西单三大商圈客流量分别增长41.7%、38.5%、36.5%;首创奥特莱斯二期开业吸引客流量近90万人,同比增长49.2%,零售额同比增长61.8%。上海市长风大悦城、一百商业中心、兴业太古汇、大丸百货等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20%;消费金额排名前三的市级核心商圈南京西路、南京东路和陆家嘴合计接待外来游客消费次数高达278.3万人次,发生消费43.8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13.5%和15.7%;四川省成都银泰中心in99、金牛万达销售额同比分别实现26%和26.1%的增长。购物中心、百货、奥特莱斯等业态的“购物+休闲娱乐”功能属性日益增强,餐饮、电影院、KTV等娱乐休闲门店和亲子游乐场、教育艺术等体验式门店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场景,不仅可以吸引中青年消费者到店以增加客流量,同时可以增加顾客的停留时间,把握目的性较强的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全方面推动销售额的稳步提升。

二是季节性需求旺盛,可选消费销售额同比增长向好。

“五一”小长假不仅关注出行旅游的需求,同时也是婚庆的旺季;叠加夏季将至,天气转暖后出现降温消暑需求,交通出行相关、黄金珠宝、家具家电、服装等可选消费品销售额也呈现出向好趋势。京东商城服饰、智能家电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75%;节能家电、运动户外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0%左右。苏宁汽车用品销量同比增长163%;家装建材销量同比增长47%,家具类销量增长25%,家电销量同比增长49%;珠宝首饰销量同比增长24%,其中黄金饰品同比增长55%。可选消费充分借力全渠道,到店体验与线上比对相结合,助力消费者打通时间和空间的场景限制。

猜你喜欢
客流量消费市场长假
基于数据挖掘的景区客流量预测模型研究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地铁开,玩起来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长假(外一首)
长假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对策
对快时尚服饰的下游价值链及消费市场反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