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营商环境

2019-06-21 01:47黄奇帆
中国服饰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民待遇法治化营商

当下,营商环境国际化已是时不我待。

MACROSCOPIC |宏观

黄奇帆

HUANG QIF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开放出现五大新特征:

一是从过去主要着力于增加出口转变为既支持出口也鼓励进口,而且努力地降低关税以增加进口;

二是从鼓励吸引外资转变为既鼓励吸引外资也积极地走出去投资,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最近五六年,我国“走出去”投资达7000多亿元,“引进来”投资有5000多亿元,前者大于后者。再对比过去40年我国对外的总投资额6000亿元,显然这5年的对外投资比过去30多年还多;

三是我国的开放已从过去以沿海为主逐步递推到内陆,现在是东西南北中全方位开放,在全国12个自贸区中,沿海地区占4个,内陆中部城市有8个;

四是过去以工业制造业开放为主,现在服务业、服务贸易和制造业全方位开放;

五是过去的开放以商品进出、资金要素的进出为主,是商品要素流量型的开放,今后则会进一步转化为制度规则型的开放。

这些新特征是过去五年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必将在今后几十年推进中国市场开放形成新的高度、广度、深度。

而具体分析这些新特征,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营商环境的国际化、公开化、法治化。如今的营商环境国际化已不能简单地只是根据原有基础进行自我改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不断改进提高,它需要按照WTO改革要求、FTA发展标准进行贯彻实施。

其实,按照以前的方法也没错,但现在的形势已是时不我待。如果实在吃不准按照WTO、FTA的国际营商环境标准实施会在全国产生怎样的效果,那可以先在12个自贸区试行,看看到底合适不合适。假如都可以,就可移植、可复制、可推广。

本质上,自贸区的试验就是营商环境国际化的试验,也是零壁垒的试验。

目前的营商环境国际化将不仅是边境、海关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边境规则的国际化问题。按照WTO、FTA要求,边境内的营商环境规则主要涉及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劳动力权利、同等国民待遇等八个方面。

其中,准入前国民待遇的要点是企业需先获准有生存权、出生权。然后,在准入产生企业后,不同企业之间均按照负面清单管理,法无授权,政府不可以作为,法无禁止,企业都可以做,所有企业行为在一个行动框架中。与此同时,按照同等国民待遇,不同所有制的不同企业竞争中性,在政府采购、银行贷款或者其他各方面均是同样一件事有同样的规则。

上述这些方面如果做好了、国际化了,就跟国际上基本上一致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自贸试验区的宗旨就是要对标WTO和FTA中的营商环境国际化要求,然后照此实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再进行推广移植。

当下,中国最需要、最迫切、最务实的就是营商环境国际化、公开化、法治化,这也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求,是我们建设一切营商环境软硬件的最高标准。营商环境国际化可以倒逼我们更多开放,内外资融合在一起更健康地发展。同时,营商环境国际化一定会带来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环境的交流,使得我们的创新驱动发展得更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布局更加合理,效率更加高,整个经济就能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产品的发展,最终推动我们国家做更大开放,融入国际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讲,把这个事做好了,对我们国家应该是有万利而无一害。

猜你喜欢
国民待遇法治化营商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外商投资法“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必然性研究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营商环境软转型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准入前国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