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9-12-12 10:05吴晓芬胡朝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27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精细化护理护理效果

吴晓芬 胡朝霞

[摘要] 目的 观察精细化护理UI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治疗的62例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68%)明显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27-013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finement nursing on the intervention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62 patients undergo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tervention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refi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in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6.7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7.4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9.6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9.0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Refined nursing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which is widely used and promo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tervention.

[Key words] Refined nurs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tervention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ursing effect

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缺血性疾病,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的总称。主要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进展性卒中PS、完全性卒中CS、边缘区梗死WI及腔隙梗死LI[1]。该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会受到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眼动脉近端闭塞、对侧偏瘫、偏身麻木、供血区脑梗死等[2]。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治疗的62例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观察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护理满意、术后并發症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2例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42~62岁,平均(52.3±5.5)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40~65岁,平均(52.5±5.6)岁。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程中均有过一次性TIA,并留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主要表现为偏瘫、肢体无力、麻木、语言障碍等;②无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③无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④研究前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者、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者[3]。

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者、沟通障碍者、精神障碍者;②不能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临床相关工作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予以健康教育、用药和饮食护理。

1.2.2 观察组  接受精细化护理,秉持一切为患者的理念,开展临床护理工作。(1)入院时精细化护理:入院后主动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病房环境、医护人员、介入诊治操作流程、相关注意事项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并认真解答,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于病情严重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并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数的监测。然后对患者床上排便进行个体化指导,鼓励患者加强术侧肢制动练习。(2)入院后精细化护理:①手术前护理,经责任护理人员实行评估,构建脑血栓介入病症精细化护理方案,全面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病症认知、手术认知等,进而确保护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手术前应积极和患者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鼓励、安慰、支持性语言沟通,进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手术过程中,严格观察、记录患者体温、瞳孔变化、脉搏、血压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导管及导丝推送、支架释放,会对激颈动脉血管构成直接影响,发生血管痉挛、撕裂血管内膜所致脑出血、栓子脱落等现象的可能性较大。②手术后护理,通过8字法加压包扎股动脉穿刺点,借助沙袋的作用压迫6 h。运送患者的过程中,为避免发生管道滑脱情况,患者应取仰卧位,术侧肢体保持伸直和制动的状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数进行严格观察,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 d。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1 d后将绷带、纱布解除,鼓励患者下床进行活动。③穿刺位置护理,穿刺位置加压包扎,确保这一位置皮肤的清洁、干燥。完全显露穿刺位置四周皮肤情况,观察有无发生皮肤青紫和肿胀、硬结等表现,然后评判有无血肿发生。同时,加强对患者皮温、颜色、足背搏动等情况的监测,若是发现异常需立即予以对症措施进行处理。④并发症护理,支架置入1 d内发生脑出血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患者生命健康的影响较大。相关需要注意事项:禁止过度用力排便、打喷嚏,应有效的控制自身心理情绪。如果发生脑出血的表现,则建议通过中和肝素药物处理,停止使用抗凝药物,严格控制血压等方式处理,必要时可实行脱水操作。为确保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的卧床时间,禁止进行屈髋关节、膝关节动作,以此防止产生皮下血肿现象。针对发生局部血肿和淤血症状者,可利用硫酸镁粉剂配置成浓度为50%的硫酸镁溶液(河北武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977)热敷。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的主要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护理人员应在2 d内,做好其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如果产生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应马上进行脑血肿穿刺抽吸处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出院后精细化护理:经责任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饮食习惯,构建出院后饮食方案。同时,对患者用药、康复训练加以指导,叮嘱患者保持劳逸结合,禁止过度劳累,对病情的恢复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还需教会患者控制血压的方法,合理调整自身心理情绪,告知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并观察患者有无发生皮肤发绀、牙龈出血、排便异常等,叮嘱定期入院接受复诊。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2)经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加以评判,评判的级别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前两者的总和×100%,即为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评分为60~89分,为满意;护理评分<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临床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68%)明显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当前,我国脑血管病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的发病率最高,占75%左右[4]。而这一病症的发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蓬勃发展,当前,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已经不满足于目前的治疗手段,而要求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脑血管内支架介人治疗就逐步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治疗手段,其特点为创伤小、安全、疗效肯定、恢复快、患者容易接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避免了外科手术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但是,脑血管介入手术较为复杂,再加上人的颅内神经及血管分布密集,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易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如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因此,要想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不仅要进行严格的规范操作,还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5-6]。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能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为患者讲解病症和治疗的相关知识,但是实施护理干预无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临床需求,因此护理效果并不理想[7-8]。本研究观察实施精细化护理,能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9]。通过入院时、入院后、出院后不同阶段实行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创建新的护理文化,不仅将医院传统护理观念转变,而且经过转变后的医院文化已经不再流转于形式,使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拥有明确的护理使命;除此之外,精细化护理相对比以往的护理模式,其更加注重护理工作流程的细节性护理,经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方面等细节处理,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进行针对性讨论,并提出有效的舉措,不仅保障护理工作的专业性、整体性,从而确保护理措施的个性化[10-15]。这种护理模式,可将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入院——出院,对护理安全工作进行严抓,使专科护理内涵深于人心,全面落实护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提供全程护理服务,因此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6-20]。基于此,精细化护理下,护理人员应注重护理细节,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也会更加细致,针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提高预防意识,以预见性的眼光开展护理服务,通过对患者各个方面的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同时精细化护理工作期间,对每步骤的护理工作进行优化、规范,使常态的护理质量得到保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较,观察组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不但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血管病精细化护理护理效果
真菌性阴道炎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护理体会
综合护理对老年股骨径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