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改善乳腺癌患者放疗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2019-12-12 10:05王梦婕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27期
关键词:放疗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王梦婕

[摘要] 目的 探討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放疗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并在术后实施放疗治疗,按照随机数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后患者总满意度情况。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治疗自信心,增加治疗满意度,进而提升总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乳腺癌;放疗;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27-016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the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8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radical mastectomy and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fter surgery.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a nursing intervention program,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a routine nursing program.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AS scores, SDS score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care, and tota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fter ca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P>0.05).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after the nursing, and th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program can effectively help patients to reduce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self-confidence of treatment, increas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and improve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 Quality of life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共同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1]。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化疗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防止复发和转移[2]。但由于使用不当常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常结合护理手段干预以提高患者总体治疗满意效果。本文就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在改善乳腺癌患者放疗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并在术后实施放疗治疗,按照随机数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年龄30~62岁,平均(41.35±1.64)岁,病程1~8个月。对照组年龄33~70岁,平均(43.18±2.01)岁,病程2~10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方案:(1)基础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氛围,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安静惬意,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如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视频等。(2)心理关怀:由于乳腺癌根治将整个患病的乳腺连同癌瘤周围5 cm宽的皮肤、乳腺周围脂肪组织、胸大小肌和其筋膜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整块切除。患者术后一般情绪都会较差,极大的落差感,术后放疗的依从性随之影响较大。此时管床护士应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关怀,尽快消除患者自卑、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患者接下来的放疗治疗予以专业的知识介绍,必要时联合家属一起知识传输,以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条件的医院可组织病友及家属一起活动,一方面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患友之间相互沟通鼓励,提高自信。(3)皮肤护理:放疗前,给予患者相关培训教育,嘱患者穿着宽松舒适亲肤的衣服,不需要穿着文胸。嘱患者保证放射区域皮肤避光、去毛、保持干燥,严禁用肥皂水、消毒液或沐浴露等清洗以及挠抓相关部位。放疗时,护理人员要实时关注患者的皮肤状态,若患者皮肤局部发红发痒,应细心向患者解释原因,安抚心情,给予自信。一旦发生异样,应及时告知主诊医师尽快进行正确的处理。放疗后,使用专业配套的射线防护喷剂对相应皮肤进行护理,喷洒面积应大于射线照射面积,连续使用一个月以上。嘱患者期间注意自我护理,避免挠抓、保持皮肤干燥,以免引起其他不必要的皮肤疾病。同时,嘱患者多加休息,避免熬夜劳累。(4)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建议指导,保证每天的营养摄入充分合理。嘱患者治疗期间禁烟禁酒,规律三餐。(5)康复训练: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康复训练十分必要,为避免肢体水肿和伤口放疗后的收缩痉挛,需嘱患者尽早进行例如慢跑一类的有氧运动,还可以嘱患者手术部位行上举外展等做动作促进淋巴回流。另外,还可以练太极以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6)出院指导:放疗结束出院后,医护人员仍需定期关心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与患者保持联系,了解患者需求和最新进展,同时也定期给予患者关心和指导,解疑答惑,嘱患者定期复查相关指标等,多方位加强患者预后。

对照组则只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内容有定期的病房卫生管理、健康教育讲座、医患沟通等常规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采用QOL生活质量评分表量表進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反之则较差。评估护理后总满意度,评价等级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比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出血、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恶心呕吐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情况比较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评分内容包括患者生理功能状态、情感心理状况、社会角色转换状况、整体健康状况和不良症状反应情况等等。统计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4]。在美国,每8名妇女就有1人罹患乳腺癌。尽管在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情况也不容乐观[5]。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已经高出高发国家接近2%[6]。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略概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7,8]。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的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9,10]。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乳腺癌一旦确诊,手术根除治疗是最佳手段,它可以及时有效地将病灶和周围淋巴组织清扫干净,达到治疗效果[11]。然而乳腺根治术后往往需要结合放疗治疗以杀灭可能残留和复发的癌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是放疗往往会引起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不适,放疗的痛苦,皮肤组织的变化等都会引起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和治疗的依从性的下降,进而影响总体治疗效果[12,13]。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者提高自信,加强对疾病治疗的正确认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后续治疗[14]。本次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放疗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根据患者放疗后具体情况,给予了针对性护理政策,有效改善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各组采用不同方案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下降,说明无论哪种方案,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放疗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结果还显示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更加高效,该方案有效缓解患者内心焦虑和抑郁的消极情绪,利于帮助患者快速完成术后康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总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直接证明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的效果作用,这与近年来的多项研究结果一致[15]。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治疗自信心,增加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而提升总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晓叶,郎静芳,郝丽霞,等.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肩、肘关节功能、皮肤损伤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6):2533-2536.

[2] 張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188-190.

[3] 黄昭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9(18):159-160.

[4] 王立坤,宋新灵,葛莹,等.心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4):1970.

[5] 赵帅,侯妮娜.循证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上肢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45-47.

[6] 王妍,马锐,韩晶,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162-163.

[7] 高彩云,边珍,吴化宇,等.护理干预影响乳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西藏医药,2017,38(3):89-91.

[8] 吕玉洁,郭振洁,李红丽.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调强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0):123-123.

[9] 赖晓明,林玉盛,曾莺婷.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9):196-198.

[10] 李桂丽.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7,4(31):125-126.

[11] 杨晶.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16):191-192.

[12] 陈秀珠.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1):2812-2814.

[13] 朱春皊,胡淑英,李小青.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放疗后耐受性及生存质量的应用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4):88-90.

[14] 杨洪波.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7,16(31):228-229.

[15] 孙爱玲.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46):124-125.

(收稿日期:2019-04-22)

猜你喜欢
放疗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