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短视频文化的建设路径

2019-12-12 06:10司文
新闻传播 2019年16期
关键词:健康发展文化传播短视频

【摘要】自媒体时代涌现出各类信息传播形式,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态,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短视频文化建设要遵循自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规律,挖掘人们对于短视频文化的需求,通过打造不同主题的短视频文化社区,提升短视频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短视频;文化传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傳播形态,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与传统的文字、图片等信息传播方式相比,短视频具有时长短、生动形象、浏览方便等优势,迎合了自媒体时代人们的碎片化浏览习惯。当前比较流行的短视频时长约在一分钟左右,借助移动设备进行拍摄、制作,然后上传到自媒体平台,实现与网民的交流与互动。短视频的参与主体可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当消费者越来越享受短视频带来的视觉景观时,当短视频泛滥干自媒体时代时,我们不由得开始思考,短视频传播的意义何在?如何增强短视频的“营养价值”?

一、自媒体时代短视频文化的生成与传播特征

短视频之所以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支持,源于幕后推手作用下的网络流量对于人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源于人们具有的社会化“观看”精神需求。

(一)短视频文化的形成

制作门槛低,人人都可以成为短视频的制作者和发布者,从文化角度来看,短视频在网络空间的传播无疑会加剧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价值观念等的传播。短视频在各大平台传播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网络社交活动的表现形式,人们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表达欲望和观点纷纷参与这场短视频的狂欢盛宴。从积极层面来讲,短视频的出现赋予了社会大众表达和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对于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拓展人们的生活知识和眼界具有重要意义。从消极层面来讲,受商业利益驱使等因素的影响,短视频内容的质量难以保证,虚假信息、低俗思想、恶意诽谤、刻意抄袭等充斥在海量的短视频之中,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精神健康,更加不利于社会文化的有序建构。

短视频的迅猛发展归功于几大短视频平台的营销造势,如抖音、快手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精准营销,这也是短视频文化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短视频在自媒体平台的疯狂传播还得益于背后资本的助推,基于商业利益的驱使,一系列粉丝、水军等的涌入,很好地加速了短视频的传播和平台的发展,短视频用户数量激增。例如,打造网红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通过网红吸引粉丝关注,增强用户粘性,不仅给平台创造了可观的收益,同时也形成了短视频文化扩散的趋势。短视频文化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关注度,从外部因素来看,商业因素的注入、计算机技术和营销策略的应用是主要形成原因,从内部因素来看,则是于大众的娱乐需求和社会交往需求,将自身置于网络自媒体环境中,能够短暂地缓解压力和现实困扰。

(二)短视频文化的传播特征

短视频文化传播具有生活化、娱乐化、轻松化的基本特征。从短视频平台可以看出,每日产出的短视频数量多达几百万个,在海量的短视频中,其中泛娱乐化倾向十分明显。以抖音为例,抖音定位于“记录美好生活”,在生活化的导向影响下,人们纷纷开始记录生活,每天上传生活趣闻、趣事、搞笑视频、娱乐八卦等来博得关注,虽然短视频的日常量十分可观,但传播的内容中,搞笑类节目最受欢迎。近年来,为顺应自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新闻媒介等的传播也纷纷加入到短视频传播的行列,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短视频内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总体来看,娱乐化、生活化倾向依然十分明显,且易被传播和扩散。短视频文化传播的轻松化特征主要体现为,短视频内容通常以生活化场景为载体,通过设计有趣的内容和语言,消解人们的紧张情绪和压力。但不置可否的是,部分短视频的制作者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用一些庸俗、低俗的方法吸引网民关注。此外,利用短视频投放广告,散布谣言,甚至诋毁国家等,严重偏离了大众文化传媒的价值取向。

二、自媒体时代短视频文化传播的价值重塑与健康化发展

鉴于自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优势和不足,加强短视频文化传播的价值重塑,促进其朝向健康的道路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要避免短视频中的不良价值观念对人们的精神造成危害,努力构建积极向上的短视频文化传播体系。

(一)以优秀文化为依托,引领短视频文化潮流

短视频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内容的整合,我们不能忽视短视频的文化传播价值,而是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其中,分别以政府、短视频平台、用户等为主体,协同推进短视频文化生态圈的构建。首先,政府作为文化传播主体,应积极倡导和鼓励借助短视频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时事新闻等。政府在短视频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对短视频内容、传播形式等的全面监管,严格规范短视频行业秩序;二是要发挥主导作用,以优秀文化引领短视频文化建设方向。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建设,促进其现代化转化,鼓励人们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发挥短视频对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其次,短视频平台及相关企业要自觉传播优质文化,加强对平台内容发布的审核和管理,具体可以和传统媒体、投资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结合大量的优秀文化短视频资源,并为其提供推广渠道。文化传播内容也应改变传统的说教风格,以耳目一新、轻松、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或经过专业的加工,以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文化内容来满足大众的需求。平台对于短视频文化生态圈的建设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唯有通过大量的传播才能促进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走人大众视线,以高品质的文化短视频作品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线,逐渐扩大优秀文化对大众的影响力。再次,广大网民是短视频的制作者和观看者,网民对于文化传播的自觉性和文化自信意识需进一步增强。实际上,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网红也不再是哗众取宠的代名词,而是出现了一些具有独立思想、积极价值观的网红代表,当前网络空间中应多一些积极正能量的“网红”,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发挥了自身对于社会文化传播与建设的重要价值。网络空间中更加需要具有自主意识和较强的信息鉴别能力的网民,尤其是对于青年群体而言,我们要树立对青年人价值理念引导的责任之心,坚决抵制一些低俗、色情、毫无营养价值的短视频在网络中流传。

(二)搭建短视频文化社区,提高大众审美价值追求

各类短视频平台不仅是作为娱乐化、生活化表达的一个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当代人们表达思想、观念的平台,借助短视频平台,实现不同年齡群体之间的思想交流,实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之间的交流等。同时,对于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群体也具有一定的凝聚作用,为此,应发挥短视频文化建设的天然优势,积极构建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文化社区,如青年文化社区、城乡文化交流社区、少数民族文化社区等。以青年文化社区为例,青年群体是短视频的主要受众,类似于抖音等的文化产品对其有较强的吸引力,青年群体文化尤其需要积极正向的引导,需要通过组建社区的方式提高青年对短视频的品位,引领其审美价值追求[2]。在具体引导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审美价值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广大青年群体要了解历史、了解现实,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强大自信。二是要增强对短视频文化社区的敬畏感,增强文化传播的严肃性,自觉抵制低俗信息在网络短视频平台传播。三是要发挥优秀短视频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提高短视频作品的质量和受众的审美层次。除了青年文化社区外,还可以以乡村为主题,建立乡村文化社区,如借助短视频发布美丽乡村、乡俗文化、自然生态等相关题材的内容,拍摄手法和表现形式要新颖,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同时让人们在观看视频后不仅能够感受到放松,而且还能够体会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

(三)搭建共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短视频文化传播规范

短视频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前低质量短视频泛滥的问题,自媒体时代,短视频文化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大众要学会甄别信息。尤其是网络时代,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用手机浏览信息,手机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APP,人们在浏览各类APP的同时,不知不觉地用了大量时间。例如,有人刷短视频APP可以浏览一个上午,但实际上并未获得有效信息。加之,目前一些短视频内容并非完全真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鉴别信息的真伪是一项必备的素质。利用短视频散布谣言,这一现象的治理需要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发挥网友的监督作用,一旦发现不良短视频,可向平台或第三方等举报。此外,各类短视频平台、运营商、有关部门也可联合设置辟谣平台,搜集虚假信息,并利用技术手段禁止虚假信息传播。或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信息的有效性和虚实进行评估,尤其是对于一些科普类的短视频,需严格按照科学性进行审核。其次,广大网民要树立分享意识,当遇到比较好的短视频或资源时,可借助网络平台与他人共享,多用积极正能量的内容影响他人。网络自媒体时代,同时也是知识共享时代,短视频文化的重构与健康发展离不开大众的积极参与。

简言之,短视频文化建设要体现其优势,发挥大众的主体作用,实现将优秀文化与短视频内容的有机整合,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加强对不良短视频的监管和审核。

参考文献:

[1]刘娜.重塑与角力:网络短视频中的乡村文化研究——以快手APP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06):167-174.

[2]侯丽羽.自媒体时代青年话语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8(04):173-178.

【作者简介】司文,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猜你喜欢
健康发展文化传播短视频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效能监察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探讨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