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专业类工具书

2019-12-12 06:10张贺
新闻传播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权威

【摘要】专业类工具书作为专业出版社打造品牌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摒弃,笔者以近年来参与的一些石油化工科技类工具书为例,阐述了出版专业类工具书过程中在作者选取、条目编排、资源整合、出版模式等方面需要关注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专业类工具书;出版要点;权威;多方位;一体化模式

近年来,虽然工具书的出版遇到了一些困难,如组织难度大、作者积极性不高,编写时间长、跨度大,同质化严重、盈利空间小,受互联网及移动阅读的冲击需求量减小等[1,2],但是专业类工具书作为专业出版社的品牌产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相反,在当今快餐式的出版形势下应当更加重视。笔者近年来先后参与了多部石油、化工类工具书策划与出版工作,现以我社石油化工科技类工具书出版为例,简述出版中的一些要点。

一、充分认识工具书出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出版一本精品工具书,营销得当,不仅可以为出版社带来丰厚的利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树立出版社在专业书籍中的品牌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如我社出版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共四卷),先后重印3次,销量达10万册,同时获得“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优秀科技图书”。其次,工具书的出版是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是策划出版其他专著类、技术类图书的奠基石。如我社由于历史原因,在石油、化工领域中历来是上游强、下游相对偏弱,“十二五”以来社里提出补强炼油、化工领域短板,加快发展下游业务,而工具书的出版是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和出发点。笔者根据石化行业的特点和学科体系建设的需要,同时参考其他兄弟出版社的相关书籍,先后参与或主持策划了《精细化工原材料手册》《石油石化环境保护辞典》《催化剂手册》《实用化工辞典》等多部工具书,其中前两本已出版发行,后两本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另外,策划的《石油化工大辞典》《油品添加剂手册》《工业助劑手册》等正在编写中。通过这些图书的出版不仅为我社在炼油、化工类图书出版中争取了一席之地,同时积累了一大批作者资源,为我社壮大炼油、化工业务打下了基础。因此,专业类工具书的出版对专业出版社十分重要,而且也十分必要。

二、前期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

工具书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一般都比较大,一旦启动几乎是不可逆的,因此,前期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不仅要调研市场上同类图书的出版销售情况,总结卖点为后续销售准备[3],还应到科研、教学、生产一线听取需求者的声音,同时向领域专家取经,出版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如我社《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在启动前,编撰人员和编辑多次深入油气田生产一线、科研院所,广泛听取了广大石油勘探开发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对分册设置、词条收录等进行了多次论证,才启动了这部巨著的编写工作,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总结现代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知识的大型工具书;我社正在运行的《实用化工辞典》在启动前充分对比了化工社的经典工具书《化工辞典》(现已修订至第五版),经与作者讨论研究,化工社的《化工辞典》注重原料和生产设备,而我社《实用化工辞典》偏重于产品和生产工艺,而且区别非常明显,这才坚定了我们出版这本书的决心。

三、选择权威的有责任心的作者

专业工具书对作者,尤其是牵头作者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作者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要求作者专业知识丰富、体系完备,对所编纂的工具书能够整体把控。同时要求作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愿意为工具书的编纂付出。如我社在策划出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时,选择刘宝和先生做主编,是因为他从事勘探开发工作数十年,主持过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工作,是勘探开发领域的权威专家,而且对《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的出版工作非常支持,多次参加书的启动会、审稿会,协调各方人力、物力推进图书的出版工作,为保障图书的出版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我社能够出版《精细化工原材料手册》,得益于年近八旬的老专家朱洪法教授的大力支持,朱洪法教授是原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的高级专家,长期从事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科研工作,而且十分热爱创作。在编写《精细化工原材料手册》时,老先生几乎凭一己之力完成了这本介绍了1000多种精细化工产品用原材料的巨著。因此,愿意做而且有能力做的权威作者对工具书的出版至关重要!

四、积极主动,全流程深度参与出版工作

工具书的出版工作量浩大,作为主编和编写组的权威专家通常比较繁忙,科技类编辑在其职业生涯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与专家学者交往,通过合作伴随其学科成就不断进步赢得科学家的芳心[3],出版社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分忧解难,在编写工作启动前制定详细的编写方案、进程和时间节点,编制《编写指导细则》发给具体参编人员,指导他们进行编写,必要时到现场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控出版进度,保障图书出版。如我社策划的《石油百科》丛书在启动编写工作前,社领导、首席专家多次亲自带队赴青岛、西安等地与参编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答疑,首席专家现场进行培训,介绍工具书的编写要点、词目编写方式等,发放编写细则,骨干编辑现场与参编人员进行广泛交流,深入互动。提交初稿后我社编辑也积极为各分册审稿建言献策,帮助作者联系行业的专家、学者审定,使得这套丛书从立项到分册定稿仅用了2年时间,目前正在加紧编辑加工,预计今年推出。

五、发挥专业特长,整合内外部资源,树立品牌形象

工具书主要用于认识客观世界或用作生产操作时的依据,其特点概括起来就两个——准确性和权威性。准确性要求书中所述的释义、工艺、术语等准备无误,经得起推敲;权威性指编撰人员在行业内要有一定的权威,得到业内认可,出版社也得是专业出版社,才能做出专业的工具书。专业出版社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根据已有的专业图书资源、作者资源,进一步整合、归纳、寻找亮点,在自身擅长的领域策划出版一系列工具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社在已出版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共四卷)基础上,出版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U盘版)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精要版》;以多年来出版的石油科技图书和相关工具书为基础,根据石油行业横跨10多个专业的特点,策划了《石油百科》系列丛书,以期作为石油石化词条释义的权威工具书。

此外,在出版专业相近的工具书时,尽量做到体例格式、开本、编写风格等的一致,使之“看起来像是丛书”,经过几年的积累后以系列工具书的形式进行营销推介,更具有品牌影响力。如我社策划出版《精细化工原材料手册》后,后续的《催化剂手册》《工业助剂手册》《油品添加剂手册》等多部工具书在开本、封面风格、编写体例、用纸、装订形式等方面都以其为蓝本进行编辑出版,形成“系列工具书品牌效应”。

六、顺应数字化出版新形势,打造多方位、一体化出版模式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读者在遇到疑问时更倾向于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答疑,同时数字化出版也在不断冲击纸质图书市场。专业工具书作为一类特别的图书,更适合进行数字化加工,一是可以缩短时间,加快出版进程;二是更新速度快,时效性更強:三是传播更加便捷,随时随地方便读者查阅。同时结合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微博等多种宣传和发行渠道,在提供内容服务的同时,打造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新平台。如我社在主页打造的“石油百科”社区,用户可以在线对石油类词条提出修改建议、提问、要求增加某方面的词条等,工作人员将用户意见反馈给相关专家或者在线专家直接答疑,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词条查阅功能,还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开发的石油百科APP,方便读者随时随地用手机进行查阅。微信公众号“石油百科OilEn-cy”适时发布百科类资讯。我社出版的专业工具书中的部分词条充实到了“石油百科”的建设,“石油百科”和读者互动交流也为下一步工具书的策划出版提供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依据。通过网页、APP、微信公众号、图书和读者进行的互动,达到多方位、一体化出版的目的。

总之,在新的出版形势下,专业出版社应该更加重视专业类工具书的策划出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整合已有的出版资源,选择权威的有责任心的作者,根据专业特色合理地设置和编写条目,在编写过程中深度参与,同时利用数字出版新技术、互联网、移动通信端等打造多方位、一体化出版模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曲乐.对当前大型工具书出版的思考[J].出版参考,2014(16):28.

[2]傅四周,孟嘉.浅议专业工具书的策划出版——以《细菌名称双解及分类词典》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6(8):52-53.

[3]章卫兵,重大科技成果图书选题策划的有效方法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7(9):41-44.

【作者简介】张贺,硕士研究生,石油工业出版社炼化编辑部副主任,长期从事石油、化工科技类图书策划与出版工作。

猜你喜欢
一体化模式权威
新时代我们仍需权威
无畏铸就成功
供电企业调控运行岗位培训研究
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继电保护测试发展方向的思考研究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再说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