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对更年期话语建构的影响

2019-12-12 06:10李通
新闻传播 2019年16期
关键词:更年期女性意识话语

【摘要】更年期是人类生命中的必经之路,一般主要指女性更年期,在更年期时表现出来的种种症状被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本文主要探讨大众媒介在更年期话语演变的过程中,如何影响了更年期概念的叙述和判断,使得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形象遭到夸张和妖魔化,同時,媒介带来的话语导向又反过来影响了女性意识的再构建。本文意在探讨在大众传媒影响下的女性意识的不断强化。

【关键词】更年期;大众媒介;话语;女性意识

论是人类还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会在形成之后因

为种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变化,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更年期作为一个西方医学概念,自形成开始同样受到了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医学、政策、大众媒介等。在这些因素中,医学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更年期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不断革新着更年期的治疗手段。政府的政策也不断在其中发挥作用,保障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相对于这两种因素,大众媒介对于更年期话语的影响更加多样和复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大众媒介对更年期话语建构的影响

媒介,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按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的见解,“媒介就是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在当代社会,一般而言,媒介指机械印刷书籍、报刊、杂志、无线电、电视和国际互联网等,它们都是用以向大众传播消息或影响大众意见的大众传播工具,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中逐渐被不同的媒介传播手段所占据,电视、网络随时可见,走出家门,广告更是无处不在,电梯墙面、公交车把手等,无孔不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关医疗技术内容经过包装充斥其中,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广告都成为了医疗技术展示价值的平台。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有关更年期的科学的、正面的信息得到了广泛传播,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歪曲的、错误的叙述,造成了社会大众对于更年期的负面印象和错误判断。具体体现在,通过媒介的传播,使得人们提高了对更年期的关注度,人们逐渐转变了对于更年期的错误认识。

很长一段时间里,更年期以“绝经”作为一个女人行将凋谢的标志,代表了女性意义的终结。《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许多女性伴随着月经紊乱、性衰老、生殖系统发生改变、心悸不安、夜间盗汗潮红、失眠多梦等生理症状,以及常会表现出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寡言欲哭、烦躁不安、多疑多思、喜怒无常等精神症状。其实现代医学对更年期早有相关的定义和解决手段,但是面对这些症状,部分女性会认为这是“病”,求医问药不见疗效后心情焦灼,越急越病,越病越急,形成负面循环。还有的女性觉得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家庭和工作琐事使得她们默默独自承受。近年来,伴随着医学知识的传播,无论通过官方电视节目还是社区医务人员的科普,越来越多的更年期女性和她们的家人开始了解更年期,接纳更年期,从而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遇到不适也能及时就医,听取专业的医学建议。虽然这种心态和做法暂时没有普及到所有社会大众,但这一趋势也证明了科学的医学知识在大众媒介的传播下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识。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媒介为了传播效果从而吸引观众,某些商家为了产品的销量借助媒介话语对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的描述进行了夸张和渲染,带有十足的倾向性,往往对处于更年期女性进行了妖魔化的形象处理。更年期综合征的种种症状被打上“难以应对”“不可理喻”的标签,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更是带有“黄脸婆”“女人四十豆腐渣”的刻板印象,许多女性甚至对更年期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认识,仿佛凡是中老年女性令人不耐烦的表现都是更年期造成的,去医院时甚至不知道应该去内分泌科就诊。

近些年来,以更年期保健概念为主要宣传点的医疗保健产品、手段越来越多,中医概念的保健品:延更丹、坤宝丸等,西医概念的保健品Swiss更年期平衡片,Black-mores大豆异黄酮更年期片等,美容保健措施:卵巢保养、女性健康会所等等。为了更好展示其疗效,在描述其用以缓解的症状时所用的话语往往极尽能事地丑化、贬低女性在更年期特殊时期的种种表现。为了表现医学神话,往往将使用产品前的更年期女性描述为“难看、浑身不适、家庭不和、夫妻感情岌岌可危”,而使用产品后的女性形象往往“神采飞扬、容光焕发、夫妻感情如胶似漆”。如风行一时的“延更丹”,在其官网当中就有无数这样的“用户反馈”。这些有倾向性的媒介话语其实就是利用了消费者对于更年期概念的一知半解和恐慌心理,对更年期概念进行了夸张渲染,虚假宣传。在模糊了公众视线的同时,一定程度使得人们对更年期概念产生了不够正确的认识,认为更年期会使得女性变得残缺和难堪,并没有意识到更年期只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从而使得更年期概念覆盖上了一层贬义的色彩。

除此之外,更年期女性还作为一种典型的艺术形象进入到影视作品中,在受到关注的影视剧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一部是2010年由青年演员马伊琍、杜淳主演的《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其中饰演几位男女主角的父母都处于更年期阶段,或许是为了使更年期的特点更加鲜明,几位演员的表现都相当夸张。在豆瓣影评中,对于几位角色的评价常常出现“奇葩”“极品”等等。我们不难看到大多数观众对于几位更年期角色的评价非常恶劣。影视剧形象对于更年期症状的倾向性表演使得人们对于更年期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刻板印象,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更年期概念并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更年期话语对女性意识的再构建

(一)消极层面

虽然部分女性和大众对于更年期概念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医学和政策方面也有了跨越式的推进,但是在大众传媒这一方面,女性意识依然得不到平等的对待,依然受到男性意识的挤压。男性审美意识依然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媒介中隐形的话语霸权依然限制和阻挡着女性意识的正确发展。

在大众媒介所传播的铺天盖地的有关更年期概念的话语中,总是通过男性这一社会优势群体的视角出发,将男性的经验作为标准来衡量女性的种种生理表现和习惯。在难以察觉的性别政治主导下,媒介话语中所表现出的男性话语霸权使女性的思想和行动被迫变得顺从于男性规定的种种“标准”,对于女性是非常不公平的。这些描述将女性置于了被动、迎合地位,更年期似乎成了女性承受伴侣的态度转变的原因,女性不仅要默默承受,还要接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全部都来自自己。这种传媒话语中表现出的对女性更年期的“定罪”和不理解,带来的对于女性意识的影响,无疑带有负面的引导作用。

(二)积极层面

在过去男权社会的统治下,女性身体和意识,都附属于男性,并受到男性的控制和训练,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在家庭、职业、政治、经济等领域有了质的跨越,女性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自身气质,同样,中老年女性开始关注更年期阶段自身的种种变化,并逐渐开始接受正确的观念。从一开始认为在更年期绝经后,女性将不再能够妊娠,更年期代表着作为女性的意义的终结。随着医学的普及和传播,一部分人对于处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有了正确的认识,更年期只是人生中人人必经的一个阶段,男女都有,只不过在这一阶段中,由于个体差异性,激素和器官功能发生变化的程度不同,不同的人表现出了不同的症状而已,并不是一种疾病。对于更年期的正确认识使得人们开始逐渐能够理解更年期女性的一些“反常”表現,一些接受到知识普及的更年期女性也对自己生理期等身体变化更加容易接受,在产生不适时也能带着平常心接受身体和心理的治疗。

从这一方面讲,更年期概念的演变,带来了女性意识的重新构建,部分女性对于自己身体产生了新的认识,不再以“绝经”作为自身女性意义的结束,而是意识到,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生命中很平常的一个阶段,女性的意义也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结语

本文分析了大众媒介在更年期话语建构中的双重影响,可以发现虽然大众传媒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大众对更年期的认识更加科学,对处于更年期状态的女性家人更加包容,但是客观来说在大众对更年期的认识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不显著,反而因为不良商家的过度描述和妖魔化给大众带来了恐慌和误导。尤其是女性,她们对于更年期所表现出的种种独特的生理表现往往没有客观、理性的对待,常常盲目地听从于各种医疗信息。由于看不到其他利益主体在其中的目的和行为,所以女性往往不自觉地接受来自男性话语对于女性意识的控制。

通过大众媒介对更年期话语建构的影响,本文借以传达这样一种观点,将“更年期”这一医学概念置于一种非医学的社会分析维度中,我们可以对女性意识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借以警惕在女性意识渴望得到更加独立发展的过程中,其他话语权力对女性意识的难以察觉的引导,希望人们可以更加正确、客观地对待每一种个体化的发展状态,尊重和理解处于特殊状态中的个体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独立地位。从女性自身来讲,能够更加理智从容地看待自己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变化,树立新时代不依附,不慌乱的女性意识。

参考文献:

[1]朱玲桂.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病机特点研究[D].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

[2]刘健锋.更年期综合症中西医研究动态与发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244.

[3]周佩英.更年期综合征定义及相关概念[J].中国社区医师,2003(08):7-8.

【作者简介】李通,辽宁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更年期女性意识话语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FSH、LH、E2浓度的影响分析
当“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潮热出汗不仅仅是“更年期”
调试心理过好“更年期”这道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