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情境教育分析

2019-12-13 11:51肖冠雅
法制博览 2019年21期
关键词:法制史时代情境

肖冠雅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从开设以来一直都是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这门学科对中国历史文化理解较深,而教师教学期限较短,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了解中国法制史,导致学生对中国法制史不太重视,也就不能更好地学好中国法制史这门课。面对这种现状,处于自媒体时代应该利用良好的教学资源,比如将情景教学应用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关注,强化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自媒体时代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情境教育概述

情境教育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构建另一种与学习相关的情境,从而达到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的能力。虽然情境教育普遍应用于中小学生的课堂教育中,但学习的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所以在本科中国法制史教学中采用情境教育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教师应当通过自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建造出一个良好的历史发展情境,带动学生集体融入到其中,让我们学生可以更加主观地意识到所学的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内容,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中国法制史情境教育的优势

(一)强化学习记忆

情境教育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设定的现实情节,然后再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就是设定的情节要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教师就设定的情境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探讨、思考,对于教学情境的设定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设定符合当代大学生喜好的情境,这样才能使我们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国法制史的学习中来。中国法制史教学有较多的理论知识,然而只有结合情境教育,形成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局面,让学生可以直观记忆所学的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促进思维发散

通过教师设定的中国法制史的实际情境,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切身感受某一时期社会发展的过程。举例来说,在学习《隋唐制度》课程时,教师让我们自己选择角色,自己选择扮演商贩、官员等等,再进行相关法律行为,根据自身所经历的事件,结合实际分析当时的法律制度。这样可以让我们对某一课程内容更加印象深刻,也会促进学生去结合实际对中国法制史进行思考,让学生的法律思维技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可以更加灵活地通过中国法制史运用现代的法律。

三、自媒体时代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情境教育研究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如今交流方式都依靠网络,我们也调查过在校学生与同学沟通为何种方式的问题,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大多利用互联网,比如QQ、微信等通信软件相互沟通交流学习,而面对面的学习已经占很少数了。当然在自媒体时代利用互联网学习也有很多的优点,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对于网络都极其敏感,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去获得优质的学习资源。而在中国法制史的情景教学中,适当加入自媒体可以建造更加合理的教学情境。譬如,教师构建一个信息交流不方便的远古时期的情境,学生想出办法通过微信群聊形成这样一种环境,而一部分路程较远的学生就走出教室,想要发送消息通过这个微信群聊的互联网媒介,教师适当把握交流时长,让其他学生能全面主观地了解到某一时期的特性,学习时的灵活程度变大,学生就可以更直接地切入主题知识。

现在的自媒体时代不断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应用在中国法制史的教学中,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转变。而现在的中国法制史的学习资源的透明性,可以让教师和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取中国法制史课程的知识内容,同学之间所得到的知识也可以进行共享,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学生通过情境教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也可以在网上查阅中国法制史情境教学的相关视频进行学习,促进对中国法制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四、结束语

中国法制史作为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法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的学习应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而在自媒体愈演愈烈的时代,通过自媒体进行中国法制史的情境学习,促进学生对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强化学习记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激发学生对中国法制史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持积极的态度,这样就会强化中国法制史教学的课堂效率,同时就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完善了中国法制史的教学模式,跟随时代的发展,探寻更加合理的教学环境,促进中国法律社会的建设。

猜你喜欢
法制史时代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寺田浩明著《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课程定位及其教学思路探索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中国法制史研究中的“通史”与“专题史”——民国法制史研究代表作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