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品研制项目外协管理研究

2019-12-13 23:58李硕阮征
商品与质量 2019年27期
关键词:供方产品质量研制

李硕 阮征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076

航天工程是彰显国力的象征,航天事业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航天产品的质量关乎到航天工程的顺利开展与正常运作,责任重大非同小可,一个小小的失误将会带来严重后果,造成国家经济承受巨大损失,浪费国家资源。航天产品的研发工程庞大,涉及专业较多,制作工序繁杂,研制项目开展面临很多问题。如果所有航天产品都由相关研究单位负责做到事无巨细,保证航天级的质量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参考社会上普通企业单位将一些工作外包的运作模式,国家航天研究机构将航天产品的研制委派给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单位,通过项目外协模式进行管理。保障工程按时顺利进行,同时保证航天产品质量,但是现在的项目外协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尚需改进的地方。

1 我国航天产品研制项目外协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的国力增强,航天事业发展迅速,航天产品研制的需求飞速攀升。航天产品专业涉及面广,专业研制技术要求较高,普通的研发单位无法满足航天级别质量标准。随着研制需求的上涨,外协企业单位的供应能力有所下降,出现无法满足国家航天事业需求的情况,并且需求数量的增加导致航天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航天产品质量关乎航天事业的功败垂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航天产品质量不过关将会导致严重后果。外协企业单位的研制进度下滑,出现研制进度缓慢,甚至无法按时交付的情况[1]。

1.1 面对航天产品需求的增加,外协的产品保障能力有所下滑

航天事业关乎国家发展与稳定,航天产品的质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航天产品的外协管理模式是解决质量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但随着研制需求扩大,外协对产品的保障能力下滑严重。航天产品研制的质量、进度以及供应模式出现问题,缺乏完善的研制规划。尤其当“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出现时,对航天产品的研发、制作、测试、生产以及供应等环节提出巨大挑战。外协缺乏对产品研制方案的全面理解,导致研制规划产生偏差;航天产品研制规范性不强,无法向研发机构提供完整的过程数据包,造成有关部门无法对产品进行回溯;综合以上情况,从而导致企业单位强行交付不达标的任务,或是无法按时交付。

1.2 相关协助企业单位众多,无法进行深入管理

航天产品的研制多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建设事业型生产,厂家从中获得的利润较低,但研制投入较多,导致厂家不愿接手项目或者报价虚高。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同时兼顾设计工作与外协管理工作,对研制生产工作监管不力,导致生产的航天产品质量不过关。航天产品研制种类众多,需要委托多家企业单位开展研制工作,但是由于生产水平差异,易导致不同航天产品的衔接度不足,投入使用时产生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从而耽误工程的正常进行[2]。

1.3 选择外协企业单位的机制不完善,无法准确挑选出最合适的供方

航天研究机构现有的外协选择机制不够完善,对于供方的综合能力评判不足。没有建立合理的评判机制,全面考量供方企业的科研技术能力、整体生产水平、财政收支情况以及信誉度。缺乏科学详细的供方分类,针对不同的航天产品选择不同的供方。供方企业的名单更新缓慢,无法跟进时代发展,缺少对名单中供方进行考察的相关举措,完全依赖原有供方名单,对新型优秀企业不做考虑。

2 改良我国航天产品研制项目外协管理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航天研究机构的现行外协管理模式以及实际工作情况,针对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航天产品是一项大型航天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因此,及时发现外协管理模式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2.1 航天科研机构组织专业的质量监管部门全程监督

航天科研机构作为委托方建立专业的质量监管部门,全程对供方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质量检查,督促供方合理规划研制工作。供方研制工作产生问题时,委托方监管部门有权利提出合理改进意见,敦促供方进行改正,保证航天产品质量[3]。

2.2 改良供方评判机制,选择合适的供方

现行的供方选择机制不够完善,对供方综合生产水平评估不够全面。航天科研机构需要对供方进行全面考量,与供方建立外协关系,初次进行合作时,全面审核供方企业的实际水平。实地考察供方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执行能力、企业信誉以及真实财政水平,谨慎考虑财政情况较差的企业。由于航天产品研制属于国家机密的特殊性,企业的保密能力尤为重要。航天产品工艺性强,质量要求较高,在研发生产时易出现大量问题,供方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提前检测。对供方核心研发技术人员进行问题测试,检验技术人员解决常见问题的平均水平。供方名单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及时更新,对名单上的供方定时进行考察,对不再具有航天产品生产能力的供方予以淘汰;观察市场变化,对市场出现合适的新型企业单位纳入供方新成员的考虑名单里,在全面考察之后选入新供方名单。

2.3 保持与供方密切研制技术沟通,确保生产产品满足要求

供方技术能力的差异,易导致不同航天产品质量差距较大,在实际投入使用时衔接度不够。因此,委托方应时刻保持与供方技术交流,矫正供方可能存在研制方案理解差异的问题,避免无法按时交付任务。正确理解委托方研制方案,有助于提高不同航天产品之间的衔接度。

3 结语

航天工程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肩负着国家委托的责任,每一项工作的行进不容有失。航天产品是顺利完成国家托付任务的基石,质量过硬的航天产品不仅需要供方优异的生产水平,同时需要完善的项目外协管理机制。航天产品研制项目外协管理通过对供方全面审查,挑选出合适的供方;建立审查部门对供方全程监督,保证研制生产进度合理。

猜你喜欢
供方产品质量研制
供应链环境下的供方管理模式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一份来自客户的肯定:广日电梯获中梁地产“长期合作供方”荣誉称号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航天外包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中国船级社大力推进海外供方认可服务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外购供方质量准入管理与标准化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