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复调音乐思维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2019-12-13 07:15董伟袁歆瑶
北方音乐 2019年21期
关键词:钢琴民族

董伟 袁歆瑶

【摘要】西方复调音乐思维与我国早期传统音乐中的复调音乐因素具有一部分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20世纪时,我国一批留学海外的作曲家将西方复调音乐技法带回国并传播开来,于是近现代我国民族的复调乐曲有很多都是运用西方的复调音乐思维及技法与我国音乐语言相结合创作而成的。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近现代复调钢琴乐曲进行研究,从中了解作曲家如何借鉴和使用西方复调音乐思维来进行音乐创作的。

【关键词】复调音乐思维;钢琴;民族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复调音乐的发展进程

西方音乐从早期宗教音乐的齐唱发展到二声部以及多声部合唱,直到12、13世纪复调音乐的出现,由J.S.Bach在巴洛克时期将复调音乐发展到最顶峰,由于西方复调音乐经过了较为漫长的发展历程,所以形成了十分系统且非常完备的复调音乐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在西方乐坛曾占据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后来所有作曲家的音乐创作。

我国的多声部音乐历史比较悠久,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多声部因素表现形式。但是,现如今我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复调音乐思维并不是直接由我国传统音乐中所包含的复调因素发展而来的,“五四”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批作曲家,他们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对位技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借鉴,之后人们逐渐认识了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些复调因素,他们对此进行挖掘,并运用这一音乐思维和手法进行音乐创作,从而逐步将这些复调技术理论运用到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实践中。

上世纪30年代,一批从20年代成长起来的音乐家或曾出国深造的音乐家登上了我国的乐坛,他们以满腔热情投入到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中,这些音乐家学习了西方音乐技术理论,并将一系列技术理论带回我国并传播开来,这些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使用我国民族五声调式音阶体系创造旋律,加入了西方音乐中的和声、复调等技术手法,使我国当时新创作的音乐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他们的创作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黄自先生在音乐创作以及音乐教学中的影响比较大,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还对后来的贺绿汀等作曲家影响极为深远。

二、西方复调思维在我国钢琴作品中的体现

从二十世纪开始,我国的作曲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复调音乐作品,其中包含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声乐作品主要可分为两类,独唱作品和合唱作品。合唱作品的复调性很容易理解,人声的多声部化更容易将多声部以及带有复调思维的音乐语言表现出来。独唱声乐作品,则需要人声和伴奏器乐共同表现复调性。在器乐复调作品中,钢琴作品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复调音乐得到了蓬勃迅速的发展。

在钢琴复调作品领域,我们不得不提到贺绿汀先生。贺绿汀先生生于1902年, 1931年进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师从于黄自先生,主修理论作曲。1934年,他创作的一首钢琴曲引起了乐坛和社会的瞩目,这首作品名为《牧童短笛》。全曲一共可分为三段,1-24小节为A段,作品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前半部分以五声调式为主,后半部分加入了偏音,形成了六声调式,运用了西方音乐的和声以及复调中二声部单对位的写作手法,将两个声部的旋律进行形成十分自由的对比,声部之间的音区、节奏也都构成了鲜明的比较,每一条旋律都具有独立的个性。在这一段中,作曲家使用了过门的手法,从而使两个声部之间在节奏疏密之间形成互补,乐曲没有停下来的趋势,因此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B段采用了主调音乐的写作手法,首先在写作手法上就与A段产生了对比,即复调与主调的对比。另外在旋律方面,作曲家在情绪上将B段与A段做出对比。再现的部分是在A段的基础上运用了一些装饰性的手法,如在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中加入和弦外音使之成为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从而使主题听起来更加华丽动听。贺绿汀先生较早地将中国化旋律与西方复调手法畸形了成功的结合,《牧童短笛》是我国第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复调钢琴作品。

被誉为“中国复调大师”的陈铭志先生出版过许多与复调音乐相关的书籍。不仅如此,他的音乐创作也与复调技法无法分离。我们就以陈铭志先生《复调小曲集》中的其中一首作品《打莲湘》进行简要分析。在乐谱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这是一首二声部单对位的复调钢琴小品。在乐曲开头处,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同时进入,两声部的节奏各不相同,旋律具有对比性,高音声部大部分为连奏,低音声部多为断奏,两个声部在形象和性格上具有差异,全曲若其中一声部简,则另一声部繁,整体音响互相呼应,连绵不断。

经陈铭志先生改编的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也是一首复调乐曲,这里运用了二声部模仿复调手法以及三声部对比复调手法。乐曲开篇一段散拍子的引子,当乐曲进入主题后,作曲家在低音声部写出了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的固定伴奏型,先是简单的与旋律结合,后来由这一伴奏型做出些许变化之后与旋律继续结合。之后是带有三声部对比复调的段落,三个声部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交织在一起,产生一种无穷的推动力,后来又经过了一段二声部模仿复调的片段,这一片段只有四小节的长度。随之进入该乐曲的尾声。

除了以上例子,我國还有许多钢琴作品中也都运用了同样的复调写作手法。

钢琴独奏小品《唱灯》的旋律音调采用了我国民族调式,两个声部旋律之间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两个声部在节奏音型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全曲在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中先后出现了固定的节奏型与另一声部进行对位,只在音高上做出了变化,使得这首复调乐曲保持了较多的统一,这一节奏型反复出现,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瞿希贤编曲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一首旋律让大家耳熟能详的钢琴独奏作品,这首曲子旋律部分原本是瞿希贤创作的儿童合唱歌曲。钢琴作品的开头采用了对比复调的手法,两个声部一前一后出现,相互交织。音乐形象上,两声部具有明显的区别。在这一乐段之后,作曲家采用了主调手法进行了一段创作,当某一声部作为旋律出现时,另一声部以和弦的形式与之相随,中间偶尔出现了非常短暂的二声部单对位作为穿插。第39小节第二拍起,乐曲回到二声部单对位中,两声部旋律各具特色特点,相互配合,相互交错,在如波浪一般的一段创作后,两声部的节奏型同时变为密集,将乐曲推到了一个十分华丽的位置后,再现了乐曲开篇的长音和弦节奏型,并结束该乐曲。

《苏北民歌》是由作曲家邵元信根据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这首作品采用我国民歌作为素材,在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间进行对位,两声部对比非常明显,作曲家将一首简短的民歌加上西方复调音乐技法来创作,构成一首简短精炼的复调乐曲。

《二月里来》原曲是冼星海创作的《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后来由王震亚将其改编成一首复调钢琴作品,此曲同样采用了对比复调的创作手法。这首作品虽然结构短小,却充分展现了我国复调音乐作品具有我国的民族性格。

谭盾是我国当今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横跨东西方音乐、表演艺术等范畴。钢琴组曲《忆》是他在钢琴音乐创作领域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该组曲共包含八首小品,其中《听妈妈讲故事》运用了复调手法,旋律是根据他所熟知的儿时民谣组织而成,乐曲可分为三段,从第九小节开始运用二声部的模仿对位,模仿声部较开始声部晚一拍出现,模仿中带有一点点细节上的差异,两个声部互相交织,此起彼伏,并在乐曲中间部分运用民乐中的加花技法展开创作,织体上有简有繁,疏密层次有度,音乐具有我国民族特性。

罗忠荣先生有一套复调作品,名为《五声音阶前奏曲与赋格》,这套作品中的第一部作品是老一辈人的记忆。在1956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了一档“小喇叭”广播节目,这档节目中有一首经典曲目,也就是罗忠荣先生的《宫调式——小喇叭》。这部作品采用了标题中所说的宫调式,前奏曲的主题高音声部先在C宫五声调式上出现,低音声部开始低于高音声部小六度,之后将个别音进行调整,使其仍然处于C宫五声调式内,当演奏到长音保持时,双手在另一高度行走,主题第二次出现时出现在了e角五声调式,但仍未脱离C宫五声系统。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只采用了其中一部分素材,在这里出现了转调。第四次陈述是第三次的模进,缩短了主题音乐材料,在这以后音乐形象出现了变化,两个声部形成倒影,但依旧在C宫五声系统内发展。在短暂的变化后,主题再次出现,回归主调,低音在宫音和徵音来回跳动,形成终止,结束了前奏曲。赋格部分就是广播节目中每期都会出现的音乐片段了,分为两个声部。主题在C宫五声调式上呈现,共4小节,答题在低音声部上,是主题的属方向调,对题与答题展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对题将答题较长的四分音符进行了另一声部的填充,使之没有要停下来的感觉,在赋格的中部,主题再次出现时运用了倒影、模进、材料分割等手段,作曲家将主题先后以不同的形态安排在不同的调性上,音乐主题形象反复出现,加深了听者的听觉印象。

我国近现代使用西方复调音乐思维创作的钢琴曲还有很多,创作手法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提到的这几种,我国近现代音乐能走新的高度,得益于我国这一批20世纪到海外留学并将西方的复调音乐技法带回我国的作曲家,他们不仅为我国音乐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习资料。

三、结语

西方复调音乐思维进入到我国以后,作曲家们创作了许多的复调钢琴曲,不仅仅是二声部和三声部的对比与模仿手法,还有赋格等具有更复杂的复调手法的乐曲被我国作曲家創作出来。在这里仅针对上述复调技法的钢琴作品进行研究分析,目的在于从中学习这些复调技法,以便于为日后的学习积攒资料,也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子涵.中国当代钢琴浮雕作品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6.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董伟(1963—),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复调);袁歆瑶(1994—),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复调)。

猜你喜欢
钢琴民族
党是民族的脊梁
MINORITY REPORT
纸钢琴
传承 民族 文化
最牛钢琴
钢琴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没有希望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