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论语中的君子内涵

2019-12-13 07:22李璐苹
卷宗 2019年32期
关键词:仁义论语君子

摘 要:《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关于君子的论述影响深远。挖掘孔子所提出的君子形象的内涵,对于我们文明社会建设、丰富社会主义内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论语;君子;儒家;仁义;内涵

身为经典“四书”之一,论语的经典性毋庸置疑。要了解孔子的论说,《论语》是最直接的材料。《论语》中大量提及“君子”,在杨伯峻版《论语译注》中,全书关于“君子”居然提及107次。《论语》中关于君子的提及,如《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又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如此多的数量之后,反映了君子形象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性。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有关于君子的自己的一套理论,关于君子应克己复礼、应有义、应有礼、应言必信、应谨言慎思等。

1 克己复礼为仁

关于君子,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君子的最早起源已无从查证,但是先秦典籍中常提及其存在,如《诗经·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采薇》中“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尚书·无逸》中也有“君子所其无逸!”。值得注意的是,“君子”这个词与“小人”这个词最初都无褒贬含义,而是身份的代称,后来才演化为具有道德褒贬意义的词汇。最早大多身份尊贵的贵族被称为君子,并无道德含义,而自孔子开始,“君子”开始有了褒贬含义和深层次的文化内蕴。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根基,也是孔子的道德标准。《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其中“杀身成仁”足可以看出“仁”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仁”是什么呢?《论语·颜渊》中有:“攀迟问仁。子曰: ‘爱人”。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博爱各种不同的人或物。《论语·阳货》中的“君子学道则爱人”也表明君子需“爱人”。而仁的最终意义就是指向恢复周礼。《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仁是君子的道德标准,君子需外守礼,内克己。

2 义以为上

在孔子关于君子的思想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义的。如《论语·里仁》中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还有《论语·阳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等。孔子在《论语·阳货》中的“君子义以为上”体现了义对君子形象的重要性。再如《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说明了义的根本性。《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表达了义超脱于富贵,孔子视富贵如浮云的思想。孔子对于“君子固穷”是认同的,所以孔子极为赞赏颜回的君子所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前文所提及的小人与君子,在《论语》中小人与君子经常被对比而提。《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阳货》中“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等都将君子与小人相提。孔子对于小人和君子之辨,尤其是用“义”来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的思想对儒家及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3 立于礼

孔子作为殷商后裔,为礼崩乐坏而痛心,恢复周礼是他一直的追求。《论语· 季氏》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和《论语·泰伯》中“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明了礼的重要性。《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视、听、言、行为等四个方面对君子的具体行为规范做出了要求。《论语·八侑》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仁是内在规范,礼是外在要求,于是“君子博学于文,而约之以礼”,礼约束君子自身,使君子人格趋于完满。孔子对君子的礼节还有了具体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侧重于通过君子的“修身”,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礼节规范。

4 言必信

孔子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将诚信比为车轮,以示无信如车无轮,突出其重要性。孔子对于士有“言必信,行必果”的要求,那么对于君子就更要求其诚信了。君子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而后说,以达到“言必信”。还有“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对于说出口的话务必做到,应该谨言,应该对行为有所节制,这也是从君子的说话方面给出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诚信作为君子必须拥有的品质在君子形象中也是很重要的,有信才能成君子。

5 慎思自省

孔子有云:“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视思明”指观察事物要仔细,仔细思辨事物的本来面貌。“听思聪”指君子不能偏听偏信,要加以思考。“色思温”指面部表情温和,“貌思恭”指对人恭敬有礼。“言思忠”指说话方面要忠厚,不浮夸。“事思敬”指对待事物要持尊敬态度,同时对待有疑问的东西要敢于“疑思问”。对于任何事物都要考虑其能否符合道义。从“视、听、色、貌、言、事、疑、忿、见”等九个方面作为君子的行为标准,树立了一个详细的规范。孔子认为君子还应该自省。《左传·宣公二年》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人能不犯错呢?《論语·学而》中有“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孔子对自己的要求,即使如孔子本人,也要不断自省,以免犯错。除此之外,“见不贤而内自省”,见到别人不当时,如果自己也有类似行为,也要反思自身。于是《论语·述而》进一步提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6 孔子君子观的现实意义

虽然不能成为“圣人”,“君子”也凝聚了孔子对于趋近完美的人格的构想。君子是儒家塑造的经典人格形象,孔子所倡导的君子克己复礼、仁民爱物、有义有信、慎思自省的君子形象是中国的文化传承,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也说明君子应该注重实干、注重本事,而不是空谈。君子人格并非仅仅为了追求个人修养,而是蕴含着崇高的社会追求,其表现为“修己以安百姓”的社会追求。在新时期,我们要重新审视孔子的“君子”人格形象,重新挖掘其思想价值,对我们建设社会文明、丰富社会主义内涵、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王海成.从“仁”到“义”:先秦儒家礼学精神的演变[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

[4]陈来.《论语》的德行伦理体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赵馥洁.孔子“君子之道”的开新意义及其时代价值[J].唐都学刊,2018.

作者简介

李璐苹(1994-),女,汉族,云南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仁义论语君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君子无所争
仁义不过是“客栈”?
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孟子“居仁由义”的壮美意蕴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