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课内外教学资源的对点链接

2019-12-14 02:05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江溪小学华美娜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语篇课外语音

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江溪小学 华美娜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 但教科书提供的语言素材十分有限,课堂教学也只是语言学习的一种途径。 因此教师要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尽量真实的语言素材,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由此,近期我工作室围绕“小学英语课堂的课内外整合”, 开展了多次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在不断地备课、磨课、试课中,我们发现:课内外整合不是简单地将教材内容与课外资源1+1,而是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以此为切入点,有选择地跟课外资源进行对点链接, 融会贯通,充盈学生的知识架构,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促使教材的多元化, 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本文将结合三节各具特色的小学英语课内外整合的教学案例,阐述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观点。

一、对点链接课内外相关话题,再构语言素材

牛津小学英语8册书共包含: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服装、颜色、节日、季节与天气、食物等30多个单元话题。 有些相同话题重复出现在不同的一册内。 比如:3A Unit 8 Happy New Year, 5A Unit 8 At Christmas, 5B Unit 7 Chinese New Year,6A Unit 8 Chinese festival 都是关于节日的主题;5A Unit 5 What do they do, 6B Unit 8 Our dreams 都是关于职业的话题;3A 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4A At the snack bar,5B Unit 6 In the kitchen,6B A healthy diet都是关于食物的话题……相同的话题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和语言支架。 教师经过对教材的梳理和归类,并对点链接具有相同话题的一些课外教学资源, 在课堂上就可以以旧带新引出话题,并帮助学生运用相同话题的不同语言支架和功能,再构新的语言素材。

教学案例一: 六年级复习课Festivals

1.呈现节日主题,梳理归类

课堂导入环节, 授课教师播放了一段关于节日文化的短视频素材, 内含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Mid-Autumn Festival等十二个中西方节日,明确今天复习课的主题。 通过配以这些节日代表性的图片以及课前的预习, 教师要求学生快速将这些节日Chinese Festivals & Western Festivals归类(见图1)

图1

在此基础上,找出这两组节日中主题类似的中西方节日,再次归类:

第一组: Christmas & Chinese New Year (中西方新年主题)

第二组:Valentine’s Day & Double Seventh Festival(中西方情人节主题)

第三组:Halloween & Zhongyuan Festival (中西方鬼节主题)

2.复现语言支架,凝练整合

图2

利用第一组节日主题,引导学生用Christmas 和Chinese New Year 中所学句型“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Christmas / at Chinese New Year ? First,next,then,finally ”复述两个节日的日期和活动,并提炼出两个节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形成第一份简报(见图2)。

3.推进主题情境,模仿运用

第二组节日主题“Valentine’s Day” 和“Double Seventh Festival ”是一组课本之外的新的节日主题,授课教师用了具体形象的小视频并配以学生能听懂和理解的语言,让学生来了解这两个节日,尝试运用第一组主题中呈现的语言支架完成缺词填空,并与教师合作完成板书第二份简报(见图3)。

图3

4.深挖主题内涵,重塑再构

第三组节日主题“Halloween &Zhongyuan Festival ”是在前两个组节日主题对比的基础上,用相对比较抽象的语篇阅读呈现(见图4), 教者通过三个Task (Task 1:Read quickly , underline the same and different things ;Task 2 :Work in groups and finish the briefing ;Task 3:Try to make a reporter ) 引导学生分析语篇内容,提炼相关信息,生成简报(见图4)。

图4

以外, 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简报重塑语言情景,再构语言素材,具体如下:

Halloween & Zhongyuan festival

Halloween is on the thirty first of October. People usually make pumpkin lanterns, dress up in costumes and wear masks .Children play “treat or trick”for candies. Zhongyuan Festival is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On that day, children can't go outside at night, they burn paper money and float river lanterns.

All the people believe the ghosts walk around the world on that day, and people do different things to commemorate their ancestors.

二、对点链接课内外相关体裁,创新语言支架

牛津小学英语64个单元除了有不同的主题,还有不同的语篇体裁:三、四年级教材中多为对话类体裁,五、六年级中多为短文类体裁,其中5A 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5B Unit 1 Cinderella,6A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6B 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又出现了特有的四个故事类语篇体裁。 胡壮麟(2001)指出,每一节课实际上都在与语篇打交道。 根据语篇的话语场、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的不同,语篇体现为不同体裁。 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语篇体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对点链接课外相关体裁资源,创新语言支架。

教学案例二: 六年级复习课Stories

1.复现故事内容,概括故事要素

课堂伊始,教者巧妙通过几个关键线索逐一呈现, 复现课本第一个故事The king’s new clothes,并通过关键词提示, 引导学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带领学生一起来概括故事要素:出处、作者、角色、主要情节(见图5 )。 同法复现课本第二个故事Cinderella,并鼓励学生用刚才概括出来的故事要素,对该故事加以描述。

图5

2.赏读故事原版,提炼故事框架

书本上的故事都是原版故事的简化版本,其中难免丢失了一些故事情节, 使得故事不够完整、不够生动。因此在呈现课本第三个故事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时,授课教师并没有沿用线索猜测故事的教法, 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Why was Goldilocks in the forest? Why was the house empty?What did the bears say when they came home? What happened at last?赏读故事原版。在引导学生欣赏故事的同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发现让故事更加生动的 写 作 手 法:inner monologues,dialogues, similar sentences,repeated sentences 以及副词的运用(见图6)。 在此基础上, 提炼出完整故事的框架结构:“Beginning开头”“Body主体”“Ending结尾” 三大部分。 通过阅读故事、习得方法、提炼结构,引导学生逐步创新故事语言支架。

图6

3.运用故事框架,创新语言支架

通过赏读课外原版故事,习得了丰富故事的写作手法以及故事的主要框架结构之后,教师首先以课本第四个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课外完整版,带着学生小试牛刀,引导学生尝试用similar sentences(相似的句子)或repeated sentences(重复的句子)来表达不同角色的inner monologues(内心独白)和dialogues(对话),尝试用不同的副词loudly,sadly,confidently来描写不同角色的不同心情和语气。在课本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创新了故事语言支架(见图7)。 合作完成故事作品后,教者鼓励学生将自己创编的剧本表演出来,因为是自己的创作,学生们的表演都极为生动。

图7

随后,教者提供给学生The king’s new clothes和Cinderella这两个故事的模板, 作为课内外机动作业,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故事创编,并排练表演。

三、对点链接课内外相关语音,提升语言能力

牛津版小学英语从三年级下册开始,就新增了语音教学板块。 本板块共安排了25个字母和18个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基本发音,以及句子重读、连读、语调等项目。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规范的语调能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2102)。 梳理课本上所有的Sound time教学板块发现,相应的语音内容,虽然有节奏明快的绕口令趣化语音教学,但缺乏整体的语境和语言支撑。 如果我们适时将这些语音,对点链接课外的一些自然拼读资源和语音绘本, 加以合理修改和创编,就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案例三: 5A Unit 3 Soundtime Ugly duckling

1.基于教学目标,建构整体语境

本单元Sound time板块的教学目标:能听懂、会说字母u在单词中的读音。授课教师基于此目标, 创设了以Ugly duckling为主人公的整体语境, 情景围绕“What does Ugly duckling look like?”“ What does Ugly duckling like?” “What can Ugly duckling do?”三个问题逐步推进,将课内外的语音知识自然融合在一起。 为了让语境更加真实,授课教师巧妙地将Sound time文本和图片中的Rubber duck和课外语音绘本中的小男孩都换成了Ugly duckling(见图8)。 自然流畅的整体语境让语音教学变得趣味生动,学生在关注情节展开的不经意间,也习得了语音知识。

图8

2.探索发音规律,优化语音技巧

在欣赏和跟读了稍做改变后的Sound time文本, 授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归纳字母u 在一些单词中的发音然后链接了课外自然拼读资源中关于[u]的rhyme动画视频,指导学生习得新的语音拼读技巧,并用学生自制的拼读台历,替换首字母,大量认词,优化语音技巧。 在学生基本达到见词能读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又进一步推进了学生听音能写的语音技能。 (见图9)

图9

3.融合语音语篇,提升语言能力

图10

学生在上述各种拼读活动中,已基本掌握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语音技能,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拼读的积极性。 此时,授课教师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了改变了主人公的课外语音绘本读物It’s fun to jump。 学生借助已学技能展开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识读了更多的新单词。 顺应故事发展的情节, 授课教师继续追问:What does ugly duckling turn into at last? 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不难得出:It turns into a swan,以此将整节课创设的整体情境首尾呼应起来(见图10)。 授课教师到此并没有收课,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语篇板块的语言支架, 给这个绘本故事加上收尾, 不仅将语音和语篇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此过程中,还升华学生的情感品质。 学生例文如下:The ugly is gray. He has two wings,but he can’t fly.He is very ugly.He likes to jump.He jumps over the drum/cups/mushrooms/bus/sun.He jumps and jumps.At last,he turns into a swan.The swan is white.He has two big wings,He can fly high.He is very beautiful. It’s fun to jump jump jump.

上述三个教学案例只是从资源链接的角度来研究课内外教学的整合,后期,我工作室还将从课内教学整合的形式、原则,以及“度”的把握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探讨这一课题,意在通过这一课型,发掘教师对教材的开发力, 提升学生语言的创作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率。

猜你喜欢
语篇课外语音
小满课外班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