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阅读服务 优化图书馆职能

2019-12-14 04:02王进杜依忆左自潺
丝路视野 2019年16期
关键词:智慧服务个性化服务智慧图书馆

王进 杜依忆 左自潺

摘 要:智慧图书馆建设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图书馆界不断探索服务转型,以适应新时代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但是服务转型也不应轻视图书馆传统业务,智慧图书馆就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需求的智慧服务,并且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破图书馆传统空间布局,让传统公共图书馆一刀切的服务模式向个性化服务方式转变。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智慧服务 个性化服务 物联网

一、引言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图书馆界不断探索服务转型,以适应新时代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其中不乏一些好的尝试,如建立24小时图书馆,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等,这些活动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然而有的尝试却偏离图书馆主要职能,如戏剧表演、少儿手工课等一些与阅读毫无关系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吸引市民来到图书馆,但是它不是图书馆应该提供的服务范围,长此以往会让普通市民对图书馆产生错误认知,也会让真正想阅读的读者感到不适,笔者认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仍然是文献的收集与馆藏,以及发挥阅读推广的作用,为来馆读者提供优越的阅读环境和便捷的阅读体验。如今,物联网RFID、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发展迎来了一个发展契机,这些技术运用,可以改善传统图书馆为读者带来的诸多限制,也可以大大减轻图书馆员的盘书负担,这就为未来建设智慧型图书馆提供了可能,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导模式,也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

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建设智慧图书馆提供技术支撑

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标签 ,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它在图书馆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物联网RFID技术,图书馆可以实现无感借还、零操作盘点,大大节省了低智能人力成本。其他数字技术同样可以为智慧图书馆提供服务,如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将图书馆内日常工作实现云上管理,动态配置资源;大数据及AI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分析,实现图书个性化精准服务。

有了这些技术,图书馆在建设智慧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上,可以更多从读者角度出发,使其空间布局更为方便人性化。

三、智慧图书馆重新布局阅览区域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

传统图书馆阅览区在空间布局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将馆藏书库区域和读者阅读区域分开,好处是便于管理员整架盘点,方便读者按照索书号查找图书,壞处是图书归类方式单一,不能激发读者个性化需求,对于无目的看书读者,藏书区与阅读区分开,也不利于推书荐书;二是大多数图书馆的藏书区不能带包进入,自习室区没有图书或期刊报纸,来自习室的读者大部分是学生读者,他们有学习的需求,虽然他们大多数是习惯网上学习,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他们有想要实体图书或者期刊报纸阅读的需求,而因为图书馆没有提供,就让这种需求被无形剥夺。

物联网技术发展可以摆脱这种空间布局上的局限,建设拥有智慧服务的智慧图书馆,而未来的智慧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应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最大程度满足读者便捷体验;其二,阅读推广潜力最大化。智慧图书馆馆藏图书布局方式:(1)将藏书区与阅览座席交错分布。(2)按照不同读者阅读习惯划分更多阅读空间,方便读者找到自己喜欢类型图书,可以将阅览区在中图法分类的基础上混合个性化分区管理,例如可以分为三个大区,社科图书区域又细分为:党建图书区(AD类)、文学综合区(I类)、励志心理学区(B类)、人文社科区(FGHK类)、经管图书区(CE类);自科图书区域又细分为:科技图书区(PSUVX类)、生活学习区(NZ类)、计算机图书区(T类)、医药卫生(R类);儿童图书区域又细分为:亲子阅读区、科普知识、经典故事、动漫连环画等。(3)设置名人图书专区,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4)自习区内可放置期刊架和自助报刊阅览器,满足自习读者阅读需求。

四、运用多媒体大数据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建立读者数据库

图书馆届已经普及DLIBS等图书借阅操作系统,此系统广泛应用于图书入藏、办证借阅、图书流通、馆际互借等,有此平台再结合大数据及AI智能等新兴科技,建立读者数据库,可以对每个读者的大数据进行分析管理,此功能在如淘宝、豆瓣等APP上广泛应用,分析读者最近喜欢的图书借阅情况,就可以知道读者大概率会喜欢的图书类型,并推荐相关类型图书给读者,以此来激发读者再次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积分制引入读者管理,奖励图书馆使用率高的读者,激发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

(二)借用新媒体平台

如今普及最广的新媒体平台应该是腾讯的微信,几乎每人都有微信号,微信推出的公众号平台是很好的企事业单位自媒体平台,现今大多数图书馆都能广泛运用微信公众号服务读者,它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联系的“桥梁”,它能将图书馆的动态及时推送给读者,读者也可以通过它了解和反映他们的需求给图书馆管理者,此外读者也可以绑定读者证查询自己借阅情况和续借,这样为读者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为图书馆的宣传推广提供了平台。

图书馆还可以购买超星、联创和万方等第三方平台数字资源,为图书馆的读者提供免费数字资源。

五、未来智慧图书馆需向技术人才倾斜

智慧图书馆必须有强大的技术人才作为保障,传统图书馆因为图书清点、排架、整架等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读者服务部是图书馆人员最多的部门,智慧图书馆使用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标签技术过后可以实现智能化盘点图书、读者自主借阅,可以大大节省这部分人力,如渝中区图书馆清点全馆图书册书,利用RFID(射频识别)无须图书下架,使用射频接收器,1个工作人员一天能完成1万册图书的数据采集,4个工作人员同时操作,只用了三四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十几万册的图书的数据采集,所以智慧图书馆的人员配置应与传统图书馆的人员配置有所不同,应加大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人才的培养,人员配置应该向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技术人员倾斜,图书馆网络部以往主要职责为馆内计算机硬、软件的维护方面,智慧图书馆可以将传统网络部的职责扩展,如增加新媒体宣传、大数据分析处理职能等等,也可以将网络部细分为更多部门,如新媒体宣传部,主要职能:图书馆新媒体公众号动态更新发布,解决读者提问等;网络维护后勤部,主要职能:图书馆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其他相关机器设备日常维护;读者网络服务部,主要职能:大数据处理分析,帮助采编部收集读者喜欢图书情况,为读者个性化推荐图书等;数字资源部,主要职能:数字图书购买更新,自建数字资源日常维护。

智慧型图书馆需要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但并不等于是单纯的技术人才,更需要图书馆情报学、中文学等,都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智慧服务。

六、结语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的发展迎来飞跃式发展的最好机遇,它能让走进图书馆的读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也能为图书馆员管理效能上大有助力。借此技术图书馆可以跳出传统空间布局模式和人员配置方式,提供更适用于读者的智慧服务,更可以借用一切可以借用的新媒体平台,加强推书荐书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全民阅读的服务阵地。

参考文献

[1]陈嘉懿.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之道——浅谈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新思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54—58.

[2]刘宝瑞,沈苏阳.用户体验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6):43—47.

[3]孙利芳,乌恩,刘伊敏.再论智慧图书馆定义[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8):17—19.

[4]郑丹丹,黄佩.ISO图书馆标准规范内容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5,8(1):20—25.

猜你喜欢
智慧服务个性化服务智慧图书馆
浅析移动时代的图书馆发展策略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研究
需求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服务角度的智慧景区建设思考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影响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