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里乾坤知多少

2019-12-15 01:48凌茜雯
工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脸红酒量乙醛

文_凌茜雯

中国人过年,离不开吃喝二字。而说到“喝”,最喜的莫过于酒了。饮酒当自知,健康方能常相随。喝什么酒,喝多少,怎么喝,处处皆学问。

酒性热质湿,适度饮用方养生

清代医书《证治汇补》,精要地点明了酒的特质:“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由于“气味俱阳”,故“阴寒之时,少饮能御邪助神,壮气活血。恣饮则生痰益火,耗气损精,令暴病暴死”。现代医学通过分析酒的成分,发现了各类酒的独特之处——

白酒所含的萜烯类化合物,有抗癌、抗病毒、抗炎症等功效。

红酒(葡萄酒)里的黄酮类物质,有抗氧化作用;多酚类物质,则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啤酒含麦芽糖、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有“液态蛋糕”“液态面包”之称。

不过,酒里绝大部分还是水和酒精,以上成分虽确有益处,但毕竟含量非常轻微,通过饮酒摄入后,对防治疾病究竟有多大效果,目前并没有充足的科学临床证据。不建议任何人处于预防心脏病的考虑开始饮酒或频繁饮酒。

如何适度?记住几个数字

长期过量饮酒,必然会引起各式各样的健康问题,因此,饮酒一定要适度。那么,这个“度”到底是多少?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男性每天摄入的乙醇量不宜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宜超过15克。

换算成啤酒,男性不超过750毫升,女性则是450毫升左右。

换算成红酒(葡萄酒),男性不超过250毫升,女性则是150毫升左右。

换算成低度白酒(38度),男性75毫升,即一两半,女性则是50毫升以内,即一两以内。

换算成高度白酒(大于40度),男性要控制在50毫升以内,即不要超过一两,女性则最好不要喝。

健康人群可参考上述标准自觉限量,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肝病等慢性病人最好滴酒不沾。另外未成年人、准备怀孕的妇女、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开车的人同样不能喝酒。

喝酒御寒不可取

很多人认为,喝酒能御寒。事实不然,酒后实际会感觉更冷。

喝酒时,人之所以会感觉温暖,是因为酒精使血管扩张,散热加快了。也就是说,体内的热量被快速带到了体表,消耗了。如果体内热量产生速度不及消耗速度,人就会冷起来。特别是在寒冷环境中,酒后易造成低体温。所以,喝完酒,一定要注意保暖。

喝酒脸红,酒量大?

很多人误以为喝酒会脸红的人酒量更大,其实不然。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先被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乙醛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脸发红。

不过人体内还有一种酶,叫乙醛脱氧酶,可将乙醛转化为无害的乙酸,并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喝酒脸红的人一般缺乏这种酶,因此体内的乙醛难以被降解为乙酸,这样,喝酒后,乙醛就会在体内大量堆积,使人出现长时间的脸红状态。

因此,喝酒容易脸红的人,酒量反而相对小些。

猜你喜欢
脸红酒量乙醛
酒量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喝酒脸红是真的会喝酒?
脸红
为什么害羞的时候会脸红呢?等
人害羞时为什么会脸红
基于数字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行为
败在优势
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的改进
酒量越大越易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