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的探索

2019-12-16 12:04谭东明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与中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过程

■谭东明/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与中药学院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17 年 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2]。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开展以课程思政为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力求达成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在这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新颖而且可推广的“上海经验”,如复旦大学“牢牢把握教学改革政治方向”、上海大学—“大国方略”培养政治认同、上海中医药大学—遵循“课程思政”教学规律,挖掘有效路径和载体等。作为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我们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认真思考本专业课程的思政工作如何开展。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执业药师职责和执业活动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该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的融合,而该课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可结合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比如:假药、管制类药品及疫苗等。因此,本文对其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初步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思政实施的总体原则

(1)课程的思政工作应该是教学的辅线,主线还应该是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达成教书育人的工作。故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过程不宜占据课堂太多的时间,建议在3-5分钟。更多的思政育人工作可以在课堂以往,如线下教学超星平台:教师将教学过程的思政案例或视频放至平台。其次,课间可以充分利用,实施点对点的思政工作。

(2)课程思政的开展不应该局限于理论课堂,往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更能体会教师的思政目的,从而记忆深刻并化为自己的感受。这对于职业院校将会是一个重要实施途径。比如:带学生开展一次社区服务工作,让学生在为居民服务过程中体会学好专业知识的意义和满足感。目前全国的职业院校在课程思政方面普遍是出于刚刚起步阶段,如果我们学校能够将知行合一和课程思政巧妙的结合,那么我们学校必将实现弯道超车。

(3)课程思政的开展一定得结合身边实际情况来开展:

①“土菜”要精细化、系列化、本土化、家常化、生活化。②能近勿远、能土勿洋、能今勿古、能简勿繁、能浅勿深。③“冷”要“热”思、“热”有所度、内有所蕴、外有依傍。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课程思政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发芽生根。

(4) 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突出职业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施策。

二、《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在本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遵循总的建设思路为5个环节形成一个闭环(见图1)。

(1)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工作,但是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层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中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人层面等各个方面,即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不高。故而我们急需改变教学的方式,充分体现教育的两块:“教”“育”。

图1 课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2)经过教研室集体的学习研讨、行业企业专家的层层审核,最终挖掘本门课程的十个核心思政元素(见表1)。这些思政元素包含了本门课程的重点章节,其思政方向大体来源于两个模块: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药学的职业道德。

(3)在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方面,坚持潜移默化的总体原则,结合同学们身边的热点问题或社会上关注度比较高的事件来融合专业知识进行思政工作。同时,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时刻牢记教学的主线,运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来开展,拓宽思政工作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4)《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教案(劣药-长生疫苗违法害人又诛心、诚信制药求真扬善还立美)大体分为5个版块:①教学分析;②教学组织方式;③教学资源使用;④教学实施过程;⑤教学效果。课程思政的成效评价目前是该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较为困难的一个环节,首先,思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很难通过几次或一个学期思政工作的开展显示出显著成效。其次,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思想层面的进步很难用统一的模板来进行衡量。本门课程的育人效果大体从对授课对象的问卷调查、作业反馈、考试、考核、过程性评价和评教等环节来察觉学生在思想素质层面的提升。尤其是学生在课程思政工作开展后,能够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他/她的思想共鸣之处,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本门课程思政工作的成效。

表1 十个核心思政元素

三、课程思政成果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能触及学生灵魂,播撒情怀和信仰,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在每一堂课上。课程思政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课程教育的实践,是课程育人的具体形式[3]。通过建设课程思政精品项目、修订管理制度、汇编教学案例、编写教材、撰写教改论文等,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过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