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学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2019-12-16 15:43吴勇锋
山西档案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分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吴勇锋

(华侨大学 福建泉州 362021)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该要求突出了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学校认识偏差。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程的开设更多地采取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大部分高校至今仍延续之前思政课教学管理的老思路,并未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没能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加以对待和支持,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缺乏明确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规范,虚化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和资源配置,甚至不少学校将实践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工作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教学资源匮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以一定的人、财、物等资源投入为保障。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进程看,当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2],思政教师人数配备不足导致绝大多数专职教师疲于应对大量的课堂教学工作量,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足够时间和精力。此外,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单独划拨支持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专项经费,缺乏专门用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场地、设施和道具。

(三)学生参与面窄。受思想认识偏差和教学资源匮乏等因素制约,当前大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更多的还是以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而且只有少数表现突出的学生,特别是主要的学生干部才有机会在思政教师或辅导员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尚未突破传统社会实践形式,也未能建立促使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机制,因此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和局部性。

(四)教学评估不足。当前大部分高校虽然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划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并投入一定的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但是,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相关配套实施制度还不够健全,特别是缺少对实践教学活动过程监督管理、考核评估和激励反馈的机制,导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基于史料学视角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探讨

鉴于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必要从史料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出发,挖掘史料对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价值,探索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新方法。

(一)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为促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的组织实施,各高校应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加大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支持。首先,学校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比例要求配齐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在教师选择上应包含有相当比例的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等与思政教育相关性强的专业背景。其次,学校要增加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做好校史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场地建设,购置充足的图书资料、数据库、全媒体等实践教学设施。再次,学校还要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协同共建校外博物馆、陈列馆、革命古迹等活动基地,聘请当地有较高学术造诣和较强影响力的政府官员、企业家、文化名人担任学生实践教学导师,扩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范围和资源。

(二)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在现代教学技术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各高校应积极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在继续做好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尝试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开展交互式作业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研读历史经典著作,撰写读书心得笔记,召开读书交流分享会,增强学生投入思政课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力。又如,开展网络全媒体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完成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别、评价及应用。再如,开展实地调查教学活动,通过参观走访历史文化活动基地,与实践教学导师或有关人物进行面对面交流访谈,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取和采集实践素材,撰写调查报告或人物传记。此外,还可以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历史舞台剧、话剧、微视频等载体通过对不同人物角色的理解和演示,身临其境地再现、感知特定历史事件或现实情景,以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亲和力与感染力。

(三)注重实践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全部工作的开展都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各高校在制定教学大纲、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形式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长效机制。第一,学校要主动配合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要求,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考察、研讨会等教研活动,在思想上坚定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在业务上提高教师运用史料学、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思想方法以及全媒体技术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第二,学校要对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如课前备课、课中执行及课后反响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做好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指导和管理。第三,要加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估,一方面,学生应通过向教师提交心得、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汇报实践成果并获取相应的学分和成绩;另一方面,教师应接受学校专家和学生的双重评教,并将有关评价的结果展示到教师职称晋升、绩效奖励及荣誉评定等方面,强化思政课教师的主体责任,不断调动教师有力主导与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教学的两方面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史料学视角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探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将史料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运用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探索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为广大师生筑牢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渗透的防线。

猜你喜欢
学分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