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运白1号的选育与应用

2019-12-16 02:16
种子 2019年11期
关键词:菜薹根茎单株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山西 运城 044000)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白菜型油菜以抗寒、抗旱、耐瘠薄等优异特性成为我国寒旱区主要油料作物[1-4]。晋南地区种植白菜型油菜历史悠久且有食用油菜根即蔓菁熬汤习俗。冬季市场出售的油菜根主根细小、侧根多,口感较差,不易清洗等,给食用带来不便。迫切需要选育根用油菜品种满足市场需求。运白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多用途特色白菜型油菜新品种,其根茎粗、侧根少、口感绵甜。菜薹风味独特,菜籽产量高。既是菜用品种又是油用品种,可从多途径提升经济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以山西省临猗县楚侯乡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临07-3为母本,山西省永济市黄营乡白菜型农家种种质资源永08-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轮回选育获得抗寒、抗病、高产新品种运白1号[5-8]。2017年11月,对运白1号进行了新品种保护权申请,申请号:20173394.5。适宜运城及周边地区栽种。

1 选 育

1.1 父本来源

2007年夏,在山西省永济市黄营乡收集白菜型农家种种质资源,当年秋天种植后,经田间观察和考种比较于2008年夏天网棚繁殖,形成白菜型油菜资源材料,编号为永08-1。

1.2 母本来源

2007年夏,在山西省临猗县楚侯乡收集白菜型农家种种质资源,当年秋天种植后,经田间观察和考种比较于2008年夏天网棚繁殖,形成白菜型油菜资源材料,编号临07-3。

1.3 选育过程

2009年,以临07-3为母本,丰产抗逆材料永08-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在后代中选择长势强、丰产性好的单株材料;2010年单株播种,从植株形态、抗寒性和农艺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优选株行;2011年株行播种,优选株行;2012年将优选株行混播,获得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新品系YC 12-2-1(运白1号)。

2 产量表现

2.1 菜根、菜薹产量表现

2016—2017年度及2017—2018年度连续2年在运城南花农场起垄种植运白1号及天油7号(ck),垄宽60 cm,垄间距40 cm,株行距50 cm,株间距8 cm,陇长70 m,各3陇。每年12月中旬根茎测产,随机选取2 m株行长为一小区,挖出根茎筛除粘连土壤并去除茎叶称重,3次重复。次年3月中旬当主薹高25~30 cm时菜薹测产[9-10],摘薹15 cm左右,随机选取2 m株行长为一小区,3次重复。

运白1号参加2016—2017年度根茎产量对比试验,根茎产量9 400.05 kg·hm-2,较对照增产106.60%;2017—2018年度根茎产量对比试验,根茎产量11 200.05 kg·hm-2,较对照增产79.20%。2016—2017年度菜薹产量对比试验,菜薹产量1 450.05 kg·hm-2,较对照增产3.58%;2017—2018年度菜薹产量对比试验,菜薹产量1 600.05 kg·hm-2,较对照增产3.23%。

2.2 油菜根茎营养成分分析

2017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运白1号根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含粗纤维1.17%,维生素C 50.3 mg·(100 g)-1,维生素B 10.027 mg·(100 g)-1,维生素B20.227 mg·(100 g)-1,锌6.15 mg·kg-1,铜0.48 mg·kg-1,铁10.90 mg·kg-1,镁0.03 mg·kg-1,锰1.20 mg·kg-1,钙0.05 mg·kg-1。因此,运白1号可作为保健食品进行开发。

2.3 菜籽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度预备试验在南花农场进行,采用小区对比法,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种植密度为30.0万~32.0万株·hm-2,直播,基肥撒施复合肥,大田田间管理。2014—2015年度参加品比试验,品比试验点:运城南花农场、永济市韩阳镇、临猗县楚侯乡。各个试验点与2013—2014年度预备试验设计相同。

运白1号参加2013—2014年度预备试验,产量达到2 374.95 kg·hm-2,较对照增产5.4%;2013—2014年度参加品比试验,产量达到2 455.05 kg·hm-2,较对照增产6.5%。

3 特征及农艺性状

运白1号属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生育期为220~230 d。苗期生长势强,抗倒性中,抗寒性强。幼苗叶色深绿色,匍匐生长,有刺毛,花色淡黄。主根粗壮,根茎黄。运白1号种子经Foss NIRSystem近红外检测芥酸含量45.30%,硫苷含量40.00μmol·g-1,含油量43.10%。株高154.33 cm,分枝部位53.94 cm,分枝数7.97个,单株角果数285.73个,角粒数21.57粒,千粒重3.32 g,单株产量26.53 g,籽粒红褐色。

4 抗性鉴定

于收获前5~10 d调查运白1号抗病性。运白1号的菌核病平均发病率为4.66,病情指数3.67;对照天油7号菌核病平均发病率为5.56,病情指数3.44。没有病毒病发生。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油用播种

9月中旬,种植密度30.0万~32.0万株·hm-2。

5.2 菜用播种

播期为8月中旬,为便于采挖,采用起垄播种方式,种植密度27万株·hm-2左右。

5.3 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施纯N 8~10 kg·hm-2,P2O56~7 kg·hm-2,K2O 4~5 kg·hm-2,硼砂7.5~11.25 kg·hm-2或将100 g高效速溶硼肥在蕾薹期分2次喷施。

5.4 科学管理

3~5叶时及时定苗,冬季注意防冻保苗,春季早浇返青水,中耕保墒,促进早发[11-15]。

5.5 防治病虫

播前及苗期防治地下害虫及菜青虫等,花期及角果期及时防治蚜虫及菌核病。

表1 2014—2015年度品比试验产量对比

地点 运白1号 天油7号(ck) Ⅰ/kgⅡ/kgⅢ/kg平均/kg折合产量/(kg·hm-2)Ⅰ/kgⅡ/kgⅢ/kg平均/kg折合产量/(kg·hm-2)运城南花农场5.334.715.025.022560.054.784.975.255.002500.05永济市韩阳镇5.114.785.054.982539.954.734.254.614.532265.00临猗县楚侯乡4.564.554.524.542269.954.374.344.194.302149.95平均产量4.912455.054.612305.05较对照增产/%6.50

表2 运白1号与天油7号农艺性状对比

组合株高/cm分枝高/cm主序长/cm分枝数全株角数角粒数千粒重/g单株产量/g运白1号154.3353.9347.207.97285.7321.573.3226.53天油7号(ck)154.8052.8741.777.67261.9021.733.1524.73

猜你喜欢
菜薹根茎单株
家乡的蕻菜薹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蓝玉簪龙胆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从狗尾巴草到蝈蝈笼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