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相关资料,提高阅读理解力

2019-12-16 08:09倪雷雨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鲁迅资料

倪雷雨

统编小语教材六上第八单元围绕“民族魂——鲁迅”的主题,编排了《少年闰土》  《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及《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四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文,后两篇是自读文。本单元是教材中以认识人物为主题的教学单元,选编的课文既有鲁迅本人的文章,也有他人缅怀鲁迅先生的文章。集中学习这些作品,读者能更清晰、全面地了解鲁迅。这是以人物为主题编排单元的优势所在。

现在的学生对鲁迅生活的时代十分陌生,因而许多作品都需要借助资料来理解它。针对理解课文的教学,老师们总会采用做记号、做批注,借助前后文、字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学习方法。进入高年级后,教学中越发重注灵活运用相关资料,以达到帮助学生准确而深刻理解课文的目标。在本单元的整合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根据教材提示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落实知识点,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兼顾写人作文能力的训练,及对鲁迅人与文的初步认识。下面具体谈谈我们的教学思考。

一、洞悉主题,明确学标

(一)梳理课文,明确单元主题

首先通过预习,学生发现本单元的内容与鲁迅先生有关。四篇课文,前两篇是鲁迅所写的文章,后两篇是别人怀念鲁迅的文章。“学习园地”的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鲁迅的名言。两幅插画分别是鲁迅先生的坐像和站像,严肃、冷峻的面容,平头、八字胡、一袭长衫是他的外貌特点,要是再叼个烟斗就更形象了。

接着在学生对鲁迅先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借助导语中的简介,把握人物鲜明形象:伟大的文学家……是白话文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他不愧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光辉灿烂的文学作品。同时与学生明确单元的语用教学指向:运用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学会通过事件写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学习园地,概括课文大意

针对精读课文,尤其《少年闰土》这样的经典课文,我们可以细致指导学生概括大意,后面几篇则采用导学单提示,引导学生同桌之间合作完成。借助已有学习经验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学生积累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关注题目、抓关键词句、串联段意等,学习文本时注意灵活运用。在《少年闰土》学习时,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小标题的形式提炼为:瓜地刺猹、雪地捕鸟……同学们初步感知闰土是个勇敢机灵、见多识广、活泼可爱的少年。随后下发学习单,引导合作学习。

二、联系资料,理解课文

以前,学习资料主要是书籍刊物中的文字、图片及视音频等。随着网络的普及,又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鲁迅是文学大家,他的语言、文章往往含义深刻,上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刚刚开始,他的文学作品遣词造句往往具有古白话的特点,加上对所处的旧中国一些事物、现象的表述,学生都会感到陌生,因此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学时,有必要用好资料,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文意,成为文本的知音。

(一)理解深刻句子

《少年闰土》 中“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中鲁迅往常的朋友是哪些人?“只看见……”这句话该如何理解?联系当时鲁迅的“少爷”身份及所处时代,同学们就会明白:闰土见多识广令人羡慕,儿时的鲁迅生活空间有限,十分向往闰土那样农家孩子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如此看来,对于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是不够的,还要能结合人物身份、时代背景。这里建议老师们使用鲁迅文集中有关的文字或网络资源。本文是鲁迅小说《故乡》的节选,我们还可以结合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去读原作,感受更多的内涵深刻的语句及其背后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文章中心

《好的故事》创作于1925年2月24日,主要内容是鲁迅对自己一次梦境的描写,梦境里人与事都很美好,一切显得那么安宁祥和,没有苦难,没有硝烟。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教材编写者善解人意,在课后的“阅读链接”中编入了冯雪峰和李何林的两段评述言论,这对我们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太重要了。教学中,教师无须多费口舌,学生就可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了。梦境中对江南水乡的人和事物描写,反映了作者渴望人们安居乐业,过上太平盛世的幸福生活。而现实是“昏沉的夜”,人们的生活是穷困潦倒、多灾多难,甚至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中,学生对文本中心的体会便深刻了。

(三)理解人物形象

通过前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还将通过后两篇自读课文来进一步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自读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导语中均提出了这一问题。周晔通过深情回忆四件往事来表现鲁迅先生的知识渊博、风趣幽默,且为劳苦大众着想的形象。四件事情,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来概括,再提炼成精炼的四五个字的短语,比如:笑谈《水浒》、趣谈“碰壁”等。理解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后两件事情时,我们可以补充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加深对黄包车夫、女佣这类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的认识,比如: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对黄包车夫的生活的描写。如此,学生便可以强烈感受到旧社会的劳动人们生活的困苦,感受到鲁迅先生“为劳动人民着想”的善心。这也正如他自己所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计“文中的车夫或家中的女佣来到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面对鲁迅先生的遗像,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这样的环节,通过语言训练来升华学生对鲁迅的敬爱之情。《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诗,诗人臧克家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运用对比赞扬了鲁迅“敢与黑暗旧社会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战士形象。与前文相比,诗歌情感更为强烈,人物形象更为高大。教学中,我们再次借助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悟,让鲁迅的高贵人格逐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鲁迅属于诗歌中的哪一类人,诗人又是如何赞扬的呢?伟人已逝,但精神长存,为人民群众所牢记。此时,我们引入“日积月累”中鲁迅名言的资料,在诵读诗歌中,在积累名言中,引导谈谈鲁迅印象。同学们结合单元文章所学便有话好说,不吐不快,达成“认识鲁迅”的人文目标。

三、拓展阅读,巩固能力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鲁迅的兴趣,巩固阅读能力,我们还可以在同一主题下适时引入一组文章。我为学生提供的是《中年闰土》 《一件小事》 《一面》和《早》四篇课文。前两篇是鲁迅的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本单元紧密联系,后两篇是别人所写的与鲁迅有关的文章,看得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针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学习单的问题设计如下:

再粗略说说写的训练。

本单元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和一次作文。小练笔是仿照《少年闰土》第一段写法介绍自己的一张照片和根据提供的短语展开情境描写,应该说这样的练笔作业要求明确,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迁移写法,达成写作目的。这也为单元作文“有你,真好”做了有效铺垫。

谋篇布局之外,此次写人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写好具体情境中人物的表现,反映出给小作者带来的温暖与感动。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关注《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构思与事件描述的写法,然后迁移运用。根据高年级教学经验,我有这样两点思考:第一是构思上强调写好一个中心事件,若选取多个事件,则要注意多角度选材和事例指向中心的典型性。第二,借助“瓜地刺猹”或“雪地捕鸟”事件,感受写好人物活动与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相交融的写法,从而让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写好后再联系语文园地,进行题目和情节的二度完善修改。此项写的教学重点就不展开赘述了。

閱读理解力是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基本能力。

多元理解的前提是读懂作者赋予文学作品本来的思想,教学中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放任自流,没有评判标准的想当然。尤其针对名家名篇、经典作品的理解,老师务必能够研读透彻,这样课堂上才能深入浅出,让阅读教学渐入佳境。总之,用好相关资料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我们理应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提高理解力,发展语文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鲁迅资料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