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2019-12-17 15:23拉珍
赢未来 2019年34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拉珍

拉萨市林周县中学,西藏拉萨 850000

1 生活化教学模式概述

生活化,即把教学生活化,也就是把生活与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上课像生活一样。生活化后的课堂,是充满乐趣的,教师不再是一味地向学生直接灌输内容,学生也不再是努力死记硬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能够把实际生活常识和课堂知识完美结合,然后将两者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就急需这种新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的教学生活化后,学生明白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怎么做才能符合道德符合法治。相比于传统的方法来看,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在学生、教师还是课程教学成效任何一方面都更胜一筹。所以将这种模式应用到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是刻不容缓的,是能够带来巨大收获的。

2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2.1 增添课堂趣味

教学生活化的作用和优势显著,首先是比普通教学生动形象。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营造实际生活场景,在具体场景中,学生很快就能融入进去,也更加有体会,在这个既是生活也是课堂的场景中津津有味地学习。例如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成长谁都知道,这几个字看起来就平淡无趣,要是没有切身经历根本毫无体会。但如果教师编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融入到故事当中,体会在集体中成长有多快,这样学生在这个集体小故事中成长了,学生通过成长有了体会,自然也会就会竖起耳朵认真学习了。

2.2 丰富课堂形式

另外,生活化后的教学课堂是多元化的,上课方式不再单一,丰富的上课形式也会给学生带来多种样式的收获[1]。以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是带领学生走进法治天地,以前的这种课堂中,学生多数依旧是凭老师口述或者最多观看两个视频来了解法治天地,其实并不能真正理解法治天地中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而在生活化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分享、调查探究、案例表演等众多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法治天地,从而在真正的法治天地中学习知识。

学生在生活化这种教育模式下,无论是学习还是应用都能做得更好,这种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不只是知道考试的学生,而是能够学以致用的学生,这种模式在课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 道德与法治中具体应用

3.1 课前实例关注

课前预习是一个无形的作业,虽然有用但数学生是排斥的,通常不能真正完成,尤其是初中阶段,随着难度的提升,学生积极性越发下降。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学生可以摆脱书本预习,预习不再是通过看书提前学习,来提高课堂效率。预习中,学生只用提前查看主题即可,将主题牢记心中,自然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关的真实案例,观察到的案例经过大脑整合思考,就能交上一份完美的预习作业。

3.2 课上形式创新

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例分享讨论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享兴致,锻炼学生发散思维[2]。例如在人教版的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这个单元讲述的是遵守社会规则,学生通过观察分享,发现现实中遵守或者不遵守社会规则的事例,通过事例学会各种常见社会规则,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我反思,自我修正。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形式,让课堂持续保持新鲜感,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应用。

3.3 课后趣味拓展

温故知新才可以为师,学习知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应用和延伸。在生活化的模式下,课后复习也能够变得趣味十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本身就与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课后复习与拓展自然也可以在生活中直接进行。采用生活化后的教学形式授课效率本身就高,学生每次课后肯定都深有体会、意犹未尽。那么课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继续学习相关内容,从不同方面进行拓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生活化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有用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形式多样化,使教学成果持久有效,让学生能够在丰富多样的课上课下生活中学习、锻炼。初中学生应该进行思维开拓、善于观察等训练,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也与实例息息相关,与生活化教学模式非常契合,将该模式应用到课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是必然的。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