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元夜游

2019-12-17 08:12苏轼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上海辞书出版社从文中承天寺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 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陈振鹏、章培恒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本文为苏轼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在海南儋州貶所写的一篇小品文。与《记承天寺夜游》一样,本文也记叙了一次“夜游”,但并未着墨月色,而是主要写了夜游路线和市井见闻。

从文中可见,苏轼与当地居民相处融洽,对海南的乡风民俗感到亲切,心中乡关万里、海角天涯的飘零之感似已淡去不少。“孰为得失”一问,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得失的辩证思考,表现了其乐观豁达的情怀,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异曲同工之妙。

1.文中“欣然”“纷然”两个词中,“然”的用法和意思一样吗?在学过的文言文中,你还能举出同样的例子吗?

2.同是月夜出游,《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澄澈空明的月色,本文却没有写,请试分析原因。

猜你喜欢
上海辞书出版社从文中承天寺
Humor and Laughter: Health Benefits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思妇形象分析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硬坛新秀
Motivation of Crime in A Study in Scarlet
种子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
信手“闲文”注“闲人”——《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手记
新书推荐《上海妹妹》
答案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