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9-12-18 02:04宋婷婷
魅力中国 2019年7期
关键词:德育课文教材

宋婷婷

(河北省黄骅市教师发展中心,河北 黄骅 061100)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文质兼美,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对其进行德育渗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

一、以兴趣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有强烈获取知识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就能够主动愉悦的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语文教材有许多典范之作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成语、寓言故事、一些哲理性文章等,对于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与道德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曾尝试过以下方法:开展朗诵会、展示习作、背诵比赛、做主持人、自编自演、观看影视作品、组织课外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给他们受熏陶感染创设环境和气氛,从娱乐之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这样学生就会把枯燥单调的学习当作快乐去享受,在享受快乐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因此,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堂中挖掘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价值因素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志士仁人的高尚情操,体现了人们的真挚情愫,挖掘教材中这些有价值的因素,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陈情表》一文体现了李密对祖母的一片孝情,"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引导学生也要有感恩情怀。在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许多学生却不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不懂得去感恩,他们嘴上信誓旦旦要报答父母,可最终是言行不一,甚至是一味的索取,从没想到要以何种形式回报自己的父母,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主要是激发学生爱自己亲人的情感,做一名有良心的人要有感恩情怀,体会到父母养育子女的不易,作为子女要以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要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挖掘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读解课文,循文求意,因意悟文,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价值。通过分析鉴赏课文,挖掘文章中的理想情操教育的内容,对其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我们知道课文中有许多古今名人,他们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他们的业绩彪炳千秋,永垂史册。

如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家衰亡而疾心疾首的爱国情怀,博学多才,刚直不阿的气质,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的愤世疾俗的凛然正气,都为人们所倾慕和景仰。这样的英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高贵品质是我们后代学习、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头脑中树立起英雄形象,让这样的英雄深入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追求的真正的"明星",照亮学生的人生。

诗词当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教材中的诗词大都是文质兼优、形神俱佳,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作品,每一首诗词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妙的天地,都是闪光的人伦、理想、信念、情操的寄托者,它为我们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引导学生赏析精品或名句,不仅会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潜移默化中孕育一种内在美的气质,而且也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净化。如品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能激发起学生勇于开拓未来、建功立业的满怀豪情;品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可以认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以此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可领悟到峥嵘挺立的人格最严;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可领悟到不同流合污的品格,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长期耳濡目染,学生就会逐渐地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当中,慢慢地也就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道德观。

四、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综合体现,再者,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直是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立意,即要求做到思想健康、立意深刻,高考改卷的老师一般都是将作品的立意、思想作为打分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可见作品思想健康、立意深刻的重要性。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自然应当重视德育教育。在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奋发向上,使他们的思想健康发展。

文为心声,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思想方法的一面镜子,要学生写出观点正确、格调高尚、看法全面的文章,作文教学中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特殊功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忽视或淡化作文的德育功能,是与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相悖的。

如杂志上有篇报道,说某记者去采访一个山区放羊娃,问他放羊干什么?放羊娃说为了赚钱,赚了钱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小孩,小孩长大再放羊。对此我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放羊娃的人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人生怎样才有意义?人活着为了什么?于是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最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成文字上交,这样的作文课学生喜欢上,也喜欢写,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但教师要善于点拨,这样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无形中引导他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生应该要活的有意义。

总之,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有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挖掘发挥教材的思想价值,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寓道于文,使学生从作品深刻的意蕴中受到熏陶感染,才能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猜你喜欢
德育课文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背课文的小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